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平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伴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耿筱虹;葛萍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宫颈炎, 药物治疗, 奥平
摘要: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宫颈炎亦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许多文献资料表明,尽管宫颈非典型增生常见的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但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发生非典型增生的危险性是正常妇女的2倍[1].因此,抗病毒治疗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宫颈炎的改善,预防宫颈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学诊断10例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成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常在色素痣基础上发生,多为黑痣受伤、慢性刺激或不恰当治疗而致恶变.此病在妇产科实属罕见,我院1995-01~1999-12就诊患者中,先后经细胞学确诊1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桂芬;宋继荣;王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普米克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46例分析

    为了探讨普米克吸入是否可以改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喘支)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随机选取46例慢喘支患者加用普米克200-600mg每天气道内吸入,连续使用1个月.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检查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9%.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口腔真菌感染略增加,未见全身性副作用,结论:普米克气道内吸入可改善慢喘支患者的通气功能.

    作者:王希彬;陈炳玲;张晓燕;王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足月妊娠并发迟发型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及护理1例

    羊水栓塞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危险,死亡率高.我院1999-10成功抢救1例足月妊娠并发迟发型羊水栓塞患者.现将抢救过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崔海艳;刘桂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替牙期儿童龋病情况调查分析

    1998年底对1813名7~12岁年龄组儿童的患龋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岭;魏本娟;滕立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清标记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采用LE细胞检查,其试验阳性率低,干扰素多,常影响诊断效果,抗DNP(脱氧核蛋白)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对SLE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作者:袁淑珍;王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KB-500型500mA X射线机电路故障的检修

    1 故障现象正常选择条件普通摄影,压下手闸第一档,旋转阳极运转,压下第二档,机器不曝光,毫安表无管电流指示,松开闸,旋转阳极经数秒后停止转动.

    作者:苍海涛;张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胎心连续听诊在产程监护中的应用

    胎心率电子监护员对胎儿生理学连续观察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在目前条件下,电子监护仪还不能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而一般胎心听诊均于宫缩间歇进行,不能了解与宫缩有关的周期性胎儿变化.为提高临床听诊监护产程中胎心率的变化效果,我们将临床连续听诊与胎心电子监护对照,收到满意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王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氢氧化钙盖髓剂在活髓牙树脂充填中的作用

    龋病在口腔科疾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许多患者就诊时已达深龋,我科自1993~1995对76例深龋患者分别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和氢氧化钙垫底后再充填,并进行2年随访发现,氢氧化钙盖髓剂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殷梅英;艾厚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3例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病理学研究

    我们遇到13例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病例.男11例,女2例,年龄小26岁,大48岁.7例为下肢被车撞伤和股骨骨折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原因不明猝死1例,头部外伤脑血肿入院1例.左上肢肱骨患尤因肉瘤入院1例,伤寒病后期、颈静脉损伤、右心房损伤,空气栓塞于肺动脉引起猝死各1例.结合病例对肺动脉栓塞的种类及发生、猝死发生的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病理学分析.

    作者:陶佳南;盛延良;杨曼;张瑞美;游淑清;赵丙玲;丁宏;徐国民;李振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佳木斯农校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大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机体代谢旺盛,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合理的营养供给是促使学生良好发育,完成学业的物质基础.为了解佳木斯市农校学生的营养状况,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陈茹;肖虹;席兆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的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中P16的表达情况,并检测PCNA,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 proliferation index).结果:在68例NSCLC患者标本中,P16的阳性率分别为64.7%,在不同组织类型的NSCL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表达随PI分级的升高而下降.结论1、P16参与NSCLC的细胞增殖周期演进,其不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NSCLC的细胞分化与增殖,P16蛋白的缺失可能是NSCLC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过渡的重要事件;2、P16蛋白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王海英;孙丽丹;史旭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奥平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伴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宫颈炎亦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许多文献资料表明,尽管宫颈非典型增生常见的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但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发生非典型增生的危险性是正常妇女的2倍[1].因此,抗病毒治疗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宫颈炎的改善,预防宫颈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筱虹;葛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效果观察

    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16名患者,使患者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1:1配比进行t检验,两组各期的持续时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经干扰素治疗组患者越过少尿期直接由发热期进入多尿期的越期率也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病型,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邹晓军;钟芬;李绍民;邱守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网状减张缝合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应用

    1995-04~1999-10以来,我院利用网状减张缝合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一期闭合伤口18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谢学义;郭凤军;倪文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分析

    CDPD特别是老年患肺心病患者低蛋白血症常被临床忽视,本文46例COPD病例中血清白蛋白<35g,合并心力衰竭分别为Ⅰ级30例、Ⅱ级10例、Ⅲ级6例,低蛋白血症分别为15%,30%,65%,说明COPD合并心衰时低蛋白血症与心衰程度有关,心衰越重血清蛋白就越低,纠正心衰越困难,强调老年COPD补充蛋白的重要性.

    作者:杨友湘;崔文洁;孟永红;李文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加减附子反佐治疗波状热

    波状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其发热特点呈波浪型,常为人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食用被染菌的食物等而发病.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酸痛和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时以控制感染为主,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运用反佐法治疗本病24例,全部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李景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早吸吮对母亲子宫复旧的观察

    创建爱婴医院,支持母乳喂养,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之一是早吸吮.早吸吮能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子宫出血和恶露的排出,对减少产褥期的感染很有利,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有益.为了证实早吸吮对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本文对1997年至今在我院产科选择阴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儿,将其分为早吸吮与晚吸吮两组,观察两组吸吮方式对其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用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1998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减少,但给人造成的危害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佳木斯市1998年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虹;郑立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合并肺心病,是尘肺病人的主要死因.除尘肺本身进展外,长年反复呼吸感染,支气管喘息发作,也是导致尘肺病人的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市每年从11月至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寒冷季节,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喘息等疾患的高发期.做好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延缓病人的病情,延长尘肺病人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该类患者的冬季护理,谈一下基本作法与体会

    作者:王锡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浅谈口对口吹气法操作注意点

    口对口吹气法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一种简单、无创、快捷的方法,其正确操作与有效心肺复苏密切相关,笔者就口对口吹气法操作注意点浅谈如下.

    作者:陈立凤;王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