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撬拨双爪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

刘峰;陆小平;邓运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撬拔双爪外固定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为常见骨折,治疗难度较大,留有后遗症时影响患肢功能,笔者自1998年2月至2000年9月间共治疗患者36例,采用经皮撬拨,双爪外固定器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营养米粉治疗婴幼儿营养不良89例

    笔者应用健脾营养米粉治疗婴幼儿营养不良8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两种煎煮设备煎出液含量的测定比较

    汤剂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当前仍占相当比例.一碗汤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控制煎药将取代传统煎煮,它既方便了患者的携带,又减少了病人的服用量.

    作者:王敏;周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骶管注射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笔者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骶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巨大盆腔脓肿1例

    高某,女,36岁,2000年5月28日初诊.患者小腹疼痛反复发作20余天,难以忍受,要求B超检查.刻诊:患者面色苍白,痛苦面容,不能行立.B超检查:子宫大小6.0cm×5.2 cm×4.4cm,内膜厚1.0cm子宫直肠窝内探及一巨大低回声区,范围约11.0 cm×9.0cm,边界清,有包膜样回声.

    作者:吴文嵩;饶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注射用通脉酯外加溶剂溶解条件的优选试验

    注射用通脉酯为没食子丙酯的冻干粉针,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及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脑血栓病.没食子酸丙酯的脂溶性大,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而产生抗血栓作用,临床上原使用方法是临用前加入5 mL5%葡萄糖注射液加热至60℃溶解,使用很不方便.

    作者:陆晓晖;季巧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分散片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1:4)分散片具有抗菌谱广、抑酶能力强等特点,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其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谢征波;刘孝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从中医黑箱方法谈如何避免误诊

    中医黑箱方法是运用黑箱方法的理论,将人体看作一个黑箱,在不干扰人体本身生理病理的情况下,通过四诊获取黑箱的输出信息(即症状、体征等病史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得出诊断结果,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法(输入信息),将其输入到黑箱中,观察其输出反应,来推断诊断与治疗的正确性.

    作者:熊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舒胶囊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的研究

    研究了肝舒胶囊中主药龙胆草的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提取、分离、测定.采用醋酸乙酯-甲醇(7:1)混合溶剂,定量、定时提取龙胆苦苷,再经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分离、纯化,能较完全地将复方制剂肝舒胶囊中的龙胆苦苷提取出来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经5批的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为2.16%.

    作者:刘智;余绮;黄武军;孙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原核基因工程细胞内不溶性表达产物的下游处理

    基因工程或基因重组技术,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人工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扩增,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

    作者:黄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麝香酮对D-半乳糖所致拟痴呆小鼠抗痴呆作用研究

    观察了麝香酮对D-半乳糖所致的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以及麝香酮对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麝香酮可明显拮抗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水迷宫法),并可升高其血清SOD活力,降低脑组织中升高的MDA含量,抑制MAO活力,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痴呆作用.

    作者:黄丽萍;黄敬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党参地上部分的基础研究(简报)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n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n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n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为常用补益药.

    作者:阎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丹溪学派及学术思想评述

    朱丹溪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其弟子众多,通过师徒授受,学派流传,学风行全国,历有三百年而不衰.本文试从丹溪学派形成的时代背景、学派特点及丹溪医学哲学思想进行评述.以冀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丹溪学术思想.

    作者:胡素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儿童目劄的中医治疗

    儿童目劄,现代医学称秽语-多动综合征,或称精神习惯性抽动,属小儿精神性紧张性行为之一,是一种心身疾患,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表现为眼睑时时不能自主的眨动等,属中医学目劄、抽搐等范畴,往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原因不十分明确,神经科、精神科及五官科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而在治疗上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本病20例,收到一定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徐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测定法的探讨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对诺氟沙星胶囊新增了溶出度检查,在该法中溶剂使用冰醋酸和氢氧化钠量较大,操作时对粘膜、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蚀性.为此,我们对溶剂用的冰醋酸和氢氧化钠的比例做了适当的调整.

    作者:杨海明;许江红;温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微调三号合剂抗LA795小鼠肺转移实验研究

    中药微调三号合剂(WD-3)是根据江苏省名中医赵景芳主任医师长期治疗晚期癌症的独特经验--赵氏微调平衡法之基本方而研制的抗转移中药制剂,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其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复发之功效.本文报告WD-3防治LA795小鼠肺转移的疗效.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徐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介绍了一些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同时从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情况出发,对该项新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张亚红;刘红宁;朱卫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喉炎137例

    我科自1995年5月以来,采用中药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喉炎137例,并与西药治疗的98例作对照组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皮撬拨双爪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

    胫骨平台骨折为常见骨折,治疗难度较大,留有后遗症时影响患肢功能,笔者自1998年2月至2000年9月间共治疗患者36例,采用经皮撬拨,双爪外固定器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峰;陆小平;邓运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草药抑制HBsAg的实验研究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180种中草药的水提取物进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实验研究,根据药物的综合药效指数(SEI)评价药效,经筛选得抗HBsAg的有效药8种,其中高效药3种,即天花粉(1.63)、香薷(2.02)、茴香油(2.09).

    作者:应国红;罗国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史学文献与中医诊疗方法

    根据先秦时期一些文献资料对远古往事的追叙和现代对考古出土实物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早的诊疗方法:原始止血法、原始按摩法、外科手术和针灸.

    作者:林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