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汉;吴俊;任小英;孙建强;岳秋颖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综合需求,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利用局部解剖教学后废弃的颅脑,引导学生利用解剖学知识,辅以数字人教学系统,设计并制作各有特色的脑标本.通过实验的开展,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作者:占惠唯;刘升长;胡丽霞;余冬;王晓迪;潘荣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肝康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制剂中绵茵陈、虎杖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肝康灵颗粒中虎杖苷的含量.色谱柱:月旭C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水(18∶ 82);检测波长:306 nm;柱温:25℃,进样量:10.0 μL.结果:绵茵陈及虎杖的TLC图主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虎杖苷在0.022~0.352 μg(r =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71%(RSD =2.15%).结论:本法能全面有效地控制肝康灵颗粒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余学如;章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肉苁蓉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中脑黑质-纹状体组织PI3K、Akt、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肉苁蓉低、中、高剂量组6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建立PD大鼠模型,给予肉苁蓉水煎剂后,第3、7、14天分别进行行为学步幅试验;第14天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大鼠,提取黑质-纹状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肉苁蓉干预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步幅明显增大(P<0.01),低、中、高剂量组PI3K、Bcl-2蛋白表达、Bcl-2/Bax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中剂量组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低、中、高剂量组Bax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肉苁蓉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障碍,其对多巴胺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升高Bcl-2/Bax值,进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实现的.
作者:林瑶;杨莎莎;刘婷;许茜;付建华;蔡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对近10年来药枕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整理2008~2018年相关文献,从临床治疗三型常见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的效果进行阐述,提出现代药枕疗法已经从单纯药与枕的联合,逐渐发展成为融合多种辅助技术的多元化治疗手段,在治疗效果上不断进步.但药枕疗法在颈椎病治疗的深度及广度方面仍然欠缺,需要不断探究完善.
作者:徐新宇;周海霞;吴军杰;白惠敏;肖家风;王玉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满足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二味拔毒散外治,同时配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方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威伐光联合1%喷昔洛韦软膏外治,同时配合西药伐昔洛韦片口服治疗.共治疗一个疗程12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在减轻疼痛强度、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皮损消退、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及提高综合疗效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确切,临床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娜娜;罗建峰;李金娥;吴燕瑜;吴瑶;谢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郭少武系辽河医派喉科名医,以善疗耳鼻咽喉疑难病而闻名沈城,郭少武组方力求对证而简,以每方药味不过18味为制,施药量大力宏,颇具特色.选取黄芪、石菖蒲、五味子、磁石、薄荷、首乌藤6味,为其临床常用且用量之大剂者,从药性、药味、药量、作用功效及临证经验等方面,论述用药心得体悟,以冀阐发郭少武学术特色,为大剂量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姚鹏宇;刘博一;刘晨;陈云兰;郭少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该论断阐明了水肿发病过程中血瘀致水的病机,指出血、水二者之间可交互为病.由此而形成的活血、利水相兼使用的方法在妇科常见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边秀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脾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安徽省中医院肛肠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适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益气健脾通便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盆底表面肌电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和4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中前后基线收缩波幅均显著降低,快速收缩阶段大收缩波幅显著升高,持续收缩阶段、耐受收缩阶段变异系数显著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通便方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脾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尉;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脉络疏通丸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中IL-6、IFN-γ含量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就诊的62例湿热壅滞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脉络疏通组各31例,按照随机原则入组.常规治疗组仅采用换药、坐浴、软化大便等常规治疗;脉络舒通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日起给予脉络舒通丸口服治疗.观察并评估脉络疏通丸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疗效及治疗前后IL-6、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相比较,脉络疏通组水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血清IL-6、IFN-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脉络疏通组与常规治疗组中IL-6、IFN-γ含量比较,脉络疏通组优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对比,脉络舒通组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3.55%和61.29%,脉络疏通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能有效改善水肿症状,并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利于创面愈合,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文美;王建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扶正固本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能够靶向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细胞因子及肿瘤外基质,并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炎症反应,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逆转化疗耐药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陆婷婷;柯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方芍药甘草汤预防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放疗过程中配合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纯放疗,观察两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及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方芍药甘草汤可预防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
作者:曾纪权;郑智;朱伟;李艳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Flash是一个常用的平面动画制作软件,它能将内科教学中抽象的知识,以浅显而生动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重点知识理解的目的.本研究着眼于将该技术运用于《内科学》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点.
作者:王宏顺;黄青;彭胜男;杨宜花;姜劼琳;吴运瑶;洪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制备马钱子-白芍配伍贴膏剂,研究不同浓度薄荷醇对马钱子-白芍配伍贴膏剂中马钱子生物碱(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对马钱子-白芍配伍贴膏剂进行物理性质评价;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实验对象,HPLC测定透皮接受液中马钱子总碱的含量,并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速率等渗透动力学参数,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未加促透剂的贴膏剂为阴性对照,考察1%,3%,5%薄荷醇对马钱子生物碱(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促渗效果.结果:马钱子-白芍配伍贴膏剂的粘附力、赋型性符合要求,综合感官评分良好.1%,3%,5%薄荷醇对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5.441,18.105,14.765 μg· cm-2·h-1和15.430,45.243,30.927 μg·cm-2·h-1.3%,5%薄荷醇促透效果优于阳性对照3%氮酮,1%薄荷醇的促透效果与3%氮酮相当.不同浓度薄荷醇促透强弱顺序为3%薄荷醇>5%薄荷醇>1%薄荷醇.结论:马钱子-白芍配伍贴膏剂物理性质符合要求,薄荷醇能够促进马钱子-白芍配伍中马钱子生物碱(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体外透皮吸收.
作者:赵加茜;朱卫丰;陈丽华;管咏梅;金晨;胡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二至柴芍散干预甲亢伴肝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甲亢伴肝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观察组(予以甲巯咪唑联合中药复方二至柴芍散)各30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肝功能(ALT、AST、TBIL、AKP、γ-GT)、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IL-6、ALT、AST、TBIL、AKP、γ-GT、FT3、FT4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ALT、AST、TBIL、AKP、γ-GT、FT3、FT4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IL-10、TNF-α、ALT、AST、TBIL、AKP、γ-GT、FT3、FT4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SH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二至柴芍散能降低甲亢伴肝损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可能与抗炎、调节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胡晓妍;刘怀珍;孟海雷;邹慧;陈倩;王瑛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江西道教界、医学界都视葛洪为其杰出代表,且各地零星流传着一些葛洪炼丹、行医的传说.可是葛洪本人的著作及其离世不久的相关记录都未有葛洪到过江西的明确记载.本文以葛洪本人的《抱朴子》、晋代袁弘的《罗浮山记》以及《晋书·葛洪传》等文献为基础,梳理葛洪江南之行可能经过的路线.葛洪由湖北襄阳下广东广州,往返广东广州至江苏句容、南京时可能经过江西,且后者的可能性非常大.新建西山、新淦百丈峰、峡江玉笥山、大余嫦娥嶂既分布于“广州—建康、句容”沿线,也分布于“襄阳—广州”的东线沿途,葛洪涉足的可能性非常大.
作者:彭贵珍;雷秋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山楂等5味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质量的优劣,以规范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饮片的使用情况,参照药典对其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及含量测定,明确其真伪优劣.结果:山楂、白芍、蒺藜、川牛膝名物相符,但有炮制品与生品混用的情况;独活与牛尾独活存在混用问题.结论:中药饮片名物差异现象在本地区医院有较大改善,但存在生品与炮制品混用现象,需进一步加以规范.
作者:肖艳;廖芳;刘静;王欢;傅昌吉;张兰;钟雪梅;钟义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查清江西省分宜县珍稀濒危保护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方法: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结果:分宜县内天然分布的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有182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45种;江西省Ⅱ级珍贵稀有保护植物有12种;江西省Ⅲ级珍贵稀有保护植物有48种;其他省区珍稀保护植物有75种.IUCN等级为CR的植物有2种;为EN的植物有7种;为VU的植物有15种;为NT的植物有7种;为LC的植物有104种;为DD的有2种.结论:本文分析了分宜县药用植物濒危原因,对分宜县中药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钟卫红;曹岚;杜小浪;慕泽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具有有慢性反复发作倾向,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分享蔡华珠医师在临床中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脂溢性皮炎验案三则,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陈祥华;刘启鸿;蔡华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整骨手法治疗伸直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以来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伸直型Colles骨折患者268例纳入研究,均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观察整复前后掌倾角、尺偏角的改变;依据Dienst腕关节功能标准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整复前后对比显示,掌倾角、尺偏角均得到较好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enst腕关节功能标准功能评分,优146例、良106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94.0%.结论:中医整骨手法疗效明显,可避免患者手术痛苦,发挥了中医药在临床治病中的传统优势.
作者:刘庆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患者术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与间断负压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科腰椎行PLIF手术治疗患者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术口引流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n=31)和间断负压组(n=30),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血红蛋白量及术后术口并发症(包括术口再渗血、皮下积血、感染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间断负压组术后总引流量小于持续负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负压组术后拔管时血红蛋白量高于持续负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除引流管后均未出现明显术口再渗血、皮下积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腰椎PLIF术后采用间断负压引流方式可明显减少术后引流血量,降低术后术口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引流方式.
作者:肖嵘;李世梁;杜兰翔;连育才;孙海东;朱小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