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术不引流的治疗体会

李文斌;柳朝阳;曲学延

关键词:胆囊切除手术, 引流
摘要:我们于1991~2000年共行胆囊切除术264例,其中术后未置引流18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均治愈出院.现对本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新生儿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皮下钙盐沉积的预防及处理体会

    10%的葡萄糖酸钙液静脉给药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低钙惊厥,近年来已有报道静脉注射钙剂后引起医源性皮下钙盐沉积,甚至造成严重局部病变和功能障碍,为预防皮下钙盐沉积症的发生和早期积极的处理,现将我科的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芳;孙淑英;李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血管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精神上受到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难以适应时即可导致发病,部分患者因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已患有病症或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病.此类病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因此了解心血管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对疾病治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潮蕴;王速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了113例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陈敏秀;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保胎治疗与护理

    我科2000年至今共收治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5例,保胎时间7~17d,无一例并发感染,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凤霞;高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的临床观察

    癌症发展到晚期,患者身心处于相当痛苦之中,晚期癌有剧烈疼痛,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世界上至少有350万人经受着疼痛煎熬,因此癌性疼痛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近年来,国际上Patient Epidwral Controlled Analgesia(PCEA)止痛方法应用较多,本文旨在观察PCEA在癌症晚期止痛中的更好应用.#

    作者:张桂权;辛险峰;杨秀娟;李晓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档案及旁证法等确定脑胶质瘤129例作研究组,另选条件相似的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2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配比对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采集、调查、登记表格,逐一统计分析应急事件、不良嗜好、接触化学性和物理性及患者是否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经统计学处理,揭示年龄、性别、先天遗传、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胶质瘤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嗜食咸鱼、不喜欢新鲜蔬菜、水果)、性格与心理状态、应急事件、接触汽油、柴油、农药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与年龄、头部外伤及接触放射线、电磁辐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存在一定内因(脑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性格内向、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基础上,在外因(不良嗜好、化学性和物理性毒性污染)作用下,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被活化,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作者:陈军;郝新生;戴陶;鲍华;房忠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正常桡动脉声像图研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20例,无外周血管的疾病,健康自愿者男女各10例,年龄16~45岁,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使用ATL-3000美国全数字化高档彩超仪,L12-5线阵探头,频率5-12MHZ.先将探头置于肘关节前面,首先寻找到肱动脉上的桡动脉分叉处,确定起始部,测量该处桡动脉的内径,频谱的形态,各项波的高度,然后沿桡动脉的走行向手侧跟踪至桡骨小头处,测量该处的桡动脉的内径,频谱的形态峰值速度并记录,因右左两侧桡动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两侧合并统计.

    作者:王建业;郑笑娟;陈永兴;任淑先;黄雪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常累及肋间神经分布及腰部,水疱基底且呈红色故中医称缠腰火丹,又呈长条状分布故又名“蛇盘疱”,临床上常见病并且也是疑难病.患病部位炽热疼痛难忍,治疗不得当1~2月不愈.重者3~4月不愈.近二年来我用龙胆泻肝汤治疗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丽华;张普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绞窄性肠梗阻32例临床治疗体会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而居第3位.尤其是重症肠梗阻病情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休克并造成死亡.临床处理时应高度警惕.我院1994~1999年间共手术治疗各类肠梗阻318例,其中肠绞窄坏死32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闫雷;景绪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护理

    沟通与交流是人类之间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信息传递,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同年轻人不同,对疾病的表现也有其特点,而不同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多数的老年人的性格温和,易于交往,但有些老人性格古怪,难与之沟通及交流,还有些老年人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缺乏同家人的沟通交流,疾病的折磨、生活的困难,使他们易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因此,针对患者对不同疾病的心理状态,应了解妨碍与老年人交流的因素,对各个阶段的患者心理有所了解,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增进理解,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淑英;李志芳;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室引流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脑室引流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暂时性的治疗和急救措施,用其可迅速降低颅内压,对治疗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脑室引流术后的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于俊娟;张瑞荣;张超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胸部硬膜外阻滞引起霍纳氏征1例

    患者,女性,38岁.右侧乳腺囊肿5年,行右侧乳腺切除术.一般情况尚好,BP17/11kPa,P84次/分,R20次/分,心肺正常,心电图及各项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取左侧卧位,T5-6穿刺置管,无不适感,第一次注1.6%利多卡因5ml,5min后麻醉平面T3-6.第二次注1.6%利多卡因5ml,平面下T2-8.出现右眼裂变小,结膜充血,瞳孔变小,右面部潮红及鼻塞等霍纳氏征象.观察5min,无其它不适.第三次注1.6%利多卡因5ml,麻醉平面C7~T9.手术历经1.5h,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手术结束霍纳氏征逐渐消失,但右眼结膜充血明显.

    作者:孙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变化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升高的机理.方法:选择40例施行子宫切除的硬膜外麻醉病人与等数量的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母指皮温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硬膜外使用利多卡因后皮温逐渐升高,30min后皮温达到高35±1.1℃,持续45min左右,皮温开始下降.对照组的病人大隐静脉直接滴注利多卡因后皮温没有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后皮温升高是利多卡因阻滞了交感神经,与中枢控制无关.

    作者:刘玉秋;何少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防治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该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易复发,即,一次性将全部尖锐湿疣切除后,过一段时间,相邻的原本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由于潜在病毒的生存,又会长出新的湿疣来.目前临床上尚无有一种能够彻底杀灭该病毒(乳头瘤病毒)或阻止其繁殖的特效药物,因而,常导致该病反复发作,不易一次性根治.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光导纤维将氦氖激光引入前臂正中静脉或较大静脉血管内,进行直接照射血液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国内推广于1993年.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于机体具有多种良性调节作用.如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的治疗.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照射后使血液白细胞数目增加,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抗体分泌增加等多项指标的提高.显然,这对于消灭体内的尖锐湿疣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结果也表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数次后显著提高尖锐湿疣术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国内应用干扰素防止复发,其治愈率仅为41.0%的报道[1].由此可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目前能够治愈尖锐湿疣并防其复发的有效办法.另外,激光照射后仍有18.29%的病人复发,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身体过分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或术后休养不当使免疫力难以提高;或再次接触传染源等,以至于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乳头瘤病毒,导致尖锐湿疣的术后复发.此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锡民;姜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非离子氨指标分析

    离子氨是反映水域中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沿岸排入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使非离子氨含量明显增高.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连续监测,客观地反映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作者:祝丽玲;陆秋娟;孙镝;李玉;李兆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8例体会

    我科自1985-10~1992-10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5例,对其年龄在50岁以下,全身情况较好,腹腔渗液不多,估计穿孔不大,无严重感染及休克现象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48例(占总数的45.6%),取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成国才;殷英荣;刘志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肝门静脉的CT测量研究

    目的:研究门静脉的CT解剖结构.方法:利用螺旋CT门静脉造影的方法,按指定的部位测量各血管的短径.结果:正常对照组的门静脉短径为1.32cm,脾静脉短径为0.96cm,肠系膜上静脉的短径为1.23cm,PV/AO为0.61.肝硬化组门静脉短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脾静脉短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比值两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门静脉短径不能用于诊断门脉高压症,脾静脉可以用于诊断早期门脉高压症,如果加上比值则更具有敏感性.

    作者:李天然;胡万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佳木斯成分输血现状调查

    在输血已成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的今天,成分输血以提高疗效,减少免疫性反应等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就本市1998~2000年成分输血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作者:曲静波;王依波;董瑜;张小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利尿剂合并症典型案例及护理体会

    利尿剂具有排水作用,可以减轻肺静脉瘀血,并促进钠尿排泄,可使病人的自觉症状迅速改善.而利尿剂共有的不良反应就是低钾血症.本院于2000-11-15对一例在应用利尿剂过程中合并严重低钾血症患者采用了深静脉补钾盐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尚俊英;姜凤艳;密保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体会

    小睑裂综合征多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先天性睑裂狭小,其睑裂横向宽度明显小于正常人,且同时伴有其它眼部先天异常,如上睑下垂、内眦赘皮、小眼球或无眼球等.我们1997-11~1999-12采用Y--V成形术、外眦成形术治疗小睑裂综合征5例,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作者:段峰;杜晓岩;谷永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