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学军;高波;郑世海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儿童,多因反复的急性发作导致双侧腺体肥大,从而使咽腔缩小,引起呼吸、吞咽及言语共鸣障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我科于1997-10~1999-03采用珠海和佳产EBH-W型微波治疗仪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16例共28个扁桃体,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成军;杨警非;牟基伟;栾秀玲;栾景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于1996-01~1999-01,对不能手术的或患者不同意手术的中晚期贲门癌18例进行放射治疗同时进行DF方案化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才;常卓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病人,女78岁,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8.5℃~39.5℃,并伴有意识不清1周,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肺炎、帕金氏症(原有帕金氏症史172).年初2月份气管切开,给予Newport-100型呼吸机械通气,采用A/C呼吸模式.气管切开术后76d(5月份)出现胃内溶物从气管切开口涌出,经纤维气管镜下观察,并以胃管内注入美蓝,证实气管、食管瘘.后将气管插管改装插入气道,病人情况良好.
作者:李艳;李诚君;张秀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22岁,以产后2个月,下腹部隆起1个月,自觉胎动二周于1999-04-19入院.末次月经1998-05-28,停经5个月自觉胎动,孕期未行产前检查及B超检查,于1999-02-16由当地助产士接生在家自娩一男婴,体重2600g,产后阴道流血不多,恶露持续10余天净,产后乳汁量不足,无月经复潮.近一个月自觉下腹部隆起,近二周自觉胎动故来院检查.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心肺正常,下腹部隆起,肝脾不大,无移动性浊音,宫底脐上1cm,可触及胎体,闻及胎心140次/分,无宫缩,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单宫颈.B超检查:子宫增大内见胎儿回声,双顶径6.0cm,胎心胎动良好,胎盘前壁,羊水4.6cm,于妊娠子宫右后方见一宫体回声,内膜线清晰,与妊娠子宫不易分开.附件显示不清,B超诊断:双子宫左侧宫内妊娠(妊娠6个月).于4月20日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4月22日流产一男性胎儿,重700g,长30cm,流产后预防感染促宫缩治疗3天出院,1个月后复查B超:双子宫.
作者:张玉霞;师丽;薛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外阴搔痒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安,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则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自1995~1996年以来用中药熏洗观察治疗顽固性阴痒病人45例,效果颇佳.
作者:李冬梅;刘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自1984~1997年共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2872例,术中造成副损伤17例,本文对术中损伤病例进行分析,供参考.
作者:解文民;高春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催产素为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它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常用于催产、引产和产后子宫出血,不良反应少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1994年以来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5例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立新;艾红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疾病.其临床特点髓系细胞显著增生,脾脏明显肿大,病程较缓民慢,大多数以急性变而死亡.自6987-01~1996-12止收住院治疗的慢粒患者62例,现对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或出院后部分患者在院外的护理指导加以总结,从中找出经验与教训,以便提高对慢粒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真玉;郭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在临床中主要有四型反应性疾病,以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比较常见,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不易治愈,且易复发.其发病机理,主要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导致血管扩张,组织通透性增强,支气管痉挛而表现的一组过敏症状.我院自1994-02-07.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过敏新药治疗36例过敏性患者,并对疗效进行了随访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梅;郭福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其中有胃肠副作用,并发麻痹性肠梗阻危害性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从1985~1990年收治367名精神病人中有5例发生此症,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李雪玲;李玉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前,肺结核病防治中,由X线诊断转向细菌学诊断为主,特别是在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尤为方便.我们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了冷染与热染法的比较.
作者:盖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33岁,自述胸闷不适一个月余左侧卧位时明显.曾在一个月前诊为肺囊肿.今以肺囊肿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疫区接触史及家族遗传病史.X线检查:右肺下野中外带一薄壁环形透光影,轮廓清晰,边界光整,无分叶、大小约3.5cm×4.0cm,内无液平.与一个月前片比较无明显改变.CT检查:右下肺后基底段见一薄壁空洞影边界光整,无毛刺及分叶,大小约3.5cm×4.0cm,内无液平,局部洞壁见轻度钙化,诊断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囊肿.手术所见: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见有一囊性肿物,已塌陷,直径约4.0cm,累及胸膜,表面无皱缩,颜色略发白,其边缘离肺裂较近颜色深.胸部淋巴结无肿大.病理诊断:大体见病灶内有少量粉红色液性分泌物,壁为灰白色,质松软,有弹性,似鱼肉样.镜下见病灶处正常肺组织结构消失,被瘤细胞代替,瘤细胞呈腺体样排列、大小不等.核分裂可见,病断为肺腺瘤.
作者:江海涛;谷立志;江清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剖宫产术中顺利取出胎儿,减少母儿损伤是剖宫产术的基本原则.目前,国内的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如何尽量避免胎儿娩出困难的发生.本文重点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郭玉双;翟英辉;马秀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病例1,女,55岁.1999-04-28入院.患者入院3h前哄孩子时突然出现头痛、眩晕,伴有恶心,喷射样呕吐,1h后意识不清,被家属送至我院做头CT示:小脑蚓部出血,量8~10ml,破入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查体:T 30.6℃,P 80次/min,R 10次/min,Bp 20.5/15.6kPa,呼吸不规则,有间停,GCS 3分,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消失,深浅反射均消失,颈项强直.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血凝均约20ml,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后无自主呼吸,给予佳苏仑100mg静脉注射,呼吸即刻恢复至14次/min,但较深大,待平稳后,以静脉滴注维持.经此治疗一日余,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术后37天,转为清醒出院休养,随访三个月,现已经生活自理.
作者:李军;蒋宇;丁乙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直肠癌发病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术式依据癌肿所在位置及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而选择相应的根治性手术,现已施行各种手术634例,由于直肠癌手术在盆腔较深的部位进行,创面大,小的出血点不易止血,渗出较多等特点,故手术结束时均需放置骶前引流管.现将骶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宋艳萍;徐莉;刘红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病.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对于ALLman-Ⅱ至Ⅲ度脱位,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从1995年开始,自行设计了切开复位单根克氏针配合麻绳状钢丝固定肩锁关节,同时将喙肩韧带转移重建喙锁韧带治疗ALLman-Ⅲ度脱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孙树立;王春江;夏春阳;于华强;安东来;胡忠谋;邓永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破伤风抗毒素(TAT)目前仍是许多外伤病人用来做为预防治疗的首选药物.关于此药的皮试结果判定标准,均依据于基础护理学上的规定的内容.即皮丘周围红晕直径的大小,有无局部及全身症状,若超过书上所示标准,则按规定需做脱敏注射.我所通过对使用TAT药物治疗的376人的临床观察,不断实践,摸索出一套比较合理且安全可靠的注射方法.①皮丘≤1cm,红晕≤1cm,即给予一次全量注入.②皮丘≤1cm,1cm≤红晕≤2cm,即稀释原液2ml,2min内注射完毕.③1cm≤皮丘≤2cm,1cm≤红晕≤2cm,即进行脱敏注射4次(分别为1.2.3.4份).④皮丘≥2cm,红晕≥2cm,视为强阳性,则给予适当延长时间间隔,一被为20-30min.
作者:史晓菊;张维媛;康佳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实验研究以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才汤氯仿提取液对小鼠脑SOD、Na、K+-ATPase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才汤氯仿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小鼠脑SOD、Na、K+-ATPase的活性(P<0.01),降低脑MDA含量,提示三才汤氯仿提取液可延缓小鼠脑衰老.
作者:王敏;崔继文;王书红;曲凤玉;白书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运用机械抛光、喷砂和电解浸蚀表面处理技术,获得不同表面结构的钛种植体,Digora牙科数字扫描仪对种植体一骨界面的不同骨区的骨密度值测量,将测得的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电解浸蚀处理技术制备的微孔表面并有一定厚度氧化层和钛种植体周围具有较高的骨密度值.
作者:刘彦平;戎力;孟祥才;李宝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以治疗严重心动过缓,防止在缓慢心率基础上发生或反复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危险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这就是临床上现已逐渐广泛应用的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技术,我院自1998-01~1999-12,为20例病人安置临时起搏器,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铭;张雪松;孔庆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