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终止孕11~16周妊娠临床观察

郑玉春;陈磊

关键词:中期妊娠, 药物流产
摘要:中期妊娠时,由于宫颈尚未成熟,引产时困难较多,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危害孕妇的健康.我站对孕11~16周妊娠的妇女药物终止妊娠,效果显著.因其使用方法采用口服及阴道给药途径,费用低、安全、不用住院,解决了孕11~16周以内人流太大,中引太小的问题,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本文总结了240例药物终止11~16周妊娠的手术病例,分析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培他啶与654-2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本院近两年间使用盐酸培他啶+654-2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关于检验医学本科的生化实验课评分量化探讨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检验医学本科教育担负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人才培养任务,检验本科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检验科的各项工作,作为检验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在检验本科教学中是重中之重,虽然目前生化的检验技术飞速发展,向自动化、超微量方向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意味着手工操作被淘汰,在工作中的正规手工操作极为重要.

    作者:王泽宇;张巍;李树民;李亚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以胰腺炎起病的流行性腮腺炎1例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病毒感染并发胰腺炎,儿童时期少见,以胰腺炎起病的流腮更为罕见,近我院收治1例典型的以胰腺炎起病的流腮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海;刘新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气囊扩张法治疗十二指肠壁内段胆道狭窄体会

    我院自1999-10~2001-11共收治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病人32例,术中应用latex Foley导尿管治疗十二指肠壁内段胆管狭窄,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俊生;贾虹玉;张旭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双细螺栓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20例分析

    髌骨骨折的术式选择,有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固定,钢丝或丝线环扎,到记忆合金髌骨爪等.我科自1999年来,利用双细螺栓治疗髌骨横(纵)行骨折,操作简单,加压作用强,可早期离床活动,二次手术切口小等优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辛圣;黄丛春;蒋志学;范遗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8例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心电图分析

    我们从1990-07~1999-07共收治胆道系疾患187例,其中28例以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改变为主要表现,门诊以心脏疾患收入院.现将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分析如下.

    作者:田洲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B染色方法在妇科分泌物检测中的应用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妇产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它为阴道炎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现对我院45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应用两种方法检出滴虫,霉菌的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许秀英;李峰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浆中CGRP的含量变化与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为早期防治D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 sta r大鼠.体重160~200g,于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第6,8、10.1 2、14周测定血浆中的CGRP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血浆中的CGRP在造模后第6周无明显改变,第8周开始呈进行性下降,并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浆中CGRP的变化对于DN的早期发现及分析病情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德欣;杨笑宇;贾秀月;李翠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药物外漏的护理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化疗是治疗乳腺癌术后必须的治疗措施,化疗药物渗漏到血管外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因此现就我科近五年来收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人,在化疗过程中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漏、以及药物外漏后的处理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黄文丽;孙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定量CT诊断骨质疏松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主要影响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的新陈代谢性骨骼疾病,它的特征是骨矿物质(主要是钙的含量)的过量丢失和除头颅外的任何部位的骨骼易发生骨折,已知骨组织的强度有75%~85%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周身骨骼的BMD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BMD下降到一定程度,易发生骨折.

    作者:武国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蛤蚧疗肺片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肺结核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确诊肺结核的患者对长期服用抗结核的化疗方案有一定思想负担,且亦较难达到保证全程规律的用药,加之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方案组合的合理性等因素均对治疗及愈合产生相当的影响,为寻求一种副作用小,不易耐药,且可单独或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中药.

    作者:于立萍;王丽萍;孙贺年;代文梅;崔凤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髂股韧带重建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中的应用

    先天性髋脱位是临床觉见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其手术方法虽较多,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亦比较广泛,但其疗效尚不能完全尽如人意,尤其是采用Salter髂骨截骨术中关节囊紧缩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自1985年1月以来,我们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术中紧缩缝合关节囊时,对关节囊拉长肥大的病例,进行髂股韧带重建,增加了复位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周成福;李长德;石磊;李荣锐;耿俊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6,X,I(Xq)1例

    特纳(Turner)综合征是X染色体结构畸变综合征中的一种.本室发现一例特殊核型的Turner综合征46,X,I(Xq).现报道如下:患者,女,19周岁,1.49米,体重35kg(出生时体重2.25kg),生殖系统见幼稚型外生殖器,原发闭经;第二性征几乎不发育,无阴毛,腋毛稀少,乳头及乳腺发育差,乳距宽;头面部呈三角形,眼间距宽,外眦上斜,左眼斜视,未见蹼颈;大脑发育及智力正常,肘外翻(是携角增大)胸略呈盾状.辅助检查:雌激素水平高,骨龄13~14岁,B超提示痕迹子宫,阴道有回声,卵巢发育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查:46,X,I(Xq).

    作者:张丽岩;王超;李向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痰液中L型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L型细菌是细菌的一种变异型,在临床上广泛存在,经常因为各种抗生素的应用或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而形成L型,以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L型细菌可以在呼吸道内长期存活,而致病.因细胞壁缺陷,培养特性与分离鉴定与一般细菌不同,大多数要在高渗环境中才能存活,许多抵抗力弱的发热患者,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者与细菌L型感染有关,因此对细菌L型的培养、鉴定,对快速治愈疾病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红;董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频电切肠息肉切除术的配合体会

    肠息肉是恶变率较高的疾病,属癌前疾病.以往以切除结肠作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现采用创伤性较小的高频电切法取代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PENTAX治疗肠息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凤;李培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大黄复方免疫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复方综合免疫疗法对ASP继发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肠道菌群检测和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ANP模型肠道菌群变化和肠道局部免疫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严格按标准选入的ASP病人,采用中药大黄复方及微生态制剂综合疗法分别在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清内毒素,肠道局部免疫与细菌易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NP肠道膜菌群生物屏障受到破坏,G-肠杆菌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菌.综合免疫疗法治疗后1周及2周的生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初步表明综合疗法能减轻或消除ANP继发感染临床表现,缩短感染持续时间.

    作者:卓越;田桦;夏伟滨;孙钰清;张立智;张淑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鼻出血后鼻孔填塞护理体会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症状,当鼻出血位于鼻腔后部时,一般需行后鼻孔填塞止血.1999-03~2001-10我们采用此方法,20多例病人中,深深体会到对后鼻孔填塞的病人,无论是从心理护理还病人的体位护理,饮食以及住院期间的护理,对鼻出血的治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个人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通脉脂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脑梗塞发病率日趋增高,虽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致残率仍然不减.我们应用通脉脂治疗脑梗塞,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立滨;焦贵银;苗青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病20例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非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病(EH)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例EH患者随机分成只给药物治疗(卡托普利)的对照组和在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非药物治疗的治疗组,并对用药后4周、8周的血压数据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药4周时两组血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8周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非药物治疗在EH治疗过程中作用肯定,临床不可忽视.

    作者:张凤珍;金玄俊;陈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与休克前比较,休克组的家兔血浆ET水平各时段均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组仅在治疗后30min家兔血浆ET水平均明显提高(P<0.01).其他时段与休克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且休克后1h、4h、8h休克组E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经药物治疗的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李守文;李晶;刘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