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国时期旅沪的福建医家浅析

陈玉鹏

关键词:福建医家, 沪, 民国时期, 中西医汇通
摘要:近代上海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桥梁,更是中西医药交流的中心.吸引着各地中医汇聚上海,其中包括了许多著名的福建医家,本文试对民国时期旅沪福建医家的生平、旅沪经历对他们学术、医术上的影响进行探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泉州唇形科中草药资源研究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相关文献的查阅,初步确定泉州市区域内唇形科中草药的种类有29属47种2变种1变型.报道了泉州市区域内唇形科中草药的种类、分布、药用部位及功效和化学成分等,侧重介绍了这些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黄秀珍;卢伟;邹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养生学的外延裁别

    中医养生学外延广泛,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康复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治未病”学以及预防医学、体育健身学、气功学等中西医学科有着某种亲缘关系.但由于各自的内涵不同,或邻近,或从属,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性特征.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探析.

    作者:叶明花;蒋力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ThermoTRP通道探讨中医寒热体质生物学基础

    中医体质研究中,寒、热体质是两种极端的类型,临床表现有着相反的症状,尤其体现在对温度感知和由此带来的主观行为上.产生这种差异必定是由机体内在机制所决定的.thermoTRP通道中的TRPV1、TRPV4和TRPM8分别能被不同的温度激活,在机体温度感知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提出借鉴这三个通道的研究成果,尝试从该角度探讨寒、热体质产生特征性差异的原因,以期了解产生差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中医寒热体质生物学基础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殷玉婷;董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30例

    目的:探讨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更好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拟纳入标准的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热敏灸治疗组和温和灸对照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热敏灸组有效率为97.7%,明显优于温和灸组的90%,2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热敏灸组与温和灸组比较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而且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夏晓健;李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民国时期旅沪的福建医家浅析

    近代上海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桥梁,更是中西医药交流的中心.吸引着各地中医汇聚上海,其中包括了许多著名的福建医家,本文试对民国时期旅沪福建医家的生平、旅沪经历对他们学术、医术上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陈玉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加强大学新生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辨证论治和知常达变的治疗原则、阴阳平衡的养生理念以及“悬壶济世”的习医宗旨、“医者仁心”的高尚美德,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医药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生动教材.弘扬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作者:何薇;何春生;史炎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论中医学关于“燥”之阴阳属性及其临床启迪

    六气之燥是正常的自然界气候,为秋季主气,其气清肃、收敛、干燥.六淫之燥是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属病因学范畴.历代医家关于“燥”的阴阳属性之争至今仍无定论,本文在梳理中医学关于燥之阴阳属性的理论渊源、后世医家阐发的基础上,通过古今病案的例举,诠释燥之阴阳属性对临床的不同启迪意义,冀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及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及海马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APS干预组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模型.成模4周后,断头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CRH、ACTH、CorT的含量,以及海马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的表达.结果:DM模型组血ACTH、Cor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大鼠相比,APS干预组大鼠血ACTH、CorT含量显著降低(P <0.05);DM模型组海马GRmRNA含量较正常组极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APS干预组大鼠海马GR mRNA含量明显上调(P<0.01).结论:APS保护高糖环境下的海马组织,改善HPA轴功能,对糖尿病以及合并症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丁曦;姚定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与监管

    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期望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新宠”.本文主要从我国保健食品发展与监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述,重点分析了中国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供广大从业人员和读者参考.

    作者:安静;陈和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性脂肪肝20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肝炎性脂肪肝临床治疗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肝炎性脂肪肝患者(研究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另选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20例肝炎性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全程超声检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超声检查正常9例(45.0%)、轻度脂肪肝7例(35.0%)、中度脂肪肝3例(15.0%)、重度脂肪肝1例(5.0%),超声检查正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超声检查正常2例(10.0%),轻度脂肪肝9例(45.0%)、中度脂肪肝7例(35.0%)、重度脂肪肝2例(10.0%),治疗后超声检查正常率高于治疗前,但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大0例(0.0%)、腹胀2例(100.0%)、肝区不适2例(100.0%),3项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大5例(25.0%)、腹胀7例(35.0%)、肝区不适7例(35.0%),3项症状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症状改善效果均较研究组差(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肝炎性脂肪肝临床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脂肪肝超声检查结果,值得在肝炎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韻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加味五苓散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测加味五苓散(五苓散加味萆薜、茵陈)对高尿酸血症大鼠代谢性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调节作用机理方法:以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混悬液灌胃,制造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采取边造模边给药,加味五芩散大、中、小剂量组灌胃给药.第8、15、22d眼眶取血,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加味五苓散中剂量组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TC、LDL-C水平(P<0.05).结论:加味五苓散具有明显降低大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作者:张玉珊;余琼琼;杨亚龙;黄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黄芪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方法;方法:采用了苯酚硫酸法对黄芪多糖(APS)的含量进行测定,以APS得率为指标,拟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以确定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结果: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600W,提取时间45min和料液比35∶1,黄芪多糖得率为3.034%,该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1%,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结论:该法经济简便、科学合理.

    作者:李晓芳;吴荣;叶喜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儒医龚廷贤内科诊疗思想现代研究进展

    龚廷贤是旴江医家中的杰出代表,文章概述了现代医家对其内科诊疗思想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河洪;李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中药炮制辅料醋中酸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对炮制辅料醋中总酸和乳酸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15种醋的总酸的含量,采用树脂基高效液相色谱柱对15种醋的乳酸含量进行HPLC色谱法测定.结果:测定15种醋中的总酸含量范围是35.60-55.58mg/mL,乳酸的含量范围是2.48-23.40mg/mL.其中“恒顺镇江香醋”的总酸含量高,“山西陈世家老陈醋(三年酿)”的乳酸含量高.结论:较以往的测乳酸前需将乳酸前处理相比较,本实验的树脂基高效液相色谱柱测定的乳酸含量的方法,重复性好,方便操作,可以作为测定乳酸含量的方法;也为优选炮制辅料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龚飞鹏;王晓崴;龚千锋;钟凌云;易炳学;李啸;陈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和营健脾、清热利水解毒法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30例

    目的:本研究观察应用和营健脾、清热利水解毒法治疗脾虚气弱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出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全部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48只眼)用和营健脾、清热利水解毒法治疗,对照组30例(50只眼)口服多贝斯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候、视力、眼底、FFA、OCT、30度中心视野视力敏感度及血脂、血粘度情况,初步探讨和营健脾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视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丰富临床治疗方法.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视力:治疗后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脂水平: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变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营健脾、清热利水解毒法能有效改善脾虚气弱型糖尿痛患者的全身不适症状,改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有效促进眼底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的吸收,是治疗脾虚气弱型糖尿病黄斑水肿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钱查娇;周玉娟;方巧;郭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益肾活血序贯疗法改善卵巢功能衰退相关指标的研究

    目的:明确中药益肾活血序贯疗法改善卵巢功能衰退相关指标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5月~2013年7月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卵巢功能衰退患者共计8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益肾活血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含激素序贯疗法,2组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62.50%.经Ridit分析,U=2.0241,P=0.0430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潮热汗出、情绪不稳定、失眠、心悸、阴道干涩、月经紊乱、记忆力下降及泌尿系统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2均较治疗前提高,FSH及LH均较治疗前降低,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2、FSH及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意义:中药益肾活血序贯疗法较之传统常规中药治疗方法更有优势,规律性强,且可以缩短用药时间,患者更易于接受.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陆萍;陈晓勇;肖晓燕;金兰;方惠珍;胡勤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络腧穴学》双语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制和应用

    从《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论述了《经络腧穴学》双语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特色与应用效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设计开发及制作,并对课件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说明它对促进和提高《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其它医学教育类双语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作者:徐华;金德忠;吴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并比较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药7天,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心肌缺血,观察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分析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结果: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均能降低模型大鼠ST段,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提高血清NO含量,降低血清ET-1和cTNI含量.结论: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伟;陈兰英;朱杰;陈筱;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不同时间点大鼠急性足趾肿胀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建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足趾肿胀的时序性影响及不同起效时间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左后肢足趾皮下注射λ-角叉菜胶0.1 mL/只致炎,随后于0、1、2、3、4、5、6、7、8、9、10 h各测一次足趾容积,计算足趾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确定佳起效时间范围;同时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在起效时间内不同时间点对炎症介质的影响.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高(20g/kg)、中剂量(10g/kg)在1、2、3h,而低剂量组(5g/kg)在3h都能明显降低足趾肿胀度和提高肿胀抑制率;与模型组比较,桂枝芍药知母汤组在1h时血清中COX-2,PGE2,TNF-a以及NO均明显降低(P<0.05),在3h时血清中IL-1β(P<0.01)、MPO(P<0.05)、TNF-a(P<0.01)、PGE2(P<0.01)的分泌显著降低.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抗角叉菜胶致急性炎症作用的有效时间范围是1-3h,在1h主要抑制花生四烯酸的COX-2途径,减少了PGE2 、NO和TNF-a的释放,在3小时则主要抑制IL-1β、TNF-a、PGE2及MPO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体现了中药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抗炎作用的时序变化特点.

    作者:陈兰英;刘辉;王昌芹;段萌;罗颖颖;刘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6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深静脉置管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研究.方法: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深静脉置管术患者.结果: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深静脉置管术患者并发感染与血栓.

    作者:龚美富;吴国庆;胡路;范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