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芸;朱小英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热敏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抽签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配合热敏灸,2个疗程(28天)后,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疗效标准并记录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73.3%,优过对照组总有效率46.7% (P<0.05);VAS评分:观察组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徐秀梅;周城林;肖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电子喉镜手术配合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与电子喉镜手术配合西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观察组电子喉镜术前后均予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子喉镜、术后口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0d.结果:两组比较,不论症状总积分、嗓音参数值还是总有效率,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谢氏围手术期中医平衡康复疗法提高了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进一步传承光大了盱江医学喉科流派学术思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红强;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基于流变学特性并结合传统黏附力测试方法共同对凝胶贴膏剂基质进行处方筛选.方法:采用DHR型流变仪对凝胶基质进行流变学特性考察,黏附力测试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测试方法.结果:通过两种测试方法全面评测,终筛选出凝胶贴膏基质处方组成成分主要为NP700,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934,结晶氯化铝和硅藻土.结论:从流变学特性角度考察凝胶贴膏剂基质,结合传统的表观黏附力测试方法共同对凝胶贴膏剂进行处方筛选实验,可以全面的考察基质的粘弹性能.此方法深入而合理的对凝胶贴膏剂的整体特性进行研究,为凝胶贴膏剂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值得推广.
作者:郭慧玲;骆云霞;胡律江;赵晓娟;胡志方;高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中医药资源共享程度低、构建成本高、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制约了中医药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云计算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云计算特点和医学领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云计算技术应用于中医药信息资源系统的构建方案和优势.
作者:高原;程小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腺嘌呤灌胃不同时间对模型大鼠一般体征、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的改变,以确定制备具有多种并发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腺嘌呤250mg/(kg·d)分别对模型大鼠灌胃3周和6周,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观察对比大鼠的一般体征、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的改变.结果:腺嘌呤诱导2周时模型大鼠开始出现多尿、精神萎靡、体征增长缓慢等肾阳虚症状,血清、全血和尿中生化指标已显著变化,肾功能损伤,4~5周时模型大鼠肾功能重度损伤,造模6周时模型大鼠已进入终末期的尿毒症阶段.结论腺嘌呤250mg/(kg·d)灌胃5周可成功构建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是慢性肾衰进展机制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连琦;黎倩;谢媛媛;黄晓玲;冯燕燕;郑兆广;曹便利;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血液透析后采用红花酒精湿敷后再涂抹喜辽妥软膏,对照组单纯涂抹喜辽妥软膏,比较两种护理动静脉内瘘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静脉瘤样扩张、内瘘阻塞的发生率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穿刺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酒精加喜辽妥涂抹动静脉内瘘,能有效减少动静脉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延长动静脉内瘘寿命,并能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感,操作方法简单,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动静脉内瘘方法.
作者:吴静;甘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老老恒言》是清朝曹廷栋晚年的著作,论述老年人如何通过日常起居来养生延寿.他犹重调理脾胃.从饮食宜忌及食前、食后的注意事项分析老年人如何通过饮食来固护脾胃.
作者:欧阳慕颖;蒋力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D2聚体浓度.结果:观察组40例中痊愈1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痊愈率40%,总有效87.5%.对照组40例中痊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痊愈率32.5%,总有效率70%.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浆D2聚体测定结果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方法.
作者:彭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是医学学科里的绚丽花朵.针灸治疗腰部疼痛证据确凿.近认为针灸治疗腰痛无效一说是罔顾事实的无稽之谈.笔者从患者及自身针灸治疗体会和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举例阐述针灸治疗腰痛的证据,反驳媒体针灸对腰痛无效的论断,防止以讹传讹.
作者:陈永;王光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延龄草提取物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活性 方法: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60.0 mg/kg)、延龄草85%乙醇洗脱物高剂量组(87.6 mg/kg,延龄草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43.8 mg/kg,延龄草中剂量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4天,于末次给药1h后,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探讨延龄草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CK、LDH)的影响.结果:地奥心血康组、延龄草85%乙醇洗脱物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ST段、T波(P<0.05或P<0.01)、能显著减少心肌梗塞范围(P<0.01),并可使血清中CK、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龄草85%乙醇洗脱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作者:张忠立;黄丽萍;左月明;蔡妙婷;徐元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温通止痛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70只大鼠,随机分成7组,即空白组、对照组、海马万应膏组、高剂量温通止痛膏组、高剂量温通止痛膏+灸疗组、中剂量温通止痛膏组、低剂量温通止痛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置其他6组大鼠于寒湿环境中,给各组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初次免疫,20d后再次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继发免疫,造模成功后按分组实验方案给药,观察各项检测数据.结果:6组大鼠造模后的足容积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万应膏组、高剂量温通止痛膏组、高剂量温通止痛膏+灸疗组、中剂量温通止痛膏组、低剂量温通止痛膏组大鼠上药后的足容积与本组上药前比较,足肿胀程度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温通止痛膏+灸疗组、温通高剂量组、温通中剂量组的抗链球菌溶血素、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通止痛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浩;何小女;邓运明;刘翔;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长蛇灸与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索一种高效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操作方法.方法:将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长蛇灸组及温针灸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长蛇灸法及温针灸法,观察两组各项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显著改善症状、体征、VAS评分及血清RF、ESR、CRP、IgM、IgG含量(P<0.叭),长蛇灸组疗效明显优于温针灸组(P<0.05或P<0.01).结论:长蛇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温针灸疗法.
作者:张伟;李海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衰大鼠祛瘀生新治法的现代机理研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衰泄浊汤组,后两组以腺嘌呤诱导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肾衰泄浊汤组灌胃给予12g/(kg·d)肾衰泄浊汤,3周后提取大鼠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Cr,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vWF.结果:肾衰泄浊汤组vWF减少,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对肾衰泄浊汤祛瘀生新治法的现代机理能提供一定的研究意义.
作者:周浩明;杨军平;皮持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通痹汤对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大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探讨其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70只,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只,先将60只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用2,4-二硝基氟苯对其进行致敏,观察给药前后各组大鼠的右后足垫、耳肿胀度、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IgG和IgM水平.结果:通痹汤不同剂量组大鼠的脾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痹汤大剂量组大鼠耳肿胀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痹汤大剂量组大鼠血清IgG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痹汤各剂量组血清IgM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痹汤能够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和体液免疫功能,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余艺萍;杨军平;肖伟平;刘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络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PSA)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PSA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卒中常规治疗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在卒中常规治疗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基础上加用中药解语丹加减治疗,两组均以30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以汉语失语检查量表(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the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BDAE)和中医症候给予评分.结果:通过两组ABC、BDCE、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在改善失语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祛瘀化痰通络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大多数PSA患者症状都所改善.
作者:黄辉芳;吕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笔者整理相关中医古籍,探讨补益肺肾对该病治疗的理论依据.
作者:徐超;李映霞;张元兵;黄仙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足底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位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补液以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足底敷贴合穴位注射治疗;5天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疗效68%,实验组92%,经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胡樱;石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保肺定喘汤对COPD气道重塑大鼠MMP-9、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及保肺定喘汤组.通过烟熏加气道滴入脂多糖(LPS)双重刺激法建立COPD气道重塑大鼠模型,观察保肺定喘汤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行为改变与肺组织病理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BLAF)、肺组织中MMP-9、VEGF的水平.结果: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显示COPD气道重塑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且治疗前后改变有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保肺定喘汤治疗组血清、BLAF、肺组织中MMP-9、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保肺定喘汤可降低COPD气道重塑大鼠MMP-9、VEGF的含量,这可能与保肺定喘汤减缓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作用相关.
作者:童卫泉;杨宏宽;夏婷婷;张丽婷;刘贤忠;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肠道元基因组”,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中医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理功能上与微生态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基于中医脾胃学说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失调的病理机制,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认识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孔凡华;成泽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以《吴氏医验录》中痹证验案二则为例,结合《内经》《金匮要略》《脾胃论》《活人心鉴》《宝命真诠》等相关论著综合分析吴氏辨治思想及方药特色.
作者:郭锦晨;刘健;汪元;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