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及其麻黄碱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龚海英;雷鹏森;李灵芝

关键词:麻黄, 麻黄碱, 含量测定
摘要:麻黄是一种常用中药,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根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麻黄类生物碱,即:麻黄碱(E)、伪麻黄碱(PE)、去甲基麻黄碱(NE)、去甲基伪麻黄碱(NPE)、甲基麻黄碱(ME)等.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39例报告

    自1998~2002年收治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02例,我们对其中伴有尿潴留的39例患者,行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军;朱伟;郑孝东;严长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在抢救输液反应中的应用

    由于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及生存环境的变化,输液已是临床各科常用的治疗途径之一,医生对输液指征的掌握尺度不严格及病人的机体状态,使得输液反应时有发生.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0年6月在输液过程中共发现较为严重的输液反应(以持续寒颤,抽搐及喉头水肿等)63例.我们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育;廖菽丹;张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加强对非典一线医务人员轮休阶段的防病工作

    随着非典疫情的逐渐控制,全国各地医院的SARS患者被治愈出院,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负担相对减轻,陆续撤离一线.对撤离后的医护人员,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安排他们在宾馆、饭店、度假村和培训中心等地进行轮休.因长期在一线紧张、辛苦的工作,此类人员身心有其特殊性,易受一些疾患侵袭,因此,不能忽视其防病工作.

    作者:李朝福;徐为公;何煜;郑忠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IL-1β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肽在视网膜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形成130mmHg(17.3kPa)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60min,解除高眼压,建立RIR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12h、48h作视网膜冰冻切片,IL-1β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IL-1β表达,RIR后12h、48h视网膜神经节细层可见IL-1β表达.结论:IL-1β多肽在蛋白质水平参与RIR损伤发生.

    作者:杨云波;丁正平;吕源淑;陈多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透析中发生肌肉强直的处理

    我院血透室自1991年开展透析以来,总共有12例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了肌肉强直,其中失衡综合征6例,电解质异常4例,癫痫发作2例.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英;杨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nal illjury,DAI)自1982年Adams等正式命名以来,DAI尽管未被正式归类,但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颅脑损伤类型,逐渐被神经外科学界所接受.

    作者:韩志强;孙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牛磺酸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牛磺酸(taurine,2-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分解代谢而来,除自身能合成少量外,大部分依靠外界摄取.牛磺酸主要存在于可兴奋组织的细胞内,约占心肌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1].

    作者:杨宁;李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布氏杆菌病1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河北省人,汉族,主因左侧阴囊肿胀疼痛,伴发烧,在院外以急性睾丸炎治疗2w无效后,入我院治疗.

    作者:付莉;张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健康教育

    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面后收到较好的效果,患者在出院时能更新观念,改善生活方式,具有初步自我维持健康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刘月秋;赵松花;范春燕;常金凤;尹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与细胞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

    作者:武慧丽;马存根;林嘉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心绞痛的诱因及监护措施56例体会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多,为老年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患心绞痛,其发作常有一些诱因,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绞痛程度一般较轻,常以气促、胃肠道或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

    作者:王雅丽;黄虹;吴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手性药物和生物分子识别分离中的应用

    1引言目前市场上大约有500种光学活性的药物,约有90%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出售的.然而手性药物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如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有很大的差别(典型例子见图1).

    作者:邓桂茹;龚海英;曲琦;张利平;雷鹏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胃肠道营养支持(鼻饲)是改善危重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鼻饲管分为橡胶和硅胶两种,橡胶胃管因其有管壁厚、管腔小、有异味、弹性差、质量重及对鼻、咽部刺激性强等缺点而不受欢迎.

    作者:贺竹梅;韩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联合用药治疗宫角妊娠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G3P0,主因停经37d,阴道少量出血7d,于2002年3月1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2月6日,停经30d,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暗红色,无腹痛、腹坠,持续7d,来我院就诊,验尿HCG(+),B超:右侧宫角处可见一3.0cm×3.0cm×2.8cm低回声团块,内可见一0.9cm×0.9cm××0.8cm胎囊光环,无盆腔积液.入院查体:T:36.2℃,P:80次/分,Bp:110/70mmHg.心肺(-).PV:宫颈举痛及摇摆痛(±),子宫饱满,右侧宫角处轻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作者:常爱华;朱淑平;孔祥玲;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麻黄及其麻黄碱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麻黄是一种常用中药,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根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麻黄类生物碱,即:麻黄碱(E)、伪麻黄碱(PE)、去甲基麻黄碱(NE)、去甲基伪麻黄碱(NPE)、甲基麻黄碱(ME)等.

    作者:龚海英;雷鹏森;李灵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类似变异性心绞痛的急性下壁心梗临床表现与心电图分析

    急性心梗发病率目前呈增高趋势.我们于97年初收治一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对于鉴别变异性心绞痛及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价值.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乔素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精神合并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ICD-10中称为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在DSM-IV中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目前该症命名尚未统一.

    作者:张志群;安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年士兵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普遍使用的一大类药物,常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部队基层官兵中,由于服用NSAIDs人数增多,结果导致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人数增多.我院1993年10月~2001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293例,其中服用NSAIDs所致42例,占14.3%.本文通过分析青年士兵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

    作者:曹云友;吴成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蟾蜍灵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蟾酥有效成分蟾蜍灵(bufal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bufalin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用荧光双染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DNA凝胶电泳分析细胞的凋亡.结果:bu-falin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0125μmol/L;0.10μmol/L的bufalin作用24h即可明显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梯带.结论:bufalin对白血病细胞有极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贾彩云;呼文亮;徐瑞成;陈小义;陈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现状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食肉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因食用含活旋毛虫的猪、狗、野猪、熊肉及其肉制品等而感染.随着对旋毛虫病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已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就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邢杰;阎玉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