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
《婺源余先生医案》是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一生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结晶,余氏六气独重燥湿,燥湿二气统天地阴阳之气,以燥湿为纲辨治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中痹证辨治特色独具:湿热甚者,法从清金养阴;痹证阴亏,急予育阴救液;热多开机,治宜以用阖剂;湿痹阳遏,甘淡通阳利窍等.
作者:郭锦晨;刘健;汪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根据笔者数十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三种有助学习的记忆方法,以此强化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记忆,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今后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作者:马向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了解百药煎的历史炮制沿革和现代研究状态,笔者查阅大量古今文献资料,古代资料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为主,并通过查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炮制规范,对其关于百药煎的炮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总结.百药煎主要由五倍子与茶叶、酵曲发酵而成.但是不同地方,其炮制工艺辅料亦不同.百药煎炮制历史沿革的概括总结,为百药煎的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彭璐;龚千锋;李小宁;龚志勇;俞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评价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h后症状缓解情况、彩超检查提示胆囊功能改善情况、2h内同一时间段内疼痛消失例数情况以及治疗3d后综合疗效评价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对于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具有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腹痛,提高临床疗效,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悦茗;陈惠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既能祛风湿又能活血、既能养血又能祛风湿的穴位治疗老年性腰痛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腰痛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局部常规穴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穴+养血活血穴、祛风湿活血穴、养血祛风湿穴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疗程短,见效快.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腰痛选穴不能单单选取常规穴位,而应尽量加用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既能祛风湿又能活血、既能养血又能祛风湿的穴位.
作者:韩思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虫类药外涂联合解毒利湿汤口服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药虫类药外涂联合解毒利湿汤口服.对照组静脉点滴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肌注.两组均治疗14d.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涂药联合口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作者:章小稳;皮鹰;李萍;钟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孙文垣医案》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孙一奎的医案著作,内容详实,涉及各科,夹论夹议,阐证细微,辨证遣方用药极具特色.对于咳嗽一症,书中载案20余例,从中可以看出孙氏临证辨治咳嗽,妙契经典,机洽仓扁,察脉辨证,重视痰湿致咳之病因病机,擅长寒温并举,脾肺共调,攻补兼施,标本兼治.
作者:冯烨;杨勤军;郭锦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蓝蒲解毒片中3个成分(单咖啡酰酒石酸、秦皮乙素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mm×4.6mrn,5μm),柱温25℃,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2min,A:20%;2~ 14min,A:20%~25%;14~16min,A:25%;16~24min,A:25%~ 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6nm.结果:单咖啡酰酒石酸、秦皮乙素和咖啡酸的线形范围分别为0.0038~0.0418 (r =0.9997)、0.0624~0.6864μg(r =0.9997)、0.0058~0.0638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在102.15%、97.38%、99.45%;RSD(n =6)分别为1.21%、1.53%、1.44%.结论:该方法稳定、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蓝蒲解毒片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秦皮乙素、咖啡酸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
作者:吴东;胡晓莲;吴柳瑾;高萌;金浩鑫;陈新滔;杨世林;龚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总结中药灌肠配合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UC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配合清热利湿法治疗UC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卫清;廖为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周臣《厚生训纂》一书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后几经刊刻,现存版本主要有:文会堂本、孙名成本、涵虚阁本、《寿养丛书》本、映旭斋本、种德堂本、《寿养丛书》精抄本.该书以保健、防老、长寿的理念为基础论述养生,针对个人睡眠饮食、日常起居、性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细致规范,认为养生并非玄虚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可加以实践的身体言行.
作者:张孙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葛根白芷分散片的处方工艺,并与其普通片溶出进行比较.方法:对填充剂微晶纤维素MCCHP101和崩解剂交联聚维酮PVPP处方用量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分散均匀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葛根白芷分散片适宜的处方组成,并以片重差异、分散均均性、硬度、脆碎度和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种片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根据确定的处方工艺制备的葛根白芷分散片的平均崩解时间为74.7s,均通过二号筛,分散均匀性好.葛根白芷分散片在2min时溶出累积溶出率达到88.8%,而其普通片仅为9.6%,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分散片在8min时累计溶出率可达到90%以上,而普通片在60min时才可达到90%以上.结论:所制备的葛根白芷分散片具有崩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快的特征.
作者:潘玲玲;黄芳;周翔;梁新丽;朱梦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国内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常用穴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查阅国内的医学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查找有关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543名受试者,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结论:治疗癫痫常用的穴位为丰隆、筋缩,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效果较好.
作者:齐城成;章新友;仵倚;周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白血病(AL)是以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为特点的疾病,起病急,以感染、贫血、出血为主要特征.其病位在于骨髓,本文从骨髓的功能以及其功能失调为切入点,揭示白血病骨髓造血功能亢奋的病理特点,从虚实两个证型分别进行辨证论治.
作者:颜平康;张前杏;蔡文亮;高瑞兰;尹利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瘙痒是皮肤病常见的特有症状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如以抗过敏药口服、局部外用激素及中药内服、外用等,但火针的迅速止瘁效果是任何一种疗法所不及的.本文拟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火针止痒的机理,从而突出火针疗法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痒的作用,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龚丽萍;谢敏;梁育;黄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优化桉芩止咳糖浆提取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和盐酸麻黄碱,采用正交试验,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和盐酸麻黄碱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结果:桉芩止咳糖浆佳水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浸泡2h,提取3次,每次提取2h,在佳工艺下黄芩苷和盐酸麻黄碱的提取率分别为96.62%,98.4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提取率较高,可作为桉芩止咳糖浆的提取工艺.
作者:刘立民;侯雄军;汤韶明;甘晓云;寇光;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陈霞波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分泌及情志病,疗效显著.她认为抑郁症是以肝脾为本,六郁为标,肝郁犯脾,脾失健运是基本病机,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为主.本文旨在总结其从肝脾治疗抑郁症的经验
作者:徐程;陈霞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目前中药炮制过程中的液体辅料酒、醋、蜂蜜、盐水、生姜汁、甘草汁、米泔水的应用情况进行分类概述,讨论液体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的影响,阐述液体辅料改变药性、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减弱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途径与机制.
作者:李小宁;龚千锋;于欢;钟凌云;张金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山广志教授提出“宣通三焦,发汗解毒”“调化州都,利尿排毒”“荡涤仓廪,洁腑排毒”治癌排毒三法,其实质是利用汗液、二便的排出途径给癌毒以出路,并在排毒的同时调节人体之气,以恢复机体的正常运作.
作者:李生洁;山广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暖宫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先兆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136例血瘀型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暖宫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17%,对照组为70.58%,两组比较,P<0.05.结论:暖宫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茶荣;王水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肛瘘切除联合袋形缝合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肛瘘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肛瘘切除联合袋形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除旷置术,从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切口疤痕面积、切口假性愈合率、出血程度、切口疼痛程度及术后肛门功能几方面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切口疤痕面积、切口假性愈合率、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联合袋形缝合术的操作简单,可有效缩小切口,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可减少术后切口出血及愈合疤痕面积,是治疗肛瘘的合理术式,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甄曙光;孙薛亮;文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