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埋线疗法配合穴位药物注射治疗阴茎勃起障碍104例疗效观察

孙沫;张奇

关键词: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药物注射, 阴茎勃起障碍
摘要:阴茎勃起障碍(以下简称E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统计:40~70岁男性的发病率约占52%.该病为多种疾病的先兆,应引起临床的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抑郁症等病亦多见ED.本人1996~1999年间使用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注射疗法共治疗104例,经临床疗效观察较为满意,兹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肩胛舌骨肌综合征12例诊治分析

    肩胛舌骨肌综合征临床少见,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本病12例,均经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峰;许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端微渗漏实验研究

    目的:实验旨在评价4种牙齿根管充填材料对根尖孔的封闭性能.方法:将离体人牙48颗(均为单根),随机分为4组,每组12颗牙齿.分别充填ZOE、RF、HA、VITAPEX 4种材料至距根尖孔0.5mm处,用染料渗入法在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渗入距离.结果:微渗漏值比较由小到大值为VITAPEX、ZOE、RF、HA.结论:通过微渗漏值的比较,说明VITAPEX封闭根尖孔能力显著优于其它3种材料,其后依次为ZOE、RF、HA.

    作者:杨青岭;王春艳;吴忠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实施和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贯彻以病人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对病人主动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目前,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在全国各医院开展实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应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整体护理观念,按照护理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我院手术室自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取得了可观的疗效,护患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翠玉;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80例慢性乙型肝炎营养饮食的效果分析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即以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相辅的三结合原则,其中营养饮食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因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影响预后者占一定比例,为取得满意疗效,做好饮食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营养方法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莉;李亚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疗体会

    自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以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为主,联合应用链霉素(SM)或丁胺卡那霉素(AMK),吡嗪酰胺(PZA)或乙胺丁醇(EMB),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辅,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疗效满意,现将198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马秀兰;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脾修补术40例临床应用体会

    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对脾功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脾切除后患者有凶险感染的发生与免疫低下表现,给病人预后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保留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脾破裂40例,其中脾修补16例,术后观察很可靠.

    作者:刘德强;刘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后GLU、BUN、Crea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

    颅脑损伤后血糖(GLU)变化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尿素氮(BUN)、肌酐(Crea)是其肾脏泌尿功能变化的指标.颅脑外伤后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增高预后恶劣.我们对40例严重颅脑损伤后GLU、BUN、Crea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发现:BUN、Crea值与颅脑损伤的转归关系密切,GLU值在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周奎臣;周奎娟;李合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病人一种简便、易行的导尿及拔管法

    世界卫生组织1978要求各国大力发展卫生服务,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我国政府也对此进行承诺,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病率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是一种男性老年病常见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尿术也是老年人卧床及术后尿潴留采用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治疗中不容易忽视.

    作者:张凤琴;杨英春;苏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TNF-α值与糖尿病大鼠肾病病变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浆及尿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大鼠肾病病变关系.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病变(DN)大鼠模型,在糖尿病肾病持续8周时,采用均相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尿中TNF-α水平,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尿素氮(BUN),考马斯亮蓝法测24h尿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血、尿中的TNF-α显著升高(P<0.05).结论:DN大鼠血、尿TNF-α水平升高,TNF-α可能是DN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参与了DN 的病理发展过程.

    作者:高艳华;杨利敏;谷利;姚嵩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近年来各大医院对早产儿广泛应用静脉营养疗法,对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法护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雪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NPCLC中P16和Rb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的P16、Rb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化S-P法,检测68例NPCLC 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的 P16、Rb的表达情况,并进行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proliferation index).结果:在68例NPCLC 患者标本中,P16、Rb的阳性率分别为64.7%、88.5%,二者在不同组织类型的NPCL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表达均随PI分级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1例低度恶性NPCLC肿瘤中,Rb均为阳性表达(+、++),29例P16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37例高度恶性NPCLC中29例Rb阳性或强阳表达,其中P16、表达缺失22例(75.9%);而在8例Rb阴性的NPCLC中有6例(75%)为P16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结论:1、P16及Rb参与NPCLC的细胞增殖过程,并且P16蛋白的缺失可能是NPCLC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过渡重要事件;2、P16与Rb在高恶性NPCLC肿瘤中呈负相关性表达,这种负相关在NPCLC中是一常见事,是NPCLC高度恶性的标志之一.

    作者:孙丽丹;杜启涛;史旭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参附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使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目.同时检测血浆皮质酮含量(CC).结果: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组失血12h后,肝细胞GCR数目明显高于失血性休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血性休克组及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组CC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汤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减轻休克时GCR的减少且不影响血浆GC水平,增强GCR功能有关.

    作者:赵锦程;张明远;李艳萍;张建华;李怀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华支睾吸虫病20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中sIL-2R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sIL-2R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明显抑制状态.

    作者:辛华;孙迪;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腹部小横切口行小儿斜疝手术83例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而没有腹股沟管薄弱因素,因此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长春;刘德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被害妄想导致杀人2例

    被害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导致杀人者尚属罕见,现报道2例如下.

    作者:周桂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半结肠破裂一期修补外置10例体会

    左半结肠破裂后为避免肠瘘,一般行近端造瘘,二期闭瘘术.近10年来我院收治左半结肠破裂病人10例,一期修补后将修补处外置于腹腔外,避免了二期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许长春;谷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例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分析

    病例1,男,60岁,右侧胸背部疼痛2个月,轻咳,咳少量白色粘痰.临床检查:贫血外貌,消瘦;痰及胸腔积液检查均未见瘤细胞,李他氏反应阴性36mm/h,血红蛋白6g%,红细胞3.0×1012/L.X线所见:右肺尖后段有一约4.0cm×4.5cm圆形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晰,但不甚光整,无明显毛刺表现,与后胸壁相连.未做CT检查.X线诊断为右上肺癌.

    作者:马飞虹;赵红影;杜吉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隐静脉与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抢救四肢多发性骨折时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但在四肢多发性骨折时,由于小儿的燥动及石膏固定前后,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因此我们应用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交替使用,是确保输血,输液畅通,快速恢复血容量挽救濒死病人的关键.

    作者:曹国君;张桂琴;邹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敌敌畏中毒急救护理

    1995-01~2000-12我内科共收治误服敌敌畏致急性中毒病人28例.因误服量及时间长短差异,症状轻重不一,经抢救除一例死亡外,其它27例住院7~17d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孙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出生缺陷围产儿61例情况分析

    出生缺陷是出生时就存在的,由于胚胎发育障碍而导致的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严重缺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重的负担,也是我国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喜梅;宁晓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