学术投稿

平哮合剂对哮喘豚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郝月琴

关键词:平哮合剂, 哮喘, 豚鼠,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平哮合剂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及气道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卵白蛋白致敏法制造动物模型.末次给药后24 h记录诱喘潜伏时间,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于细胞记数及分类.结果:平哮合剂能显著延长哮喘豚鼠的诱喘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P<0.05,并能明显减轻哮喘豚鼠气道内(EOS)的浸润,与模型组相比P<0 05.结论:平哮合剂具有明确的平喘、抗炎作川.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姜散治疗关节疼痛60例疗效观察

    关节疼痛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运动性损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重者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功能障碍,以致影响工作与生活.笔者自拟乳姜散治疗关节疼痛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锡琴;赵联社;米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按时间经络诊断法治疗头痛的临床观察

    子午流注理论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受自然季节、气候与环境的直接影响.人体气血随着昼夜12个时辰的推移而流行灌注于全身,它是以井、荥、俞、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计时配合脏腑经络,以推算出气血流注经络、输穴开阖的准确时间,按时间取穴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包含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时穴开阖等基本论点.

    作者:王忠文;王午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疼痛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及康复护理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个人、家庭均可造成负面影响.慢性疼痛持续时间很长,甚至在愈合后仍持续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在给予病人相应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常能有效地控制疼痛.本院除痛中心自2001年~2002年应用经皮电热神经祛痛仪(简称TEHNS)辅以心理护理治疗慢性疼痛息者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莹;张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承气汤颗粒剂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应用

    手术后可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局部的炎症刺激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胃肠道功能,造成暂时性肠麻痹.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部位在下腹部、盆腔操作多,如果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术中排开肠管、暴露子宫、附件困难,影响视野,易导致肠损伤.因此,对大承气汤颗粒剂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作用进行了观察.

    作者:刘笑梅;曹保利;李萍;邹富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疗法对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QT散度(QTd)是反映心肌节段性复极不均一性程度的一项可靠指标.近年的研究表明,QT间期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中,QTd明显增加.冠心病(CHD)患者,QTd间接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1],心肌缺血时QTd增大,缺血改善后QTd减小.

    作者:许俊萍;刘晓红;张晓琪;陈光辉;王士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发展中医护理高等教育之我见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做为现代新型护理模式,已在我国众多医院进行试点,护理观念已为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中医学理论与整体护理观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结合中医学发展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有利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从而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杨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近况

    强直性脊柱炎是与感染、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为临床特点.近年来中医采用以中药内服为主,辅以外用熏洗等治疗本病,在解除疼痛、防止畸形和改善功能方面均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就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孙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通络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近年来临床上常见的、病残率很高的疾病,其发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现将笔者1998-2001年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丁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平衡固定牵引架治疗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包括粗隆下2~5cm及股骨髁上2~5cm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6%.平衡固定牵引架治疗股骨干骨折,改变了过去单一牵引传统治疗方法,在股骨髁上牵引同时,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了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春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假说在中医科研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提出和验证假说的发展历史.假说作为一种科研方法,对其概念、特征与作用的探讨,对建立科学的中医科研假说,提出新理论,明确目标,找准切入点或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促进现代中医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

    作者:申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临床与机理研究概况

    脊髓损伤是外力的作用致使脊髓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受损平面以下截瘫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康复较为困难.针灸对该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治疗皆有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通经暖胃镇痛热宝的药物分析及保健功效

    药物热敷疗法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疗保健方法,通经暖胃镇痛型中药保健热宝是近年来针对市场需求,由天津中医学院与生产企业联合开发研制的新型保健品.该产品兼具热敷理疗与中药代灸的多重效应.该项研究因其独特、实用、新颖而获ZL98 2 521375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通经暖胃镇痛型保健药片系该热宝专用药片,兹就其中药配方作用及保健功效总结如下.

    作者:孙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临床观察

    胃癌是中国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前列,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4左右.胃癌很少直接从正常的胃粘膜发生,而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演变而来,这种发展到胃癌之前的病理变化阶段称为胃癌前期病变.

    作者:雒明池;许洪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治验一则

    慢性咽炎中医称为喉痹.据文献统计[1],急性单纯性咽炎的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7%~17%,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10%~12%.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临床疗效肯定.现举例说明.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温病条辨》运用白虎加人参之我见

    白虎加人参汤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组成,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用于阳明气分热盛.人参,味甘微苦,其性微温,其功能大补元气,养心安神,补脾益肺,是补虚济弱之良药.温病系因感受温热、温毒、湿热等病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多起自上焦,盛于中焦,伤及下焦,该病每以热盛为特点,易化燥伤阴,治疗初期宜辛凉解表,中期宜清泄实热,末期拟滋养阴液为大法变通.于此,人参何宜?吴鞠通之<温病条辨>示上、中、下焦之病证巧用白虎加人参于关键时刻,确起沉疴霍然,昭示后学.

    作者: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辨治中风后遗症一得

    中风一证,经过临床积极抢救治疗神志清醒以后,常常留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痛苦与不便.因此对这些后遗症,必须究其病因病理,按照辨证施治原则抓紧时机酌情选用活血化瘀、通行经络之品,积极治疗,并配合针灸、按摩、功能训练等其他疗法,以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现将辨治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高孝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皮吸收在皮肤科的应用

    经皮吸收(percutaneous absorption)是描述化合物穿透皮肤的过程,它没有表明化合物的转归.应当指出,化合物从皮肤表面穿透进入角质层不是吸收人体内,角质层本身还有一层贮库功能[1].透皮给药,离子透入疗法作为一种新的经皮吸收的方法,具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而系统吸收少的特点,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在皮肤科中使用该法.本文对该法近年在皮肤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蒋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二至丸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ALT升高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二至丸水提物、女贞子、墨旱莲的保肝作用.方法:通过检测血清酶学指标,观察二至丸对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用药各组均具有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用,以二至丸超声水提液和水煎液作用强,女贞子皂甙和墨旱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混合物可作为复方保肝降酶的有效部位,但两者不同混合比例的保肝降酶作用应作进一步研究,以寻找佳配比,达到佳保肝效果.结论:用药各组均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女贞子皂甙和墨旱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混合物可作为二至丸复方的保肝降酶的有效部位.

    作者:窦志英;宋坤;丁安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养肝柔筋方对大鼠运动中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肝柔筋方对疲劳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游泳训练疲劳法制作运动疲劳模型,观察灌胃养肝柔筋方对大鼠肝、肌糖原、血糖、骨骼肌和血液LA、BUN、LDH含量的影响,并与传统糖原填充法对比.结果:大鼠运动性疲劳时,肌、肝糖原含量和血糖浓度下降,肌LA、血LA和血BUN含量增加,血LDH活力升高(均P<0.01),而灌胃养肝柔筋方组和糖原填充组则可显著改善上述状况.结论:糖原填充法和养肝柔筋方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运动训练阶段骨骼肌能源物质的贮备和代谢状况,但作用机制有别.

    作者:马东明;胡利民;马玉兰;史丽萍;郭义;吴仕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05例

    笔者以体针与耳针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05例,并随访1年,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巴经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