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临床中术后镇痛可使用局部麻醉药、吗啡类药物及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现有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效能有限,不适于单独应用于中等以上手术的术后镇痛,而大剂量使用后,特别是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周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是近年来逐渐被认可并推广的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式.
作者:谢晓莉;张骊;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舒筋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层析法对舒筋消痛胶囊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中续断的主要活性成分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CL鉴定方法专属性强;川续断皂苷Ⅵ在1.9688~19.68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RSD值为0.33%(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舒筋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云根;吴可柱;白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观察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L-SGB)对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期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ASAⅡ~Ⅲ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和非星状神经节阻滞组(NSGB组),每组各15例.SCB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采用第6颈椎气管旁穿刺法行L-SGB.记录入手术室后5 min(T0)、阻滞后10 min(T1)及插管后即刻(T2)、2 min(T3)、5 min(T4)各时点的SBP、MAP、HR,并计算RPP.[结果]NSGB组T2~T4时间点SBP、MAP、HR及RPP较本组插管前T0及T1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SGB组T2~T4时间点SBP、MAP、HR及RPP较本组插管前T0及T1时间点变化不明显(P>0.05);NSGB组和SGB组在插管前T0及T1时间点比较各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T2~T4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GB可以有效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期的循环反应.
作者:周颖;秦树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立体定向手术是神经外科微侵袭手术,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而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和选择.但因其定位要求相当精确,术中患者绝对不能有丝毫移动,而儿童不能或不完全能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因此需要给予全身麻醉,麻醉过程力求平稳,生理干扰小,术后尽早苏醒.我院选择40例脑立体定向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右旋美托咪啶(Dex)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诺;杨程;陈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牙周疾病可导致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破坏和吸收,是造成牙齿松动甚至缺失的主要原因.随着对牙周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关于牙周病治疗理想的效果不仅是消除致病因素,终止病变的进展,更在于恢复已经破坏的牙周组织,使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获得再生,形成牙周新附着,恢复原有的形态和功能.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为研究本地区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发生、治疗提供基础资料,现对高脂血症伴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
作者:阳吾君;郑洪彬;洪阿娜;朱正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老年高度易感,发病率较高.老年患者常常病情严重,疼痛难忍,且愈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为进一步了解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本文对近3年来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60岁以上患带状疱疹者100例进行分析和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葆琦;杨柏新;李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限制液体策略与患者预后及肺力学特征的关系.[方法]42例ARDS病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和对照组,依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胸内液体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水平实施液体管理,试验观察持续6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FiO2)、肺损伤评分、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Ppeak)及入住ICU时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限制性液体管理组较对照组氧合指数上升,肺损伤评分降低,呼吸力学指标中气道峰压降低(P<0.05);限制性液体管理组入住ICU时间均显著低于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组(P<0.05),60 d病死率低于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有助于改善ARDS患者预后.
作者:董化江;罗悦晨;高富合;李国强;刘阳;曹文理;张晶晶;李强;魏路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制备非诺贝特缓释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非诺贝特缓释微丸,以释放度为指标,分别对微丸制备过程中的处方和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结果]经处方筛选和工艺因素考察,优化配方及操作参数,结果目标粒径为18~24目的药物含量约59%,微丸累积释放度1 h为25.2%,4h为25.2%,7h为94.6%,主药含量和微丸的累积释放度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微丸制备工艺稳定,适于产业化放大.
作者:刘彦生;王刚;曾滨阳;唐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肠促胰岛素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作者:李敬华;张红;候雯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绘制渗透曲线,并计算渗透速率,考察不同浓度SDS对LP离体透皮影响.[结果]不同浓度SDS溶液中(0.25%,0.5%,1.0%,2.5%)磷酸川芎嗪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9.45,27.87,19.18,16.78 μg·cm-2·h-1,迟滞时间为1.32,1.27,2.10,2.69 h.[结论]SDS的浓度与LP透皮速率以及迟滞时间没有剂量相关性,这可能与热力学活性降低及离子对形成有关.
作者:冯欲静;张丽;张岭;陈莉;崔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皮肤病是基层部队战士的多发病、常见病,直接影响战士的身心健康和各项任务的完成.皮肤病的原因很多,疾病的性质也比较复杂,常常有一些官兵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自行用药,特别是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比较随意,许多官兵不知道该类药物的适应症及毒副作用,随意应用后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烟草是一种特殊的天然有机物,其组分相当复杂.烟草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含有数千种气相、液相和固相化合物.其中,数百种对人体有害,数十种对人体有致癌性,世界8大致死性疾病中有6项与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有关[1,2].
作者:赵玉娟;蔡德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芜踪,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具有中等毒性,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及误服均可造成急性中毒,口服是PQ中毒的主要途径.
作者:吕方方;魏路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ZNF580基因沉默后内皮细胞MMP-2的表达及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为探讨ZNF580基因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ZNF580基因不同部位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不同靶向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EA.hy926内皮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及明胶酶谱检测转染前后内皮细胞ZNF580和MMP-2 mRNA、蛋白的表达及活性变化;运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转染前后内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筛选出佳干扰序列siRNA序列3;下调ZNF580基因表达后,MMP-2 mRNA的表达及明胶酶的活性均下调(P<0.05),且内皮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ZNF580在内皮细胞运动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韦淑萍;孙慧燕;牟心红;张文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板蓝根不同部位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筛选板蓝根免疫调节作用活性部位.[方法]以2.5、5、10g生药/kg灌胃给药,考察板蓝根中性、酸性、碱性和两性4个部位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血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板蓝根4个部位对血清溶血素均无显著影响,碱性部位可显著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P<0.05),酸性部位可显著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P<0.05).[结论]板蓝根酸性和碱性部位是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
作者:晋玉章;宋光明;赵艳威;谢文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人体小肠冗长迂曲,全长5~7 m,且病灶隐蔽,因此其疾病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以往主要借助小肠气钡造影、小肠血管造影、小肠血管核素扫描及腹部CT等检查来进行诊断,阳性率低[1].
作者:邓全军;谢立群;李华;任万英;张静;赵建业;刘军彩;许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暑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1];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由于横纹肌损伤引起细胞的溶解,其大量内容物崩解后进入外周血所造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
作者:刘全中;杨月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是一种肿瘤样病变,发生于肋骨的纤维异常增殖症在临床较为少见,国内相关报道亦较少.本文收集了我们两院15年间诊治的21例该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学东;刘长浩;刘宏旭;孟庆显;全利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