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娇;黄惠勇;朱文锋
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8例阿米巴肝脓疡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兹简报如下:
作者:傅桂茂;罗筱春 刊期: 1998年第04期
速效救心丸(天津第6中药厂生产)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症,既有治疗作用,又有预防作用,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现临床上,根据其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拮抗血管收缩剂诱发的主动脉收缩等药理作用,引伸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周围神经痛、痛经、急性腹痛、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以及外用解毒消肿止痛等.
作者:王庆伦 刊期: 1998年第04期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缩窄,产生哮喘症状.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使人们对哮喘病的认识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
作者:卢宏昌;邹春萍 刊期: 1998年第04期
作为一本教材,应有其严肃性和一定的权威性;教材中的注释,应科学严谨,言而有据,否则极易误导学生.兹略举<骨伤针灸医古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中数例注释,提出质疑,提请有关专家及同行关注.
作者:李行天 刊期: 1998年第04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治疗方法实证:湿热毒盛,灼伤阴血,致气滞血瘀,临床表现疼痛持续、皮疹拒按、脉实.治宜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并重,并须重用行气活血破瘀之品.
作者:邱桂荣 刊期: 1998年第04期
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成熟果皮,药用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广泛,主要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多年来,人们对陈皮的生药、化学及药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陈皮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本实验着重比较陈皮水提物与挥发油对消化道、呼吸道平滑肌等方面的作用有何差别,为临床上合理应用陈皮提供参考.
作者:徐彭 刊期: 1998年第04期
枳壳、枳实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芸香科柑桔属(Citrus L)多种植物及枸橘属(Poncirus Raf)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 Raf的未成熟果实或幼果.枳壳、枳实类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来源复杂.本文对其品种考证和资源应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蔡逸平;曹岚;范崔生 刊期: 1998年第04期
我科于1995年1月~1996年12月用双黄连粉针剂与一种抗生素配伍治疗肺炎8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均按WHO推荐,全国小儿肺炎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1],且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各器官功能衰竭,疗程以7 d为准.所选病例均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2例.2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等经x2检验,均P>0.05,示病情相似,具可比性.
作者:朱琨如;涂颖昭 刊期: 1998年第04期
目前,我国正着手建立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简称OTC制度),预计用5 a时间完善并实施.由此将对我国的药事管理和药品的产、供、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使医院药房的职能有所改变.医院药房要深刻认识OTC制度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做好工作,顺应这种转变.
作者:黄丽贞 刊期: 1998年第04期
中药学中的逻辑方法,是以研究中药学逻辑思维为对象,以探讨中药理论与临床中遇到的逻辑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问.概括起来,中药学中大致有下列逻辑思维方法.
作者:曾宪斌 刊期: 1998年第04期
芷仁伤药膏是由白芷、生栀仁、生半夏、生川乌、当归等10味中药组成的软膏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去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该制剂目前尚无较好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芷、当归进行了定性鉴别,专属性及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作者:刘旭海;魏筱华 刊期: 1998年第04期
颈椎病为常见多发病,笔者采用针刺加醋湿热敷法为主,佐以按摩,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86例中,男24例,女62例;年龄21~35岁34例,36~66岁52例;病程长者10余年,短者1周;颈椎骨质增生症68例,黄韧带钙化症5例,增生兼黄韧带钙化症10例,增生兼颈椎间盘膨出(突出)症3例,均经X线或CT检查确诊.
作者:唐琼 刊期: 1998年第04期
给予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南瓜多糖(6.88 g/kg)连续3周后,测定其空腹血糖、尿素氮的变化情况,以消渴丸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南瓜多粮有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且效果优于消渴丸对照组(P<0.01).
作者:熊学敏;叶士玲;许春波;刘淑华;阎冀 刊期: 1998年第04期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茎.具有安神、养血、活络之功效.已知其中含有的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又以大黄素为主.但所见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的何首乌与夜交藤的大黄素含量甚低,其中何首乌与有关资料大黄素含量相差1个数量级,夜交藤中大黄素含量未见报道,故此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并参照其测定方法和条件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报告如下.
作者:朱英;万振先;陈建国 刊期: 1998年第04期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中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加的中药制剂,药典没有给出其各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采用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蒸馏出口服液中麻黄碱,再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彭红;刘燕华;黄桂林 刊期: 1998年第04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BRG)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等范畴.兹将近年中医药治疗概况综述如下:1辨证治疗张氏[1]对肝气犯胃、肝郁化热、胃阴亏耗、胃络瘀阻、脾胃虚弱5证分别用柴胡疏肝散、化肝煎、一贯煎、失笑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68例,痊愈46例,好转14例,无效8例.喻氏[2]临床分胆气犯胃、胆胃瘀热、痰热内扰、食积失和、脾胃虚寒、脾虚肝热、阴虚胃痛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张氏[3]分肝胃气滞、肝胃瘀热、脾胃虚热治疗56例,显效31例,有效17例,无效8例.
作者:孙淑君;张小萍 刊期: 1998年第04期
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并经转化得到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其制剂茶色素胶囊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控制和监测茶色素中咖啡碱的含量,对控制茶色素胶囊的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尤为重要.
作者:谢一辉 刊期: 1998年第04期
白附子(Rhizoma Typhonii)为常用中药,辛温有毒,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中医临床多以炮制品入药,以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白附子含有胆碱、氨基酸、油酸、亚油酸、β-谷甾醇等成分.本实验选择测定氨基酸及辅料白矾的含量,对附子生品和药典法、樟帮法2种炮制品进行比较,从而为白附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余润民;龚千锋 刊期: 1998年第04期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奉为经典,为中医临床必读之书.笔者从医近30 a,所遇外感及杂病,每以仲景方获良效,现录数例于后,并提几点浅见:
作者:邹嘉玉 刊期: 1998年第04期
近年来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际制药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经皮给药的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疗效.
作者:虞金宝;宋友昕 刊期: 199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