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与医院药房职能转变

黄丽贞

关键词: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医院药房, 职能转变
摘要:目前,我国正着手建立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简称OTC制度),预计用5 a时间完善并实施.由此将对我国的药事管理和药品的产、供、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使医院药房的职能有所改变.医院药房要深刻认识OTC制度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做好工作,顺应这种转变.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学中的逻辑方法

    中药学中的逻辑方法,是以研究中药学逻辑思维为对象,以探讨中药理论与临床中遇到的逻辑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问.概括起来,中药学中大致有下列逻辑思维方法.

    作者:曾宪斌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艾叶研究近况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ri Le'vl. et Vant的干燥叶片.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对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汪国华;张文惠;崔峻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戊二醛对餐具消毒效果的实验观察

    戊二醛溶液为日常用消毒防腐剂,对医疗器械、精密仪器、橡胶、塑料制品、公共设施等消毒,以及用于医疗、饮食服务、旅游人员的洗手消毒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本文比较了不同稀释度的戊二醛对于日常餐具的消毒效果.

    作者:梁永康;胡文;唐英玲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中药透皮促渗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际制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经皮给药的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疗效.

    作者:虞金宝;宋友昕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含量

    新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应用较广的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测定新霉素含量,<中国药典>1995年版、<美国药典>XXⅡ版均以微生物法,其操作复杂、测定周期长、试剂价格昂贵.为此,本文利用茚三酮为显色剂,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快速、准确、经济.

    作者:赖晓欣;梁纯光;韩德忠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抚芎与川芎中阿魏酸及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比较

    采用RP-HPLC测定了抚芎中阿魏酸和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并与川芎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抚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与川芎中的相当,但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却远低于川芎中的含量.

    作者:倪小兰;何行真;单汝川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夜交藤中大黄素的含量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茎.具有安神、养血、活络之功效.已知其中含有的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又以大黄素为主.但所见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的何首乌与夜交藤的大黄素含量甚低,其中何首乌与有关资料大黄素含量相差1个数量级,夜交藤中大黄素含量未见报道,故此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并参照其测定方法和条件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报告如下.

    作者:朱英;万振先;陈建国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茶色素中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并经转化得到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其制剂茶色素胶囊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控制和监测茶色素中咖啡碱的含量,对控制茶色素胶囊的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尤为重要.

    作者:谢一辉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直接蒸馏-比色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麻黄碱的含量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中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加的中药制剂,药典没有给出其各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采用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蒸馏出口服液中麻黄碱,再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彭红;刘燕华;黄桂林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传染病中医病名诊断规范探讨

    论述传染病中医病名诊断的现状、中医病名命名的形式及中西医命名特点的异同.提出了传染病中医病名分类的框架,认为中医临床应高度重视传染病病名诊断规范的意义,使病名更能反映该病的本质,提高疾病诊断的实用价值.

    作者:万红娇;黄惠勇;朱文锋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肺炎88例临床报告

    我科于1995年1月~1996年12月用双黄连粉针剂与一种抗生素配伍治疗肺炎8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均按WHO推荐,全国小儿肺炎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1],且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各器官功能衰竭,疗程以7 d为准.所选病例均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2例.2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等经x2检验,均P>0.05,示病情相似,具可比性.

    作者:朱琨如;涂颖昭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黄环的本草考证

    黄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后历代本草书籍均有记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存在严重的同名异物、名实混淆现象.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笔者对其原植物进行了本草考证.

    作者:谭绍凡;姚振生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调经姊妹丸中桂皮醛的含量

    调经姊妹丸由肉桂、青皮、红花等10味中药加工而成,具有活血调经、逐瘀生新之功效,其中肉桂为君药,主要有效成分为桂皮醛,有研究表明桂皮醛具有镇静、镇痛等药理作用[1].为有效地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本文介绍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调经姊妹丸中桂皮醛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张霞;肖云;周国平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骨伤针灸医古文》若干注释质疑

    作为一本教材,应有其严肃性和一定的权威性;教材中的注释,应科学严谨,言而有据,否则极易误导学生.兹略举<骨伤针灸医古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中数例注释,提出质疑,提请有关专家及同行关注.

    作者:李行天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体会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一个独特医疗体系,它既可以作为临床医疗的指导思想,又是具体诊治疾病的过程.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是认识疾病,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而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对病症采取相应的治法及处方用药,其治疗效果又是检验辨证论治正确与否的标准.临证辨治,要求临证者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不断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以下结合病例谈谈个人临证的体会.

    作者:万丽玲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喘得宁Ⅰ号与吸入皮质激素治哮喘临床报道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缩窄,产生哮喘症状.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使人们对哮喘病的认识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

    作者:卢宏昌;邹春萍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枳壳、枳实类药材的品种考证和资源应用的调查研究

    枳壳、枳实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芸香科柑桔属(Citrus L)多种植物及枸橘属(Poncirus Raf)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 Raf的未成熟果实或幼果.枳壳、枳实类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来源复杂.本文对其品种考证和资源应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蔡逸平;曹岚;范崔生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白附子炮制工艺研究

    白附子(Rhizoma Typhonii)为常用中药,辛温有毒,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中医临床多以炮制品入药,以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白附子含有胆碱、氨基酸、油酸、亚油酸、β-谷甾醇等成分.本实验选择测定氨基酸及辅料白矾的含量,对附子生品和药典法、樟帮法2种炮制品进行比较,从而为白附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余润民;龚千锋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陈皮水提物和陈皮挥发油的药理作用比较

    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成熟果皮,药用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广泛,主要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多年来,人们对陈皮的生药、化学及药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陈皮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本实验着重比较陈皮水提物与挥发油对消化道、呼吸道平滑肌等方面的作用有何差别,为临床上合理应用陈皮提供参考.

    作者:徐彭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仲景方临床运用与体会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奉为经典,为中医临床必读之书.笔者从医近30 a,所遇外感及杂病,每以仲景方获良效,现录数例于后,并提几点浅见:

    作者:邹嘉玉 刊期: 1998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