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颅内血肿100例GCS预后评定和远期生活质量评估

焦贵银;司海英;吴颖

关键词:外伤性, 颅内血肿, 生活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颅脑损伤多见于工矿,交通事故,火器伤,锐器伤,钝器伤等,一般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scalp injury),颅骨损伤(skull injury)和脑损伤(brain inury),但往往颅脑损伤不是单一存在的,本文统计了我院1995~2000年度各类的颅脑损伤病例,随机抽取100名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对其发病机制及GCS预后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随访调查.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柯萨奇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5例

    因小儿呼吸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粘液钎毛清除作用差;IGM,IGQ,IGA及SZGC含量较低,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约占90%,以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为多见.柯萨奇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为上呼吸道感染特殊类型,现将本人遇见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董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月经期哮喘1例

    患者,女,22岁,教师.自17岁月经来潮时起,每行经前1~2天和行经期间,无任何诱因即出现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不能平卧,白天不能工作.经期结束,上述症状即消失.

    作者:陈凤英;杜永慧;卢庆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双黄连粉针剂致过敏性哮喘1例

    患者,女,48岁,因发热、鼻塞、咽痛2d,门诊给予青霉素肌注,口服速效感冒片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于1994年11月4日入院治疗.查体:T38.5℃,P86次/分,R20次/分,BP16/10kPa,神志清楚,口周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化验检查:WBC9.6×109/L、N69%、L31%,胸透未见异常.

    作者:周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方苍耳子合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开发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纯中药制剂.方法:根据我院应用多年的验方,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中药合剂.结果:临床观察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患者96例,总有效率达93.7%.讨论:本品疗效肯定,服用方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威;沈利君;何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0例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经腹壁切口的疝环充填物修补技术操作简便、分离解剖少、损伤轻,疝环充填物设计合理,无张力缝合和复发率低,术后可早期活动,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效果确切[1~7].我们总结20例次手术的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伟;崔相滨;石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Y形浅静脉留置针在重危病人中的应用

    Y形浅静脉留置针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封闭式套管针,又称头皮套管针.其持针方式与头皮针持针方式一致,操作简单、技术难度小、固定安全、柔韧性好,尤其适用于重危病人及躁动病人,可减少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血管的损坏;有利于时间用药及时给入,并为抢救用药赢得时间.我科自2001年3月开始使用头皮套管针为病人输液,效果很好.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陈哲;李桂兰;王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关于酶促反应实验的改进

    将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教材中酶的专一性和酶的特异性两个实验加以改进:把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同时增设相同的两管做为对照管,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实验效果明显提高.全国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教材中,关于酶促反应的实验分二次进行,共计6学时.在教学中将两个实验加以改进,重新进行设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李素玮;战玉秀;王宏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后动物的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体积和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并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大鼠的神经病学评分(Kuluz法)、脑组织含水量(Hallenbeck法)、脑梗塞体积(Nedergaard法)、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3h、栓塞3h/再灌注24、48h时,损伤加重.结论: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加重.

    作者:王景涛;阮洋;陈廷玉;王守安;金维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穿孔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胃癌穿孔是晚期胃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普外科1991~2001年共收治胃癌穿孔患者18例,分析如下.

    作者:兰永翠;潘顺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1例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治体会

    自1990-01~2001-10,我院共收治11例创伤膈肌破裂病人.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东;刘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吗啡复合氟哌利多用于产科术后镇痛

    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用于产科术后镇痛,虽然效果满意,但常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1996-09~2001-09,我们采用吗啡复合氟哌利多用于产科术后镇痛386例.解决了单纯吗啡镇痛存在的问题.

    作者:程桂芹;赵丽波;曲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学基础和CT对照分析

    本文对2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结合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CT影像上为低密度改变,并有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大,脑室边缘呈斑片状改变可有脑萎缩,病理学特征是弥漫不完全的皮质下梗塞.

    作者:李淑然;黄新功;徐鹏;井维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卡孕栓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临床产科常见并发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传统医学应用催产素和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我院通过直肠放置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华;李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力康颗粒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胃力康颗粒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应用胃力康颗粒10g,1日3次口服,连服4周;西米替丁0.2g,1日3次口服,0.4g每晚睡前口服,连服4周;阿莫西林0.5g,1日3次口服,连服2周.对照组应用硫糖铝1.0g,1日3次口服,连服4周,西米替丁及阿莫西林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做胃镜检查,治疗期间每周随访一次,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97.2%,而对照组分别为94.8%和97.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项症状改善情况两组相仿(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胃力康颗粒对消化溃疡疗效确切,是一种良好的抗溃疡药物.

    作者:郭公新;艾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对癌症患者静脉损伤的防护

    恶性肿瘤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随着化疗方案、治疗强度、新抗癌药物的不断问世,使恶性肿瘤总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善,延长甚至治愈了病人.但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静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较大剂量的多次应用,极易导致静脉损伤,表现为局部组织疼痛、静脉炎、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血管塌陷,使化疗时做到准确、准时、准量给药带来困难.如何有效避免血管受化疗药物性损伤,引起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注.有关资料报道,许多同仁们对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有许多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疗效,而对预防药物性损伤的报道不多,本文简述静脉受化疗药物损伤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作者:安玉杰;金彩霞;孙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抗生素眼膏在泪道探通中的应用

    泪道阻塞或狭窄是眼科较常见的难治疾病,至今尚无确实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抗生素眼膏在泪道探通后注入泪道的方法,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栗田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颈外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临床体会

    人到老年,会不同程度出现动脉硬化,血压升高,血管弹性减弱.如因各种原因诱发鼻腔、鼻窦血管破裂出血,其管壁僵硬,不易收缩,致出血快速、量大、不易自止.绝大多数需行前后鼻孔填塞止血,长时间后鼻孔填塞极易引发脑血管意外,颈外动脉结扎可以防止合并症的发生.我科1990~2000年,收治5例老年重症鼻衄患者,给予颈外动脉结扎,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王永田;王贵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科索亚治疗伴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疗效的观察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尿酸药物大多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这就限制了临床长期使用,因血管紧张素II(Angll)受体拮抗剂有降血压、降尿蛋白、保护肾脏作用[1],但其对血尿酸有何影响尚少见报道,本文观察科索亚治疗伴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患者的疗效,旨在探讨科索亚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作者:唐萍;李吉河;罗家琳;姜国红;陈晶;吕密凯;李吉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体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的表现,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仅靠临床表现很难确诊.颅脑CT可以显示脑的损害程度,为达到早、快、准的诊断要求提供有力依据,本文对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临床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孟存芳;高颖;王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较为合适,对大量出血的患者疗效差.我们科室从2000年12月开始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霄伟;朱晓峰;黄昕艳;李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