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在治疗胸段食管癌中的应用和评价

葛明;相加庆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学, 胃代食管术/三切口
摘要:胸段食管癌术后远期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颈部等处淋巴结的转移.手术切除范围和重建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笔者自1995~2000年对3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上腹、右胸、颈三切口,行食管次全切除,双侧颈、胸、腹淋巴结清除术,简称三野扩大根治术.为评估三切口胃代食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九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4例幼儿急疹临床分析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疾病,有传染性[1].发病开始极易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往往待出疹后才得以确诊.现将我院儿科门诊近1年来临床确诊的幼儿急诊74例的临床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琼;刘勇;李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暴发性心肌炎并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抢救成功一例

    患儿,女,12岁.因乏力,面色苍白2 d,抽搐3次于2001年2月9日入院.病程中一度高热.既往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4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8kPa.

    作者:许年平;邵秋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短波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80例疗效观察

    肺炎病程超过1个月者,临床称之为迁延性肺炎.传统治疗常以中西药物为主,效果并不理想.我院自1990年10月~1998年12月采用超短波治疗80例小儿迁延性肺炎,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45例患儿超短波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测定,证实超短波在抗感染过程中,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郑华;单磊;陈永昶;李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抗生素研究进展

    细菌感染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自Fleiming发现青霉素后50余年来,人们不断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提取出众多的抗生素,并开发出半合成抗生素.此外,喹诺酮等合成的抗菌药物也不断问世.目前,这些抗生素或抗细菌药物约有160种.但是,近年来,多药耐药菌大量出现,因此,通过基因研究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位及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开发新的有效的抗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抗生素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在观察胎儿宫内窘迫血流变化中的作用(附180例报告)

    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常根据胎动、胎心变化、羊水胎粪污染来判断.随着彩色多普勒在妇产科的广泛应用,检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能及时、准确地判断胎儿官内窘迫.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对怀疑胎儿宫内窘迫206例胎儿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进行检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立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60例报告)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980年1月~1999年2月收治的160例巨大纵隔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129例,切除率80%;手术探查(包括姑息手术)32例,占20%.术后4例死于呼吸衰竭,手术死亡率2.5%.结论:对于纵隔肿瘤,除胸部X线摄片外,CT检查应列为常规检查手段,经胸针吸活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边界及外侵情况.

    作者:刘德荣;郑和平;黄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巯甲丙脯酸合用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50例临床观察

    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巯甲丙脯酸和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50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立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ZT胶治疗单纯性甲状腺囊肿61例

    甲状腺囊肿系甲状腺瘤囊内出血、液化所致,简单行甲状腺囊肿穿刺抽液极易复发,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广州白云医用胶总公司生产的ZT医用胶进行囊内注射,粘闭治疗单纯性甲状腺囊肿6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李爱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某驻岛部队569名新老战士皮肤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驻海岛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为掌握确切发病情况,我们于1997年10月对浙江沿海某驻岛部队569名新老战士进行了皮肤真菌感染发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关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在治疗胸段食管癌中的应用和评价

    胸段食管癌术后远期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颈部等处淋巴结的转移.手术切除范围和重建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笔者自1995~2000年对3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上腹、右胸、颈三切口,行食管次全切除,双侧颈、胸、腹淋巴结清除术,简称三野扩大根治术.为评估三切口胃代食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葛明;相加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消痔灵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1例疗效观察

    消痔灵为治疗内痔用硬化剂.我院自1996年4月~2000年2月用消痔灵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1例,与传统硬化剂50%葡萄糖对比,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大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钠检测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生期窒 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 的表现,并可引起电解质代谢的紊乱.本文对我院 1997年8月~2000年11月收治的有血钠检测的 38例HIE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婴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20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在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如不能及时诊治,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对我院儿科1983年~2000年收治的婴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2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管远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青少年腰椎软骨板破裂症11例诊治体会

    青少年腰椎软骨板后部破裂临床很少见.我科自1990年1月~2000年6月共手术治疗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卓航;宋华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黄芪对家兔失血性休克时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失血性休克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黄芪组(HQ)和生理盐水组(NS).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降至5.33kPa(40 mmHg),动态观察黄芪对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影响.结果:与NS组比较,治疗期HQ组心率减慢(P<0.05),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压力峰值(LVSP)和舒张末期压力(LV-EDP)迅速上升(P<0.05,P<0.05,P<0.05),左室压力下降大速率(-dp/dt max)和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值)显著得到改善(P<0.01,P<0.01),左室压力上升大速度(+dp/dt max)在血量恢复后才高于NS组(P<0.05).结论:黄芪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家兔的左心功能.

    作者:黄志刚;张玲;张嘉晴;杨会杰;周志泳;左保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颅内感染的预防护理

    颅底骨折常伴有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护理是预防颅内感染的关键.我院1996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68例,仅1例发生颅内感染,现将我们的预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群亚;柯志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神经阻滞治疗精神陈述不定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精神陈述不定综合征[1]其临床特点为全身乏力,头痛头重,失眠多梦,心悸胸闷,食欲不振,手足发凉及周身不适,女性有月经不调等,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我科应用神经阻滞治疗精神陈述不定综合征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乐林;王礼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九江市574名大中专学生HBV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大、中专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探讨学生乙型肝炎的防治问题,我们于2000年12月对九江市某校574名大、中专新生进行了HBV感染情况及ALT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锋;廖晓春;汪小燕;汪娩南;叶永如;温红霞;余晓波;袁维华;王斐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抽搐治疗的发展现状

    1938年意大利医生Cerletti和Bini发明了电抽搐治疗精神病,由于其操作方便、危险性小、疗效确定而被迅速推广使用.但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脑通电后肢体肌肉阵挛过剧会导致骨折和关节脱位等,由于这些弊端大大地限制了电抽搐疗法的应用.1940年Bennett首次采用箭毒药物作为肌肉松驰剂,然后再进行电抽搐治疗.

    作者:朱良君;肖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2例体会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5月~2000年8月收治的32例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房缺修补8例,室缺修补18例,瓣膜替换6例.3例合并其它畸形,予以同期矫治.结果:体外循环时间43~15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97 min;术后30 d内死亡2例(6.25%),并发症发生率12.5%.30例随访3月~4年均恢复较好.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选择病例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体外循环管理,重视心肌保护,强调术后处理,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葛孝忠;郑和平;李蔚光;刘德荣;张建平;耿仲伟;叶文辉;吴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九江医学杂志

九江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