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伟英;刘炎玲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机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和机制.方法:应用Frese-nius Medical Care 4008S血液透析滤过机进行联机HDF,每周治疗3次,每次4 h,前稀释法,置换液量65 mL/(kg@h),检测病人血清BUN、Cr、β-MG数值及皮肤瘙痒程度.结果:联机HDF对普通透析(HD)病人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有明显疗效(P<0.01),有效率72%.部分缓解者联机HDF次数-χ=11.2,缓解者联机HDF次数-χ=15.6.联机HDF治疗20次检测透析前血清BUN、Cr、β2-MG数值与HD时相比较,血清BUN、Cr无明显变化(P>0.05),β2-MG明显降低(P<0.05).结论:联机HDF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有效,其机制可能是较多地清除了尿毒症患者体内诸如β2-MG等中大分子毒性物质.
作者:范文奎;杨红;梁艳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测量大庆市东风新村地区5所幼儿园1 186名3~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我市3~6岁儿童生长发育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梅;陈艳丽;张爱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不同性别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许多实验处理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动物性别、年龄、体重等的选择是实验动物选择中的五项重要环节[1].
作者:陈良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8岁、12岁,体重分别为23 kg和35kg.术前均常规肌注安定、阿托品,1%利多卡因喷雾咽部3次.操作对使病儿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屈曲,头部稍前倾,嘱其全身放松.2例患儿术前均显紧张,插入胃镜时有剧烈恶心、呕吐,但整个操作过程顺利,历时15~20min结束.
作者:黄振萍;彭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肠外瘘是指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有其独行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前病死率高达50%~60%,至今仍有15%~20%.我科自1998年至2002年共收治11例肠外瘘,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崇杰;余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国产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40例自愿实施无痛人流者,静注异丙酚2.5 mg/kg,于60 s注完,术中根据孕妇的反应,追加异丙酚20~40 mg,术中常规吸氧2 L/min,连续监测病人BP、HR、RR、SPO2、MAP.结果:用量140±20 mg,麻醉效果满意,对循环影响较轻,对呼吸功能有明显抑制,呼吸频率减慢发生率52.5%,SPO2下降发生率57.5%,但在5 min内均自行恢复.结论:国产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简便易行,诱导迅速、舒适,苏醒快而完全,但术中应注意其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
作者:王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Ⅱ-Ⅲ期矽肺并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81例病人,现就其急性发作期的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
作者:高龙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例1男,23岁.因盗窃嫌疑在公安机关审讯过程中突发致死.尸检:法医送检心脏及部份肺叶.心脏重382克,心肌肥厚(室间膈均匀肥厚,中份2.2 cm,左心室前壁中份1.8 cm,右心室壁0.4 cm,肉粒粗壮).
作者:程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用七叶皂苷钠加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鞭击综合征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顺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骨水泥置人期间,低血压是常见的副作用,严重者可致心律失常及心跳骤停,须提高警惕.笔者应用麻黄素预防骨水泥置入后致低血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礼彬;黄乐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中斜角肌起点与臂丛上干的关系,为临床诊治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本文对30具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察前、中斜角肌起点位置及其与臂丛上干关系.结果:前斜角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中斜角肌起于第2~7或2-6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臂丛上干G5-6神经根出椎间孔后被前、中斜角肌起点的腱性交叉纤维所包裹.结论:前、中斜角肌在颈椎横突前、后结节均有起点,该交叉起点可能是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余修贵;徐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骨折、卧床、年老病人行动不便导致排尿不便,若使用阴茎套外接尿袋不透气易致病人不舒适,而使用一次性外接尿壶又会加重病人经济负担.
作者:聂清平;袁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办法,为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笔者应用苦参素和甘利欣联合治疗,观察对肝功能和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阎道杰;蔺玉凤;侯可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外科治疗早期并发症与手术操作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 062例血吸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早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 06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285例(占26.8%),其中死亡13例(占4.6%).结论:局部感染、腹腔大出血、术后昏迷、顽固性腹水、肠系膜静脉栓塞并小肠坏死等早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均与手术操作有一定关系.
作者:陶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儿,男,9岁,因牙数少、头发稀黄,经常不明原因发热就诊.患儿自6岁起出牙,现共8颗牙.头发稀黄,生长速度极慢,通常间隔3~4个月理发.特别怕热,出汗极少,经常不明原因发热,曾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
作者:戴洪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探索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笔者对637例大肠癌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宁霞;胡建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而功能性便秘尤为常见.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西沙必利与麻仁丸合用治疗便秘10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庆;郭福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腹股沟管局部结构一直是教学教师中难讲,学生难学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身边材料,制作成图片,较好地显示腹股沟管的层次结构.该制作材料易取,制作容易,把复杂变为简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该局部结构的理解.现将制作步骤介绍如下.
作者:赵承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其手术方法很多,但疗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晚期患者,效果更差.笔者在原应用带蒂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基础上自1991年始将其与松质骨植骨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7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建明;崔卓航;吴军;陈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仍较高,有近2/3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病人、家属带来诸多不便,给社会造成负担.我院对50例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德智;欧阳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