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0例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观察

陈英超;刘彦平;宋晓杰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复位固定术
摘要:我科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例肺心病住院病人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大多由肺部感染所致,1996~1998年对201例肺心病住院病人进行了痰培养及药敏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子安;王柏欣;杨利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硝苯吡啶引起牙龈增生1例

    患者,男,55岁,1990-03,因头痛发现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血压经常持续在26~30/14~18kPa,用复方降压片,复方丹参片等维持治疗,因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不能适应,1992-07后改用硝苯吡啶20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控制血压在20~22/12~13.5kPa之间后,以20mg,每日一次维持,血压控制满意,自我感觉良好.1994-10发现牙龈肿大来就诊,查牙龈增生,牙龈乳头水肿,假性牙周袋深达5mm,色淡白,牙结石无,摄牙片示牙骨质无明显吸收.拟为硝苯吡啶所致.停药后,以抗过敏及同时适当补钙.一月后增生性龈炎消失.仅有轻度龈炎.

    作者:韩秀杰;成明江;宁春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B超对眼内异物穿通伤的特征性分析

    机械性眼内异物穿通伤是眼外伤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常见的是金属异物,如铁、铝合金为多见;非金属常见有木头、石子和煤渣等.本文仅对一组此类病例的眼B超所见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手术定位及术式提供依据.

    作者:李怀国;高东艳;王国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目前用于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多数疗效不确切,降纤酶为新型高新单组分抗栓溶栓药物,我科于1998-02~1999-04采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同时设对照组,现将其治疗效果作一临床评价.

    作者:郇玲;范彦夫;陈虹;刘丽君;殷积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90锶敷贴治疗腋臭术后残留复发的临床体会

    腋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出汗时腋窝部放出特殊的臭味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有一些治疗办法,但诸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以外科手术疗效佳,绝大多数腋臭由此得以根治.为此,手术全切大汗腺法是重症腋臭患者多采用的一种治疗办法.但也有个别人术后尚有残留复发,出现了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程度的臭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以来我们开始用90锶敷贴器对这类患者进行敷贴放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陶丽萍;张玉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主要致盲角膜病之一,症状明显,病情顽固,治疗过程中易复发,愈后多复发、视力损害又较大.作者从1995-01~1999-10试用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7例,并对其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剑英;郑珂昕;单玉兰;付丽娟;刘贵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临床病理观察

    本文观察了100例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组织学改变.从病理形态学特征上讨论了该病的主要特点.尖锐湿疣临床病理表现为良性,而巨大型尖锐湿疣临床表现类似恶性,组织形态学部分病例表现为良性,部分病例倾向于交界性病变.

    作者:姜淑霞;王丽媛;滕玉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整体化护理发展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护理发展的趋势.整体化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整体护理的开展,取决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优化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整体护理的要求,提出了一些认识和看法,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作者:李明淑;岳小钟;张学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SA、游离PSA与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PSA与前列腺癌和增生腺体体积的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1例前列腺增生(BPH)和22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SA和游离PSA.所有患者经直肠腔内B超测出前列腺体积,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比较研究.结果:前列腺癌组PSA、FPSA均显著高于BPH组.两组的F/TPSA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BPH组PSA与前列腺体积具相关性,前列腺癌无此特点,FPSA和F/TPSA均与腺体体积无关.结论:PSA在BPH者与前列腺体积有关,故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BPH,但游离PSA无此相关性,且无法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孙义兴;刘乃胜;马致远;储继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etase, NOS)活力的变化,为糖尿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其血清NO含量和NOS活力.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清NO含量和NOS活力,与对照组比较,随病程逐渐增加,在1周内不明显,至第4周时明显升高.结论:在糖尿病晚期,血清NO含量升高,使β细胞损伤加重,糖尿病不易缓解.

    作者:王莞;马娟;王福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大鼠小肠循环液中替硝唑的差示分光光度测定法

    目的:建立大鼠小肠液循环液中的替硝唑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18nm和291nm,溶剂的pH分别为pH2和pH5.结果:标准曲线在4.8μg/ml-19.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RSD小于1.65%,日间RSD小于2.28%,回收率为98.6%-101.7%.结论:该法可准确测定大鼠小肠循环液中的替硝唑.

    作者:李晶;吴宏斌;陈义;史春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学诊断10例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成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常在色素痣基础上发生,多为黑痣受伤、慢性刺激或不恰当治疗而致恶变.此病在妇产科实属罕见,我院1995-01~1999-12就诊患者中,先后经细胞学确诊1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桂芬;宋继荣;王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普米克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46例分析

    为了探讨普米克吸入是否可以改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喘支)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随机选取46例慢喘支患者加用普米克200-600mg每天气道内吸入,连续使用1个月.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检查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9%.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口腔真菌感染略增加,未见全身性副作用,结论:普米克气道内吸入可改善慢喘支患者的通气功能.

    作者:王希彬;陈炳玲;张晓燕;王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网状减张缝合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应用

    1995-04~1999-10以来,我院利用网状减张缝合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一期闭合伤口18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谢学义;郭凤军;倪文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凝法与反向血凝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对比

    1 检测方法快速乙肝表面抗原全血凝集诊断试剂盒(供血凝法用);冻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供反向血凝法用),以上两种方法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作者:盖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天门冬氨酸钙和苏糖酸钙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血清钙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天门冬氨酸钙为(33.8±6.4)μg/ml,苏糖酸钙为(32.6±3.6)μg/ml,结果表明,天门冬氨酸钙和苏糖酸钙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立升;李晶;吴保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痛点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体会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病,以往常采用激素加普鲁卡因封闭治疗,但经常复发.我们从1990年开始选用酒精,康宁克通,普鲁卡因混合液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髁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新;邓佳鑫;邢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智力低下的听路损害

    目的:早期发现智力低下的听路损害.方法:对80例智力低下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检测.结果:80dBnHl、20次/秒刺激条件下,80例智力低下儿中39例异常,异常率为48.75%;听路损害的性质:周围性听路损害30只耳,中枢性听路损害16只耳,听阈增高者25例,占31.25%.结论:1.智力低下儿以周围性听路损害为主,听路损害多数在耳蜗及听神经远端;2.建议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作为早期检出智力低下听路损害的首选方法.

    作者:姜志梅;麻淑君;师恩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颌间结扎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颌间结扎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常规且有效的手段,该方法是用钢丝或橡皮圈牵引分别结扎固定牙弓夹板于上、下颌牙齿上,使骨折的上颌或下颌骨得以复位,达到恢复咬合的目的.但患者因张口咀嚼,语言,吞咽功能均受到阻碍,使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就10余年工作经验介绍一下对颌间结扎固定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毕海畅;薛静波;李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致发热反应1例

    患者女,56岁,因冠心病、支气管肺炎入院,来时测T36.7℃,P78次/分,R18次/分,BP18.7/10.7kPa,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遂改用5%葡萄糖150ml加头孢噻肟钠5g静点.约1小时点完换第二组药静点,10min后,患者出现畏寒,寒颤,测体温正常,给口服热开水,热水袋保暖,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过半小时后测T39.3℃,P102次/分,R36次/分,BP20.0/12.0kPa.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后缓解,考虑是输液反应引起上述症状.次日,点滴时又出现同样症状.第三日点滴时减去头孢噻肟钠一组后未发生上述情况.经临床分析考虑为头孢噻肟钠引起.

    作者:王文杰;王景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