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肝健脾法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胡珂;符小聪;吴红苗

关键词:疏肝健脾法, 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D-F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吗丁啉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总体疗效与西药一致,临床痊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在改善上腹饱胀、轻微疼痛、食少、嗳气、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D-FD(肝郁脾虚型)患者有较好疗效.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大脑顶叶皮质突触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 h再灌注24h,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神经毡内突触明显减少(P<0.01),典型的突触结构遭到破坏;麝香配伍冰片组突触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突触形态大部分接近正常.结论:麝香配伍冰片可有效防止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皮质内突触数量的减少,对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作者:夏鑫华;刘亚敏;赵光峰;彭胜权;徐秋英;唐洪梅;沈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D-F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吗丁啉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总体疗效与西药一致,临床痊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在改善上腹饱胀、轻微疼痛、食少、嗳气、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D-FD(肝郁脾虚型)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珂;符小聪;吴红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马兜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

    马兜铃系马兜铃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arta.Bag)和马兜铃(A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主要功能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1].

    作者:龚千锋;刘高胜;张的凤;黄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论肝失疏泄是疾病发生之源

    通过文献整理,对肝失疏泄与疾病之发生和治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肝失疏泄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源,并找出了其文献学基础、理论基础、病因病机学基础和临床治疗学基础.不仅为中医病因病机学增添了新内容,而且为临床大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者:马月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佛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00 μ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造模,3个月制成大鼠CAG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参佛胃康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观察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30 d后,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以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为明显(P<0.01).结论:参佛胃康对CAG的疗效机理与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关.

    作者:李守朝;周晓燕;王峰;蔺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肠癌化疗前后舌象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舌象特点与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的数字舌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前,有较高比例的患者表现为基本正常的舌象.舌象观察指标的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苔色>舌色>苔质>舌形.化疗后紫舌、瘀斑舌的出现率明显增加.黄苔的程度有加重,舌苔增厚,或变腻苔.结论:在化疗实施前应注重观察舌苔,以观察胃气的强弱.在化疗过程中应注重观察舌色是否有变紫倾向,防止和减轻气血的凝滞.

    作者:李燕;梁嵘;万冬桂;李佩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哮喘发病中肝气郁因素

    哮喘患者症状发作或加重与精神刺激有关,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忧思气结,气机不利,或怒气伤肝,肝气犯肺,肺气不得肃降,则气逆而喘.因此针对情志因素与发病的相关性,在治疗上施以理气疏肝、调畅气机,可以更好地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陆静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清代广东中医医家研究

    清代是广东中医发展较快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医家,他们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而且还开始吸收外来医学的长处,创造出具有地方时代特色的岭南医药文化,对广东中医药学术发展有着多方面重要贡献,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地位.

    作者:李群;李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宋代药材产地概貌(一)

    1 宋代政府与士贡药材公元960~1127年,中国领土上有宋(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吐蕃诸部、黄州回纥、西州回鹘、大理、黑汗、西辽等等数个政权同时或先后在不同区域统治着.

    作者:张瑞贤;王婧;张卫;张慕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丰城鸡血藤活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丰城鸡血藤和鸡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75 min;检测波长:249 nm.结果:建立了丰城鸡血藤和鸡血藤药材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鸡血藤药材的共有指纹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丰城鸡血藤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张凌;刘亚丽;饶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素问·经络论》之阴络阳络理论

    1 原文与释义原文: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

    由于针灸效应是由体内固有调节系统发挥调节功能所产生,因此在实施针灸疗法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作者:陈日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PLC-ELSD法测定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银杏内酯的含量研究

    目的:制定一种简便、迅速、准确的银杏内酯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测定不同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银杏内酯的含量.方法:经处理过的银杏叶提取物采用HPLC-ELSD法测定其银杏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1.0 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4℃;载气流速:2.9 L·min-1;柱温:25℃.结果: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能很好地控制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所测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的要求.

    作者:刘晓谦;王跃生;罗晓健;张国松;黄锋荣;饶晓勇;孙艳荣;丁丽;刘芳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Fas、Fas-L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POF)卵巢Fas、Fas-L蛋白的表达及补肾复方左归丸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I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不同剂量进行治疗,以泼尼松、已烯雌酚为阳性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卵泡、间质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POF小鼠大、小卵泡Fas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小卵泡、间质FasL表达均明显增强.左归丸各剂量组大、小卵泡Fas表达明显增强;左归丸低剂量组间质Fas表达也增强,小卵泡FasL表达减弱;左归丸高剂量组间质Fas表达也均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POF小鼠Fas/FasL系统平衡失调,B细胞凋亡减弱,抗体聚集,抑制免疫应答的效应减低,导致对卵巢的免疫性损伤,卵巢功能的破坏、衰竭.补肾中药复方左归丸可通过调节Fas/FasL系统平衡,调节免疫反应及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功能,促进B细胞凋亡,抑制抗体聚集,减轻卵巢免疫炎性反应,改善卵巢功能.

    作者:朱玲;罗颂平;许丽绵;谢晓晖;任明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病理组织学类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相关(P<0.001),中分化腺癌以脾肾阳虚型为主;低分化腺癌以肝肾阴虚型为主;乳头状腺癌及粘液腺癌以气血两虚型为主.早期实证多于虚证,晚期虚证多于实证.结论: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作者:陈黎莉;江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经》对眼与整体关系的论述浅识

    通过对<内经>中眼与整体关系论述的引述,从整体观的角度来分析眼与全身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的密切关系,说明<内经>中整体观在中医眼科基础学上的具体体现,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作者:缪馨;周华祥;朱劲;李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活血颗粒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微循环变化及活血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再灌注后灌服活血颗粒,一天3次,连续服用7天,观测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流缓慢、红细胞严重聚集、大量白细胞附壁和白色微栓形成,无复流现象严重;治疗组经活血颗粒保护,微循环障碍轻,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轻,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活血颗粒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新霞;孙雪生;朱涛;张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喻昌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喻昌,字嘉言,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医家,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书,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广泛.喻氏治病非常重视顾护脾胃,本文试就喻氏脾胃思想作一探讨.

    作者:凌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美、英、日四国药典溶出度研究方法比较

    文章对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药典中溶出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为药物溶出度检查合理的选择测定条件,更好地发挥溶出度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作者:丁丽;王金钱;张爱玲;刘晓谦;孙艳荣;王跃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花蛇舌草中多糖提取精制工艺的考察

    目的:改进白花蛇舌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所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将旋转蒸发仪(RE-52-05)进行改进,用于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多糖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多糖的含量,以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化学方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所得多糖进行鉴别,并用柱层析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白花蛇舌草中多糖的白色纯品.结论:采用真空提取,可减少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提取过程中因高温带来的多糖的损耗,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可得多糖纯品.

    作者:陈浩;何小女;许军;彭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