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岩;赵仲堂;胡凤玲
目的:验证非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病(EH)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例EH患者随机分成只给药物治疗(卡托普利)的对照组和在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非药物治疗的治疗组,并对用药后4周、8周的血压数据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药4周时两组血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8周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非药物治疗在EH治疗过程中作用肯定,临床不可忽视.
作者:张凤珍;金玄俊;陈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检验医学本科教育担负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人才培养任务,检验本科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检验科的各项工作,作为检验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在检验本科教学中是重中之重,虽然目前生化的检验技术飞速发展,向自动化、超微量方向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意味着手工操作被淘汰,在工作中的正规手工操作极为重要.
作者:王泽宇;张巍;李树民;李亚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无脊髓损伤性颈椎骨折是指在发生颈椎骨折或颈椎骨折脱位的同时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或仅伴有脊髓休克状态.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和临床护理是确保病人免受进一步的损伤、预防并发症以及彻底康复的关键.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这类病人共56例,其中单纯颈椎骨折21例,颈椎骨折伴脱位35例.治疗方法多采用颅骨牵引复位或颌枕牵引复位后头颈胸石膏或颈外围固定3个月.其中仅有5例骨折脱位并伴关节突交锁者行手术复位.现将其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方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肝硬化大鼠血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及血钙、磷水平与肝性骨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大鼠血中甲状旁腺素升高(P<0.01)、降钙素降低(P<0.01)、血钙降低(P<0.01)、血磷升高(P<0.01).结论:肝硬化大鼠血甲状旁腺素及降钙素水平的变化与肝性骨营养不良之间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锦程;李艳萍;陈立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诺和龙对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36例(男20、女16例)Ⅱ型糖尿病,年龄(52±12.3)岁,病程(4.5±3.2)年,应用诺和龙每次0.5mg,每日3次,饭前服用,共观察12周.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诺和龙是治疗Ⅱ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新药之一.它可用于单一治疗,也可与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合用.
作者:陈耀;陈兆樵;陈子春;林奉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临床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等感染.应用广泛,历史悠久.随着药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其生产工艺要求也相应提高,传统工艺方法崩解时间长、溶出度低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在传统工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且Ⅱ法工艺在产品质量上明显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具有可推广性.
作者:沈德凤;唐艳秋;夏立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已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为使中专护生临床实习质量不断提高,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于临床带教工作中,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香;王葵;王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Internet 上的口腔医学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口腔医学杂志文献资源有参考价值,本文收集整理编写了Internet口腔医学杂志文献搜索引擎,包括138种Internet上国际著名的口腔医学杂志,搜索杂志文献方便,快捷,全面,准确,而且是动态搜索.只要点击杂志的外文名称,即可直接进入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简称NCBI)的Medline (PubMed),并且检索列出该杂志被PubMed收录的全部文献题目,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摘要和部分全文.
作者:王朝辉;吕晓平;吕学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能否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方法:Annexi n V/PI双染,流式法检测早期凋亡;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检测凋亡过程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晚期出现的DNA Ladder.结论:适合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明显凋亡.
作者:候霞;马洪星;吴庆田;刘明远;王秀岩;魏凤香;张丽岩;吕学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浆灌流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实验组采用血浆灌流及临床内科疗法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对照组只采用临床内科疗法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结果:实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浆灌流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能明显提高清醒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宏伟;张志贤;王海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快速治愈消化性溃疡,降低复发率,减少合并症.方法:对纤维胃镜检出有病理诊断的1000例临床病人,使用愈疡散口服治疗,分析治疗结果.并对全组病例进行10年追踪观察统计复发率,同时观察出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本药可在短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明显降低复发率.20d治愈率为89%,十年复发率为10.9%,明显低于文献报道西米替丁一年内85%~95%的复发率.
作者:汤静晗;汤静华;张立志;汤玉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许多资料表明细菌的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性,尤其是对抵抗力低下,免疫力受损的疾病.近年研究发现不同种细菌L型引起的组织病理改变,都是间质性炎症,这是L型细菌致病的共同特点.由于肽聚糖的缺失,不能吸引中性粒细胞,而缺壁菌具有淋巴细胞致裂原的作用,所以在病灶部位表现为单核淋巴细胞的间质性炎症,与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炎症相似,一些慢性病和反复发作性感染的临床标本中,常可分离出细菌L型,如结核病、慢性葡萄球菌感染、尿路感染、布氏杆菌病等.
作者:李丽秋;马淑霞;吕密凯;吕春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血压是机体重要的生命指征之一[1],病人血压的变化常预示病情的变化,也可反应药物的作用情况,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血压监测作为重症监测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然而临床上多习惯使用单一的测量方法,缺乏血压监测方法联合应用的统一标准.本文根据心脏手术病人均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特殊条件,对有创动脉压监测,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和人工手测血压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运用血压监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田宝文;张强华;杨红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建立一种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有多种造模方法,包括电凝法、动脉夹闭法、细线结扎法、气囊栓塞法、光化学诱导法和内皮素-1诱导大鼠中动脉栓塞法等.插线法是1986 Koizumi[1]首先在日本创立,用4~0尼龙缝线从颈外动脉,经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沿颈内动脉插到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分叉处,造成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血供骤减甚至中断来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景涛;阮洋;王柏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损伤,本文介绍髋臼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术后体位护理、防褥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防肺部及尿路感染护理、功能锻炼护理等是手术成功,提高手术疗效,尽快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纪书勤;纪亚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导致各种感染,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增加并发症和残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仙灵脾对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临床上可用的具有调节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
作者:牛效清;王振;李长红;刘忠柱;赵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采用清热解毒冲剂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肝,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宇浩;孟庆玲;吴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且由于人们操作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假阳性、假阴性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奎臣;周奎娟;康在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实验通过乳胶灌注法,并细致解剖剥离,对35例尸体的直肠下动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直肠下动脉的出现率为(57.1±8.4)%,双侧存在率为(31.4±7.7)%,单侧为(25.7±7.4)%;其起源动脉以阴部内动脉较多,占(45.7±8.4)%,其次为髂内动脉(22.9±7.1)%和臂下动脉(20±6.7)%;该动脉起点内径为(1.0±0.19)mm;与源动脉间夹角均值为35°±6.1°;长度为(50.5±8.7)mm;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1/3段,其中前1/3部的较多,占(62.9±7.8)%,布于两侧部及后部的相对较少,分别占(20±6.7)%和(17.1±6.4)%.部分标本直肠下动脉与直肠上动脉分支间存在器官外及器官表面吻合.以上结果显示,直肠下动脉的管径、角度可满足通过直肠下动脉进行介入诊断和治疗,同时提示,在直肠疾病手术中,如需要,应尽可能保留直肠下动脉,以保证直肠残株的血供.
作者:赵振富;苗智;钟震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对正常人、根尖肉芽肿患者牙髓组织中NO含量进行检测,初步探讨NO在牙髓组织自身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中亚硝酸根(NO2-)含量,以间接测定NO含量.结果:正常人牙髓组织中NO含量无性别差异(P>0.0 5);根尖肉芽肿牙髓组织中NO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组织中NO含量的变化与其炎症反应有一定的联系,NO可能在根尖肉芽肿和自身修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宋宪民;王银环;孙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