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敏
笔者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骶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王清任(1768~1831),清代著名医家,河北玉田人,代表作<医林改错>.其书中化裁出一些重在补气行血、活血化瘀的方剂,发展了化瘀和益气的治疗原则并相互结合运用,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现就其诊治血瘀证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半夏糖浆是由半夏、麻黄、紫菀、桔梗、枇杷叶、远志、陈皮、甘草、薄荷油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止咳化痰的功能,临床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的治疗.本品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8册,标准中只是简单的试管反应作为鉴别.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半夏糖浆中的主要药味半夏、麻黄进行了鉴别,供标准修订时参考.
作者:朱山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运用HPLC法测定安坤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样品用50%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在C18柱上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线性范围为0~0.56μg;线性方程为Y=6.928×106-4.697,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1.07%(n=6).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安坤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吴毅;张文惠;王永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应用健脾营养米粉治疗婴幼儿营养不良8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寒咳宁颗粒由麻黄、生姜、苍耳子等中药组成,为洪广祥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摸索出的具有较好镇咳、祛痰作用的经科学提炼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我们对其进行了抗炎、抑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涂秀英;楼兰英;余日跃;黄芳华;黄敬耀;叶荷平;吕毅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高某,女,36岁,2000年5月28日初诊.患者小腹疼痛反复发作20余天,难以忍受,要求B超检查.刻诊:患者面色苍白,痛苦面容,不能行立.B超检查:子宫大小6.0cm×5.2 cm×4.4cm,内膜厚1.0cm子宫直肠窝内探及一巨大低回声区,范围约11.0 cm×9.0cm,边界清,有包膜样回声.
作者:吴文嵩;饶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青霉素发酵生产中,主要采用玉米浆作为有机氮源,但它存在着质量波动较大的缺点,作为另一种有机氮源的棉籽饼粉,国外已将它加工成药用培养基(pharmamedia).我们采用药用培养基、国产棉籽饼粉、花生饼粉、黄豆饼粉、玉米浆作为有机氮源进行Pxn-1菌种的青霉素发酵试验,证明产黄青霉菌Pxn-1采用药用培养基作为有机氮源,发酵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国产棉籽饼粉也具有很大潜力.
作者:张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氢化小檗碱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使小鼠致炎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氢化小檗碱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对小鼠热致痛和醋酸致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对二甲苯所致炎性水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氢化小檗碱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黄祖良;韦启后;汤春荣;李红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从中药归经引经理论的起源出发,讨论了近年来对中药归经引经的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不能将研究停留于哲学思辨层面上,也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而应当将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以引经药为例,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思路.
作者:王岚;李东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1:4)分散片具有抗菌谱广、抑酶能力强等特点,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其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谢征波;刘孝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临床发现仙方活命饮不仅对外痈有确切疗效,且对内痈有佳效.今举例如下.
作者:李根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微丸是一种直径在0.5~1.5 mm范围内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外形美观,流动性好;(2)含药量大,且服用剂量小;(3)能根据临床需要制成缓释、控释制剂;(4)释药稳定;(5)生物利用度高;(6)局部刺激性小.微丸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方向[1].
作者:汪芸;姜洪芳;汪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有颈肩痛、头昏头痛、上肢麻木或放射痛、手足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原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后,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赘,椎间盘破裂脱出或黄韧带肥厚等,导致对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的压迫[1].
作者:沈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汤剂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当前仍占相当比例.一碗汤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控制煎药将取代传统煎煮,它既方便了患者的携带,又减少了病人的服用量.
作者:王敏;周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药微调三号合剂(WD-3)是根据江苏省名中医赵景芳主任医师长期治疗晚期癌症的独特经验--赵氏微调平衡法之基本方而研制的抗转移中药制剂,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其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复发之功效.本文报告WD-3防治LA795小鼠肺转移的疗效.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徐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前已报道[2]自卫矛科(Celastraceae)永瓣藤属(Monimopetalum Rehd)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 Rehd)中分离得到3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近,我们又从永瓣藤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表木栓醇二十八烷酸酯(epifriedeinol octacosanate),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永瓣藤酯(Moimopetalin).
作者:谢平;朱盛华;冯育林;周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观察了麝香酮对D-半乳糖所致的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以及麝香酮对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麝香酮可明显拮抗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水迷宫法),并可升高其血清SOD活力,降低脑组织中升高的MDA含量,抑制MAO活力,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痴呆作用.
作者:黄丽萍;黄敬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医黑箱方法是运用黑箱方法的理论,将人体看作一个黑箱,在不干扰人体本身生理病理的情况下,通过四诊获取黑箱的输出信息(即症状、体征等病史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得出诊断结果,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法(输入信息),将其输入到黑箱中,观察其输出反应,来推断诊断与治疗的正确性.
作者:熊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180种中草药的水提取物进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实验研究,根据药物的综合药效指数(SEI)评价药效,经筛选得抗HBsAg的有效药8种,其中高效药3种,即天花粉(1.63)、香薷(2.02)、茴香油(2.09).
作者:应国红;罗国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