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胡晓燕
跌打红药片是由三七、红花、当归、川芎、白芷、土鳖虫共6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功能活血止痛,去瘀生新.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瘀血肿痛,风湿麻木.原标准中无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品质量,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方中主药三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作者:饶印保;胡齐堂;彭晓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清宁茶中定量研究的方法,作为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清宁茶中总蒽醌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波长518 nm,浓度在0.008~0.04 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清宁茶中总蒽醌含量平均值为0.965%,RSD为0.98%.结论:分光光度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石美琴;许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进入21世纪,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与时具进,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金花;叶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蛋白质组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它是以整体和全局为出发点的生物前沿学科,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特征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中医药工作者借鉴这一新技术在中医证本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将对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进展作一概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趋势的展望.
作者:贾钰华;周玉平;张云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在一段时间内屡感外邪,往复不已,中医典籍中无此病名及明确记载,但已有较多内容散在其中.
作者:霍莉莉;虞坚尔;朱盛国;胡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药品芍甘散系本院中药制剂,剂型属复方散剂,批准文号为闽药制字Z04506009.由医院名老骨伤科医生献方,在临床应用40余年,既可内服亦可外用.临床用于跌仆、风湿所致之筋骨酸痛、关节僵硬,治疗效果甚佳.
作者:程晋兰;郭若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荷丹片由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盐炒)五味中药组方制备而成,具有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高脂血症属痰浊夹瘀者.本品提取时,分番泻叶的热水浸泡、丹参的乙醇回流、荷叶及丹参药渣等水煎煮.本方案对丹参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原工艺中已有醇提取时间1.5小时)进行研究,以丹参酮ⅡA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乙醇浓度、加醇量、回流次数对醇提丹参的工艺进行试验.
作者:陈娇婷;王跃生;孙艳荣;刘晓谦;李兆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前列治胶囊是我院制剂室生产的制剂,由丹参、黄柏、赤芍、泽兰等六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宁心安神作用,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结石、精囊炎、膀胱炎、血精等症.为有效控制该成药的内在质量,保证药效,本实验对该制剂中的君药丹参、黄柏、赤芍进行了薄层色谱法鉴别.
作者:曾莉萍;江丰;廖永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蜜丸烘干设备螺旋振动干燥机,其生产能力约160kg/h,采用该设备进行补中益气丸烘干,以证实该设备干燥的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的均一性、稳定性及可靠程度,为干燥提供工艺参数.
作者: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表皮分离方法.方法:采用EDTA和分离酶两种方法分离小鼠新生鼠表皮.结果与结论:ATP酶整装片法检测表皮LC,用分离酶分离的表皮中的LC的结构看得比较清晰,表皮基底层细胞结构比较完整,分离酶分离表皮的效果较EDTA法好.
作者:丁莹;林色奇;朱卫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陈瑞春、伍炳彩教授数十载潜心钻研《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不仅在理论方面传承了万友生、姚荷生等我省著名经典学家的学术思想,同时长期注重中医临床实践,对经方的临床应用更是独具匠心,成为善用经方的一代专家、名医.
作者:鲁纯纵;刘英锋;蒋小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复方田七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复方田七滴丸中三七、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HPLC法对复方田七滴丸中丹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三七、赤芍;原儿茶醛在1.6~14.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0.54%(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手复方田七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伍毅;吴金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蜂毒是蜜蜂工蜂遇攻击时通过螫针排出的毒汁,存在于工蜂毒囊内.我国经络穴位蜂螫疗法治疗关节炎历史悠久,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对蜂毒的过敏反应,因此,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将蜂毒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并进一步探讨其功能及作用机理,下面就蜂毒在骨关节疼痛治疗中的实验研究与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季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异丙嗪、维生素K3、双氯灭痛、曲马多和安定对奈福泮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定镇痛百分率.结果:上述各药均能显著增强奈福泮的镇痛作用,为奈福泮的联合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奈福泮镇痛药复方制剂提供了药效学实验依据.结论:异丙嗪、维生素K3、双氯灭痛、曲马多和安定均能增强奈福泮的镇痛作用.
作者:宁德俄;常翠;刘春;杨宏图;张华翔;笪友安;赵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医学认为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粘膜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好发于颜面及腿足,尤以下肢为多见.中医学认为乃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之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其主要临床特点:患处皮肤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稍微隆起.病变范围扩展较快,有的可起水疱,甚至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治愈后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丹毒的情况做一简单概述.
作者:秦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金锁固精丸(浓缩丸)是由沙苑子、芡实、莲须、龙骨、牡蛎、莲子等药材为原料,经过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丸剂.为进一步控制其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沙苑子、莲须、莲子的有效成分山奈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作者:吴晓勇;温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关于中医的研究活动十分热闹,有从现代科学证实入手的,也有从传统文化寻真入手的,对中医这朵绵延三千年至今仍璀灿夺目的奇葩,似乎都想揭启其中的奥秘.研究的主流是健康的、切实的,扩大了中医的影响,增加了中医的自信,甚至还形成了不算小的中医文化热.但研究中,也有一些直接或间接贬损中医,把中医庸俗化的倾向,不能不使我们警惕.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Kitag]为萝藦科鹅绒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医常用药物,别名寥刁竹、满山香、迫遥竹、一枝香、竹叶细辛、对节莲、一线香等.
作者:武毅;刘刚;温海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排卵障碍性不孕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发病率约占女性不孕症的15%~25%.为不孕的常见原因.
作者:和平;胡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诃子炮制后增强止泻功效的机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诃子炮制(炒、煨)前后番泻苷A含量.结果:生诃子中番泻苷A含量高,其他诃子炮制品经加热炮制后番泻苷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讨论:诃子经加热炮制后番泻苷A含量下降,因此它的收敛止泻作用相对增强.
作者:苏孝共;朱光辉;王增寿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