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张淳;陈屹涛;包永星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摘要: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Rivera[1]报道在新诊断的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85%,而其中在1/3初次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中晚期NSCLC约占全部NSCLC的3/4.治疗必须采用针对全身兼顾局部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治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瘦素的进一步认识

    瘦素(leptin)是1994年鉴定的由肥胖基因(ob基因)编码的产物,是一种具有1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它主要由脂肪细胞表达,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或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的瘦素受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其受体后机制是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主要活化JAK2-STAT3途径,其功能主要是抑制食欲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可使体重下降[1,2].Monteleone等[3]和Waelput等[4]在研究中发现瘦素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涉及到各领域,集中体现在生殖、血压、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脏器疾病的发生、免疫炎性反应和骨质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久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牙隐裂168例临床治疗和病因分析

    牙隐裂又称不完全牙折或牙微裂,是指牙冠表面由于承受异常(牙合)力而产生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1].笔者1999-2006年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168例牙隐裂患者,对其中的189颗隐裂牙进行了临床治疗和病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天刚;胡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糖脂代谢异常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140例居住在天津的被检者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留取血清测定其血糖、胰岛素、瘦素、血脂和脂联素的水平.[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与老年2型糖尿病组之间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二者均低于对照组,其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对照组;老年与非老年对照组之间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简单相关分析提示脂联素与腰围、空腹和餐后1 h和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正相关;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校正其它参数,腰围、瘦素和空腹血糖为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在肥胖、2型糖尿病、瘦素、胰岛素和脂联素之间可能存在互动的相关性.

    作者:程晨;冯凭;苏胜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CF-7/BCRP的细胞毒作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BCRP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和台朌蓝拒染实验检测As2O3对MCF-7/BCRP细胞的毒性作用;氚-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As2O3对MCF-7/BCRP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测定As2O3对MCF-7/BCRP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MCF-7/BCRP细胞生长,呈剂量效应关系(r=0.977,P<0.05),IC5o为4.06 μmol/L;As2O3可直接诱导细胞死亡,抑制细胞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As2O3对MCF-7/BCRP细胞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细胞死亡.

    作者:王兴武;李文通;郑爱青;宋现让;魏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对11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淋巴瘤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肾实质内有弥漫成片的淋巴瘤细胞浸润,瘤细胞核呈不规则形,染色质呈凝块状,9例瘤细胞表达LCA、CD20、CD79a;2例瘤细胞表达LCA、CD3、CD45RO.[结论]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罕见,预后极差.其诊断首先要排除它处淋巴瘤或白血病侵犯肾脏.治疗以肾切除辅以放化疗为主.主要与慢性炎症、Wilm's瘤、肾细胞癌等鉴别.

    作者:冯绍平;刘显中;曹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珠珀清脑片中冰片的含量

    [目的]对珠珀清脑片中的冰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结果]冰片中的龙脑和异龙脑的量在0.701~3.186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795x+0.0414,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7±0.3)%;方法重现性RSD为1.24%.五批珠珀清脑片中冰片每片含量分别为35.93、36.58、36.93、36.48、37.11 mg.[结论]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珠珀清脑片中的冰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

    作者:刘彦生;王宪利;刘丰;曾雪萍;何海冰;唐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AF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细胞系中AF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模式与其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人源HepG2、SMMC-7721肝癌细胞系和人成纤维细胞中AFP基因的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法和亚硫酸氢盐-DNA测序法检测AF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密度及特定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HepG2细胞高表达AFP,AFP基因启动子非甲基化程度较高;SMMC-7721细胞低表达AFP,AFP基因启动子部分甲基化;正常细胞不表达AFP,AF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很高;位于AFP全基因组序列-2494bp,-2431bp处的两个CG位点有可能作为肝癌的检测位点.[结论]AF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AFP基因沉默与其启动子甲基化有关,AFP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可能是AFP高表达的分子机理.

    作者:王玮;陈立军;王瑞珉;靳秋月;呼文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移植术后的动态观察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早诊断和解除排斥反应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运用超声动态监测心脏排斥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减少了心内膜活检的次数,已成为术前评价、病例筛选、术后监测的重要检查手段.我院于2004年2月完成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个月后康复出院,现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移植术后动态连续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特;王彦;雷志辉;范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传感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三大技术之一,是信息获取的手段.利用传感技术获取生物的信息是生物信息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生物传感器以具有分子识别作用的生物体成分(酶、微生物、动植物组织切片、抗原和抗体、核酸)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作为敏感元件.第一个商业化的生物传感器于1972年由Yellow Springs仪器公司制造,之后又由Leeds,Northrup和Beckman仪器公司相继推出,这些传感器均是用于血糖和尿糖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作者:佟巍;张纪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男性尿道上裂伴完全性尿失禁手术治疗成功1例

    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是泌尿生殖系统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文献报导大约每3.5万个存活的新生儿中有1例,男性为女性的3~4倍.本文报告1例膀胱内翻修补术后,遗留完全性尿道上裂,经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如;王伟;石理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MR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60%~80%,并以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其早诊断、早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意义重大.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能够及时发现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其应用价值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是在DW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MRI成像新技术,它对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描述较DWI更为精确.自从1996年Pierpaoli等[1]首次介绍以后,DTI技术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方法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发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瘤和脱髓鞘疾病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2].本文旨在综述DT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泉;冯凯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18例

    出血性转换(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缺血区内出现自发性出血转变.因脑栓塞并发出血性转换的发生率更高,给治疗增加了难度,所以,掌握其发生特点有助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3月诊治的18例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霞;权青云;陈东丽;李宏图;李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TTC染色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病灶面积的评估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病灶的检出效能.[方法]将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于比较两种不同浓度TTC染色结果(0.05%和2.0%);另一组用于比较0.05%TTC和HE染色方法计算出的脑卒中面积百分比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0.05%TTC组脑卒中面积与2.0%TTC组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比较,计算后的脑卒中面积密切相关.0.05%TTC组与HE染色比较,脑卒中的面积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间脑卒中面积百分比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TTC染色是一种比HE染色更为经济、快捷的检测实验性脑卒中范围的染色方法,并且0.05%TTC与常用浓度检出效能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其花费只为常规方法的1/40,是理想的TTC染色浓度.

    作者:涂悦;姚旻;陈炳伟;李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诊断对比分析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儿童的常见疾病,引起睡眠呼吸障碍、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及听力障碍[1].由于儿童配合能力欠佳,手法及器械检查往往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重要依据.现将我院近3年确诊小儿腺样体肥大的42例病例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影像学对比分析.

    作者:纪涛;李正华;冯晨;徐杰;田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VT),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由某些镰刀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纯品1970年首先从日本香川县感染赤霉病的大麦中分离到并命名[1],其结构为3 α,7 α,15-三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8酮,为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氧衍生物,是世界范围内粮食饲料的污染物之一.现就DON的理化性质和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和实际意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合概述.

    作者:刘静;何立英;刘亚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眼视神经切断再生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家兔视神经切断后再生改变.[方法]采用硫喷妥纳腹腔内注射联合球后2%奴夫卡因液注射麻醉,剪开球结膜用视神经钳分离视神经,用显微手术剪将视神经2/3切断,30 d后手术取出视神经,进行病理染色检查.[结果]实验的30眼有28眼再生,视神经切断处间隙被再生的视神经纤维长满接通,再生的视神经纤维比正常的粗大,排列不整齐,呈条索状.[结论]视神经损伤是可再生的,其再生形式从切口两侧缘开始,而不象周围神经那样从近端开始向远端再生.

    作者:郭晓玲;王元贵;柯显培;黄新民;刘运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Rivera[1]报道在新诊断的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85%,而其中在1/3初次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中晚期NSCLC约占全部NSCLC的3/4.治疗必须采用针对全身兼顾局部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治疗).

    作者:张淳;陈屹涛;包永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单细胞电泳观察双氢青蒿素对K56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加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处理24 h后,MTT法测定IC50;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双氢青蒿素对K562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双氢青蒿素处理细胞后,MTT检测IC50为8×10-5 mol/L;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双氢青蒿素作用24 h后可见明显的彗星状拖尾,而对照组细胞呈现明亮圆点.[结论]双氢青蒿素可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对其DNA有致损效应.

    作者:谢红;陈立军;姚丽;呼文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氟康唑与达克宁外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外耳道真菌病在四川省地区属于常见、多发病种,我科于2004年4月-2006年3月,分别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0.2 g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达克宁(硝酸咪康唑乳膏:20 mg/g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外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51例,对比两组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张波;杨晓萍;乌日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干扰素α-1b联合穿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干扰素α-1b联合穿琥宁对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穿琥宁10~15 mg/k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1次/d,α-1b干扰素100万IU,肌注,1次/d,连用3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板兰根冲剂,每次5~10g,3次/d,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静滴,1次/d,疗程5 d.[结果]治疗组在控制发热、消肿、并发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穿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疗效肯定、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宜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努尔陶;哈尔山;黄萃;鲍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