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艾灸治疗概况

赵继梦;施茵;赵海音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发病机制, 艾灸疗法, 综述
摘要: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不同角度简要概述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机制,同时介绍了近年来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原理及临床研究概况,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述评与思考.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叶蔓荆子种子的佳采收期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子种子的佳采收期.方法:本文以蔓荆子种子的发芽率为指标来考察单叶蔓荆子种子佳采收期,种子的寿命和储藏方法.结果:江西省单叶蔓荆子种子的佳采收期为每年的10 - 11月份,储藏方式对蔓荆子种子在一年内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结论:蔓荆子种子与蔓荆子药材在采收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杜婷;孙荣进;罗光明;蔡财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癌痛巴布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癌痛巴布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癌痛巴布剂中的草乌、白芷、肉桂、赤芍、乳香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欧前胡素的含量.色谱柱: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300 nm;流速:1.0 ml/min.结果:各味药材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欧前胡素在浓度范围4.1856~20.92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RSD =1.98% (n =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可以用于癌痛巴布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冬梅;李智勇;邓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热敏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百会”对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结果的影响,了解热敏灸“百会”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用雌性SD大鼠,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和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逃避潜伏期缩短.结论:热敏灸“百会”具有改善抑郁症的效果.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肖东北;曹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方法:乙醇脱脂,沸水提取得到的多糖,用盐酸水解为单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RP-HPLC法测定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结果:茎和叶中多糖主要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茎中甘露糖含量比叶中高.结论: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含量有较大差异,应分别入药.

    作者:毛幼儿;周桂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防潮技术的研究进展

    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对近年来在中药制剂防潮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推动中药制剂防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何华山;刘旭海;陶松;赵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固本通络方联合阿斯匹林、尼莫地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IA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可以更有效改善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P<0.05),降低血液粘滞度(P<0.05).结论:该治疗方案对中风先兆患者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改善脑循环,提高中风先兆的疗效(P<0.01).

    作者:黄坤;刘进德;叶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黄浸膏的热裂解产物研究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在卷烟燃烧过程中3个代表性温度300、600、900℃下对大黄浸膏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0、600、900℃裂解温度下检测到的挥发性热裂解产物分别为20、36、39种,主要是醛类、酮类和呋喃类物质,这些物质是构成卷烟香味的重要成分,大黄浸膏能赋予卷烟一种特殊的自然风味.

    作者:樊海燕;黄卫东;郭磊;索卫国;张文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藜芦醇烟酸酯抗炎、降脂和保肝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经白藜芦醇和烟酸进行酯化合成的白藜芦醇烟酸酯进行抗炎、降脂、保肝作用的筛选,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10%蛋清诱导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白藜芦醇烟酸酯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建立高血脂模型,观察白藜芦醇烟酸酯的降血脂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注射0.1%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白藜芦醇烟酸酯保肝方面的药理活性.结果:白藜芦醇烟酸酯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减少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形成,并可显著降低高血脂动物模型血清中TG、TC浓度,但对0.1% 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LT、AST升高无明显影响.结论:白藜芦醇烟酸酯在抗炎、降脂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本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进行白藜芦醇烟酸酯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黄鹏;栗进才;汪电雷;尹登科;张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多种因素如:胃肠激素因素、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异常因素、脑一肠轴的作用等引起的异质性疾病,同时FD和IBS重叠发病有着>50%的概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而且几乎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完全解释所有FD和IBS的临床症状,随着近年来对FD和IBS两病研究的深入,了解其重叠的发病机制将会对FD和IBS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黄寻知;胡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途径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纤维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中医药研究发展,中药治疗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近10年中药治疗研究,剖析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途径,主要是通过调节雌激素平衡、调节微量元素平衡、促进肠钙吸收、影响细胞因子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调节内分泌作用、修复骨质结构等七个方面.

    作者:余伯亮;郑小吉;陈秋明;胡翌;李进才;伍毅;李云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唐六典》记载的土贡药材分析

    《唐六典》卷三《户部》“郎中、员外郎”详细记载了开元年间各道州的土贡药材.这些土贡药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药出州土表》可以清晰的显示有些土贡药材只来自于一州,有些土贡药材出自几个州,但这几个州在地域上往往是相邻的;通过与传统中医典籍比对,可以发现这些进贡的药材有唐朝皇帝追求长生不死之药,再者就是保健药,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有这两种功效的药材占了土贡药材的大多数,其它药材有利胎药、美容药、刀疮药等,这充分反映了唐朝宫廷的用药倾向.

    作者:周左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色差分析法测定治偏痛微丸圆整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在以色差分析边缘跟踪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所采集的小丸图像的特点,将小丸边缘检测和边缘点连接结合为一体,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圆形状知识指导下的色差分析自适应边缘跟踪方法,实现了小丸图像边缘特征点的全自动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而有效.

    作者:朱一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分型,临床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猝倒、视力障碍、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等.针灸推拿是中医学的传统疗法,以针灸推拿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已取得较为显著疗效.现总结近年来针灸推拿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作者:熊震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双麻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双麻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研究.方法: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双麻茶小鼠经口MTD>20 g/kg.bw,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表明该样品无致突变作用,对雄性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结论:双麻荼属无毒级物质,对体细胞无致诱变及突变作用.

    作者:何秀菊;游剑;李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逍遥汤颗粒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汤颗粒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经糖水消耗试验测定消耗量相近的6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米帕明)、加味逍遥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动物每只单笼饲养.按照Katz的方法略加改进,将8种刺激随机安排到24日内,每日一种,每种刺激出现3次,各组于实验前1d、给药后第7、15、24天进行开野实验及糖水消耗试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模型复制第24天开野行为得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逍遥汤颗粒与氯米帕明组大鼠经治疗后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增高,糖水消耗量增加.结论:加味逍遥汤颗粒可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抑郁行为.

    作者:黄雪君;丁国安;杜铁良;黄俊东;曾晓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于李杲“详于治脾,略于治胃”提法之商榷

    《临证指南医案》的编者华岫云提出,金元医家李果对脾胃理论的阐述实属“脾胃合论”,在治法上是“详于治脾,略于治胃”;而叶桂则强调“脾胃分论”,并总结提出了“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的著名观点.各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在“叶桂”章节中基本上都同意华岫云的论述.然而,通过对李杲学术的深入分析可以得知,对于李杲“详于治脾,略于治胃”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杲所论之脾胃与叶、华所论之脾胃“名虽同而实异”.

    作者:刘庆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石韦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

    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均有显著疗效.近期研究发现,石韦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方面亦有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加深石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故综述以上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越;畅洪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颈椎微调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头颅空间回复能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头颅空间回复能力的变化,比较微调手法和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颈椎微调手法)和对照组(牵引),以头颅空间回复能力作为观察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15次.15次为1个疗程进行评价,1个疗程后观察颈伸肌张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微调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颈伸肌张力均明显改善(P<0.001).微调手法治疗组改善头颅空间回复能力方面明显优于牵引对照组(P <0.001).结论:微调手法改善颈性眩晕的头颅空间回复能力有显著性疗效,较之牵引组(对照组)有明显的优效性.

    作者:何水勇;沈国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炒白芍微波炮制工艺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理化指标对白芍传统炮制方法与微波炮制方法进行优选,并找出佳的微波炮制工艺,为微波炮制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炮制品的外观、特征图谱,进行传统炮制与微波炮制的比较,确定微波炮制工艺的参数.结果:确定以微波炮制参数功率:1 kW,加热5 min.结论:本研究试制的炒白芍的微波炮制品能达到传统炮制的要求并标准,微波具有的替代传统炒制的可行性.

    作者:沈丽琴;周美娟;王木兰;徐金辉;耿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学用相长,造就中医人才(一)——论实践、入门与中医成才

    论述了实践对于中医成才的重要性、缺乏实践对中医教育质量的严重制约以及入门对于中医成才的关键作用,认为创造条件根本改善本科阶段的中医实践教学、保障中医入门是中医教育改革的严峻课题.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