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勇;贺少雄
近年来,我国居民医药费用呈明显上升趋势[1].随着公费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医疗费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当前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正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国内外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2-4].本研究利用山东省东营地区2002年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分析东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就诊费用,从需方的角度探讨影响居民门诊费用的因素,为卫生行政改革和控制医药费用进一步上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冬梅;徐凌中;王兴洲;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围手术期护理是外科病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围手术期的管理,现有文献更多地是从单病种管理的角度进行报道,而从护理质量管理层面上进行宏观研究的则较少.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年手术量近7 000台.为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采用综合办法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行专项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红珍;宣力;梅桂萍;潘绍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卫生服务利用可以分为门诊服务利用和住院服务利用,门诊服务利用是卫生服务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居民就诊的水平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合理组织门诊服务提供重要依据.两周患者未就诊率是反映就诊状况的负向指标,通过对居民两周患者未就诊率的调查,分析未就诊原因,可以为制定相关的门诊服务利用政策提供参考依据[1].
作者:刘冬梅;徐凌中;王兴洲;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当代管理理念和社会运动促使政府和服务提供者重视病人作为消费者的看法和体验.病人满意度调查作为一种常用工具,可从病人的视角考查医院的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服务提供者的忠诚度,并据此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和服务发展策略.然而在满意度的测量和工具使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科学工具的选择和开发策略、缺乏标准化和分析基准、偏重护理服务而忽视医院服务的整体质量、缺乏心理测量学及适用性和实用性研究、实施过程中人为地引入偏移因素、调查结果表达过于简单、信息利用存在局限性等.建议制定满意度调查工具的选择和开发指南,建立区域性或全国基准,完善调查实施过程中的方案设计,改善调查结果的表达方式,并促进信息的合理利用.
作者:杨辉;刘峰;张拓红;Shane Thomas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患者健康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医患关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笔者试图就医患关系的性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刘国祥;赵万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深圳市流动人口已达到500多万人,占深圳市总人口的80%以上.流动人口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一般以自费方式为主.建立适合于流动人口社会经济学特点和卫生服务需求的筹资机制,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彭绩;赵志广;程锦泉;卢祖洵;陈金喜;周指明;夏挺松;胡晓霞;何振彬;巫云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医疗行业具有政府公共产业的属性及市场属性,且存在着政府和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引入政府管制.作者通过介绍政府管制的内涵及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医疗行业政府管制的状况,提出引入激励性管制,建立并完善医疗收费体系、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和医疗法律体系,才能保证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兼顾医疗的公平和有效,使医疗行业高效、公平、有序地发展.
作者:李彤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东营地区居民慢性病医疗服务需求情况,为政府制订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东营地区居民家庭卫生服务的抽样调查,利用需求弹性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东营地区城市和农村慢性病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0.268和-0.469,收入弹性系数分别为0.176和0.370,价格和收入因素对农村居民的需求影响较大.结论在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时,必须充分考虑卫生服务的价格因素,切实有效增加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杨学来;徐凌中;王斌;王兴州;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康复中伦理法律问题的核心是公共安全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平衡.在治疗康复中应该遵循尊重基本人权,尊重个体的自由、尊严、平等和权利的原则,保护患者隐私,坚持医院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并严格区分自愿治疗与非自愿医疗的界限,更好地促进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健康、回归社会.同时,要尽快将我国的精神卫生问题纳入国家立法规划,建立专门的多层次的精神卫生法律体系.
作者:潘荣华;杨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数据挖掘技术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医院制定竞争策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作者明确了数据挖掘中的数据抽取、分类发现、聚类及关联规则等4项任务,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指出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门急诊管理、病区管理、医院资源配置及医院经济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医院管理水平将得到显著地提高.
作者:杨海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首先是要获取医疗服务缺陷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服务需求、感受和期望的数据,才能改善服务品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1-3].目前,各医院常采用的满意度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投诉法、访谈法等,而调查方法和指标的选择是满意度调查成功与否的关键[4-6].现就3种调查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介绍我院采取的调查方法及效果.
作者:刘宝军;江雪梅;汪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是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科学、简便、实用的预防性食品安全体系.应用HACCP理论进行医院营养餐质量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分析影响营养餐安全性的显著危害,提出预防措施,建立关键控制点,并指出对关键控制点如何建立域值,如何监控、纠正、验证和记录,是提高管理效率和营养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谦;彭忠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前,对同一时期同一所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不同的评价手段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即评价结果存在多样性(不一致性).其原因主要是评价体系存在多样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各不相同,且评价者及评价环境也存在多样性.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采取综合措施:①不迷信于任何一种方法;②认清评价的目的及特点;③正确选择评价指标体系;④正确确定指标的权重;⑤正确选择评价方法;⑥多种评价方法联合使用;⑦对多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集结.
作者:赵拥军;陈景武;唐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医院开展高新技术是医院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院先后开展了肝脏移植术、肝肾联合移植术、冠脉搭桥术、射频消融及氩氦力、超声刀、γ-刀治疗肿瘤等高新技术项目,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医院在开展高新技术的同时,必须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不断提高高新技术质量,才能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效果.
作者:张志敏;王月忠;张卫兵;华长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就诊情况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依据,也是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基础.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社区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两周就诊率进行测量,分析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对两周患病率的影响,探讨社区居民未就诊原因,旨在为深圳市进一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作者:刘军安;程锦泉;杨德华;李谨邑;白玥;孙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已于2003年6月26日正式颁布[1].为了解医疗废物的处理现状,我们于2004年2月16日~3月5日,对北京地区10个区县的53所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李素英;魏华;黄晶;赵兰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产前诊断技术在产科的应用发展,尤其是超声影像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胎儿疾病的产前诊断,使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对于明确诊断的严重胎儿复合性缺陷及致死性畸形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可采用引产终止妊娠,以减少出生缺陷,降低围生期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但有些畸形的发生、发展趋势及预后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渗透,有的胎儿的取舍问题还涉及到很多社会因素及伦理问题.针对这些产前诊断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我院产前诊断中心专门成立了胎儿医学专家组,就这些病例进行专门的会诊讨论,逐步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文胜;贺晶;林俊;顾佩宝;陈美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