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咯血病人的急诊急救与护理

姜佳娣;王鸿艳

关键词:咯血, 急救
摘要: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变化快的特点.其中咯血窒息及失血性休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措施果断,护理精心,本文对我科收治18例咯血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护理体会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我院骨科自1985年起对92例103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了手术治疗,经随访证实效果满意,其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早期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用皮牵引或石膏托保持关节稳定3周,开始逐渐活动关节,配合理疗和按摩,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桑玉华;宋立娜;马晓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垂体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分析总结32例垂体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对所有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横轴、矢状及冠状面的T1加权及T2加权像,对怀疑微腺瘤者再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垂体大腺瘤表现为中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常向上累及视交叉(71%)及向两侧侵袭海绵窦(46%).微腺瘤信号变化及形态学改变均不明显,但行Gd-DTPA增强扫描后均可确诊.结论:MRI多可明显诊断垂体大腺瘤,对于形态学改变不明显的垂体微腺瘤,结合Gd-DTPA增强多可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

    作者:肖慧;胡万鹏;孙实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颈动脉与周围静脉注射尿激素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将经CT证实的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颈动脉与周围静脉注射尿激酶,其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故认为周围静脉给药简单易行,并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洪林;刘国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球内异物致盲的临床分析

    为了提高球内异物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手术失误,探讨其致盲原因,我们对22例23只眼球内异物摘除术后资料进行分析,提示其致盲原因有四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卢小蕾;王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5-羟甲基糠醛与葡萄糖注射液的颜色考察

    葡萄糖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应用多的一种制剂,其质量标准中有对其中5-羟甲基糠醛(5-HMF)和其颜色的控制.一般认为,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HMF可聚合成有色物质[1],从而使溶液的颜色变黄.也有人认为,葡萄糖灭菌后的有色物质是另一种物质[2].对我市13家医院制剂室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质量专项考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年;闫红;彭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运用

    缺牙时间长,未及时修复易导致邻牙移位,缺牙间隙缩小,对合牙伸长,颌龈距离小等症状,并伴有偏侧咀嚼习惯,颞颌关节紊乱等.采用常规方法修复,有时临床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对此笔者用整体铸造设计义齿修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丹;汪霞;迟梅;李伟;刘延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远志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采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观察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远志水煎剂可使衰老小鼠RBC中SOD、肝组织GSH-Px活性明显升高,提示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佳用药时间为30d.

    作者:李光植;黄瑛;王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价

    近视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多方面的不便,是影响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用激光治疗中小学生近视已成为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探讨此方法是否是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在对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过程中,抽取部分用激光治疗的样本,以了解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潘儒;李庆芬;王悦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肉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观察

    眼睑痉挛系指单侧或双侧眼轮匝肌不随意的非节律的强直性收缩,是眼科、神经科的多发病.眼睑痉挛长期发作导致眼轮匝肌肥大,提上睑肌,米勒肌,下睑开大肌在睑板的附着肌腱断裂,可引起提上睑肌腱膜炎,上睑下垂,睑外翻,倒睫及角膜慢性炎症浸润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有碍美容,而且导致患者的功能性和器质性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国外九十年代初发现了肉毒素对眼睑痉挛有治疗作用,近年国内医院相继开展了探索治疗.我院于1998-10~1999-06应用肉毒素对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兴东;于妍娉;刘东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32例临床分析及药敏测定

    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正常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都有存在,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铅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有逐渐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98-05~1999-05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共32例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齐秀芳;李玉敏;戚剑昆;刘丕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交胸多皮管成形术治疗手指脱套伤的术后护理

    我科自1990年1月应用交胸多皮管成形术治疗手指脱套伤20例,成功19例,现有关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娜;桑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脑外伤后高血压的实验性研究

    外伤后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关于脑外伤后血压变化的规律的综合报道甚为少见,为此本文以流体液压冲击猫脑造成弥漫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对平均动脉血压及心电的动态监测,结果发现脑外伤后15-30sec内心率明显加快,1-5min内心率降致冲击前水平,伤后1h心率逐渐减慢;平均动脉压于冲击后15sec开始升高,30sec后显著升高即外伤性高血压,5min后血压开始回落或低于冲击前水平,1h后显著低于冲击前水平,1h后显著低于冲击前水平即脑外伤后低血压.以上结果经方差分析P<0.01,差异极为显著.由此看来,脑外伤后一定时间内,血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化.因此,许多脑外伤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而有些则出现低血压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作者:盛延良;陶佳南;丁宏;张晓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菌必治前列腺内注射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6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4~1997年采用菌必治经会阴部直接注射至前列腺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6例,与同期常规方法治疗的31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苑荣民;洪岩;宋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紫草油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高位截瘫及慢性消耗性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褥疮的发生率较高.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紫草油液治疗褥疮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曹阳;李志慧;李景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普瑞搏思对糖尿病胃肠道功能紊乱疗效的探讨

    目的:研究普瑞搏思对糖尿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试餐,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显像技术检测107例糖尿病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T1/2),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结果:47例患者(43.9%)胃T1/2延迟,将以上47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24例,降糖药加普瑞搏思30mg/d;B组23例,单用降糖药.二组疗程均为1个月.A组有效率为91.6%,B组均无效.比较对胃轻瘫、血糖的疗效,A组优于B组.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与高血糖相关.普瑞搏思是有力的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丽疆;李雅江;张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腹泻Ⅲ号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模型,应用细菌学检测方法,研究了中药腹泻Ⅲ号(Diarrhea Tang Ⅲ)对小鼠AAD模型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泻Ⅲ号可有效地促进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的生长(P<0.01).

    作者:夏永青;曾繁梅;张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意义

    细菌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升高,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指标,我们测定了37例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病例,不同起病时间在治疗前后的血清CRP的水平以探其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波;姜学军;郑世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蟾蜍上腭离体法评价药物的纤毛毒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以盐酸吗啉胍为模型药评价药物的纤毛毒性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离体蟾蜍上腭纤毛在药物溶液作用下持续摆动时间,以此作为指标考查纤毛毒性受盐酸吗啉胍药液的浓度、溶液pH和渗透压的影响.结果:纤毛毒性受药液浓度、溶液pH和渗透压影响较大.结论:鼻腔给药制剂涉及鼻粘膜纤毛毒性问题,应予充分重视.

    作者:顾文涛;武冬梅;赵志龙;张德利;崔景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妇宁康泡腾胶囊中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测定

    本文报道了采用失重法和增重法测定妇宁康泡腾胶囊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结果表明,二种方法测得数据相近,其RSD分别为1.773%,1.460%.

    作者:霍继明;张志国;崔友;郑素勤;苏成华;陶秀梅;于敏;杨井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足月妊娠分娩先天畸形儿伴纸样胎儿1例

    患者,22岁,孕1产0,因孕39周于1996-12-25,16:30动产入院.该患妊娠经过顺利,未行过产前检查.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查体:血压15/9kPa,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头颈部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足月妊娠腹形.产科检查:腹围97cm,宫高32cm,宫缩规律,左枕前位,胎头已入盆,胎心音150次/分,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值均正常范围.阴道检查:宫颈管已消失,宫口开大4cm,胎膜未破,触及胎头凸凹不平.入院后7h宫口开全;行人工破膜,分娩一无脑儿伴唇裂女婴,重约3000g,生后死亡.10min后胎盘娩出.胎盘长20cm,宽18cm,厚2.5cm,重约500g,脐带长35cm.距离脐带跟部10cm处可见一纸样胎儿,长约12cm,其脐带长10cm,直径0.3cm,未见胎盘痕迹.产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不多,2d后患者出院.

    作者:张平;刘爱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