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临床观察

郇玲;范彦夫;陈虹;刘丽君;殷积艳

关键词:降纤酶, 急性脑梗塞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目前用于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多数疗效不确切,降纤酶为新型高新单组分抗栓溶栓药物,我科于1998-02~1999-04采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同时设对照组,现将其治疗效果作一临床评价.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含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塞部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AMI发病6h内的血钾含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梗塞部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梗塞部位组间血钾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血钾低于3.5mmol/L的以右室、前壁梗塞为主,低血钾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2.11%.结论:右室、前壁易发生低钾血症,低血钾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AMI早期应及时补钾,提高AMI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兴贵;栾德美;田涛;石增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子宫破裂的法医病理分析

    近几年在法医鉴定中遇到15例子宫破裂案例.现结合临床治疗、病理尸检和切除子宫标本大体和组织观察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国民;陶佳南;丁宏;林明华;郭金东;卢凤美;陶富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硝苯吡啶佐治小儿肺炎30例疗效分析

    我科于1994-10~1995-03,应用硝苯吡啶佐治小儿肺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玲;周雪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剂量的观察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剂量,并与以体重选择吡喹酮剂量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同,而前者应用剂量小,尤以轻、中度感染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以EPG推算虫荷,以量化的虫荷指标计算吡喹酮剂量,符合吡喹酮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杀虫特点,符合大剂量、短疗程、毒性小的用药原则,具有合理性及可行性.因此量化的虫荷指标与较精确的药物剂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蔡连顺;齐宗春;肖景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隆乳术与乳房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

    在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乳房假体植入隆乳术具有操作简便、管理简单、手术中患者痛苦小的特点.我们对乳房的支配神经(主要是助间神经外侧皮支前支)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在临床开展了108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隆乳术.本文对乳房的神经支配、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隆乳术的优点、镇痛原理和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丽妮;朱志祥;戴景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1例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上较少见,症状多不典型,而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则更罕见,我院于1998-03曾收治1例小儿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河;张国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畸形子宫合并晚期妊娠8例诊治体会

    畸形子宫合并妊娠易发生早期妊娠出血、流产、早产,至妊娠晚期还可并发胎位不正、胎盘位置异常及胎膜早破,故剖宫产率高,我院近两年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淑芹;杨秀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主要致盲角膜病之一,症状明显,病情顽固,治疗过程中易复发,愈后多复发、视力损害又较大.作者从1995-01~1999-10试用转移因子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7例,并对其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剑英;郑珂昕;单玉兰;付丽娟;刘贵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KB-500型500mA X射线机电路故障的检修

    1 故障现象正常选择条件普通摄影,压下手闸第一档,旋转阳极运转,压下第二档,机器不曝光,毫安表无管电流指示,松开闸,旋转阳极经数秒后停止转动.

    作者:苍海涛;张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盐酸氟桂嗪工艺改进

    氟桂嗪(Flunarizine)是哌嗪的双氟化衍生物[1],具有选择性钙通道阻滞作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实验研究发现,氟桂嗪不影响正常细胞的钙平衡,而对在缺血和药理刺激下开放的钙通道起阻滞作用.能抑制血管的收缩、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的血流量和氧分压,同时不增加脑组织的氧耗[2].还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3].由此可见,氟桂嗪对脑血管疾病、眩晕、偏头痛、癫痫和脑复苏的抢救具有一定疗效[4].

    作者:孙德峰;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护理体会

    我院从1995年以来共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书峰;陈玉芝;贾丽影;王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谈温度对山梨醇生产的影响

    在葡萄糖加氢生成山梨醇的反应过程中,温度不但影响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活化,也影响催化剂的性能.糖类在低温下也能氢化,但速度很慢,提高温度可大大加快反应速度,但温度到达某一界值以后,再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反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对催化剂的性能有着不利的影响[1].因为在较低温度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基因也在振动,骨架也在变形,但瞬间即逝,因此,它被活化的可能性很小,当温度升高时,葡萄糖分子的变形加剧,空间位阻减小,空间适应性增加,易被催化剂吸附,同时升高温度也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使较难活化的>C=O也变得易活化了,从而增加了活化吸附的可能性,这对加快反应速度是有利的.而且直接影响到成品山梨醇的质量.附表是生产当中不同温度对反应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作者:宋晓妍;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直、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指标观察

    本文报道了直、结肠癌患者在施行手术治疗前后其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血清溶菌酶含量(LZM)提高;T细胞亚群CD4+细胞百分率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趋于正常.结论:直、结肠癌手术后较手术前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熊斌;付嘉;陈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合并肺心病,是尘肺病人的主要死因.除尘肺本身进展外,长年反复呼吸感染,支气管喘息发作,也是导致尘肺病人的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市每年从11月至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寒冷季节,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喘息等疾患的高发期.做好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延缓病人的病情,延长尘肺病人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该类患者的冬季护理,谈一下基本作法与体会

    作者:王锡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干梗塞32例临床分析

    自从现代显像学(CT、MR)技术应用于临床、发现脑干梗塞并不少见、北京宣武医院统计得出脑干梗塞占脑梗塞的21.9%.本文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2例脑干梗塞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明;陆晓红;谷新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体会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约占胆道结石的15%~30%,因其位置深,常伴发胆道感染及狭窄,而且大多数病人是术后复发,所以治疗难度大.这类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1995~1999年对3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取石ROUX-Y胆肠吻合,胆道重建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春华;滕范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与质量标准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易透过细胞膜及毒副反应小等优点[1,2],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已研制出软膏、口腔溃疡膜、滴耳油,滴鼻液等多种外用制剂[3].氧氟沙星滴眼液系我院研制的新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眼部感染性疾病,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现就其制备及质量标准报道如下.

    作者:汪风山;赵旭伟;吴宏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奥平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伴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宫颈炎亦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许多文献资料表明,尽管宫颈非典型增生常见的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但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发生非典型增生的危险性是正常妇女的2倍[1].因此,抗病毒治疗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宫颈炎的改善,预防宫颈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筱虹;葛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干扰素红霉素头孢噻肟联合治疗难治性医院外支气管肺感染疗效观察

    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是指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包括应用较好的抗菌药物,全面的对症支持治疗无显著效果的支气管-肺感染,肺部感染症状持续在1个月以上者,此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难题,死亡率较高.1994年以来,我们用干扰素、红霉素、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彦夫;王春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的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中P16的表达情况,并检测PCNA,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 proliferation index).结果:在68例NSCLC患者标本中,P16的阳性率分别为64.7%,在不同组织类型的NSCL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表达随PI分级的升高而下降.结论1、P16参与NSCLC的细胞增殖周期演进,其不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NSCLC的细胞分化与增殖,P16蛋白的缺失可能是NSCLC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过渡的重要事件;2、P16蛋白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王海英;孙丽丹;史旭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