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口帮扶中参与乡镇卫生院行政管理

罗红阳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支援, 医疗机构, 业务技术, 行政管理, 帮扶工作, 选派, 挂职, 单位
摘要:近年来,我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工作一般都是纯业务技术上的支援.1998年,我县首次选派出一名直接参与被支援单位的行政管理(挂职).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分科满意度调查的实践

    目的 为了使病人的意见和建议更具针对性,促进医院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方法 为了便于病人对住院、内外妇儿等急诊科室、医技科室、各类药房、挂号与收费处、后勤等处的不同需求反映其意见与建议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不定期的调查.结果 行风建设与医疗等业务工作纳入了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的轨道,全程优质服务和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不断深化等,病人得到了实惠,医院的竞争力增强.结论 分科满意度调查提高了医院整体竞争力和加速了两个文明建设.

    作者:杨廷仁;仲伟茂;尹可华;杨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对口帮扶中参与乡镇卫生院行政管理

    近年来,我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工作一般都是纯业务技术上的支援.1998年,我县首次选派出一名直接参与被支援单位的行政管理(挂职).

    作者:罗红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加速病案的电子化进程

    现代化的医院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病案管理.病案资料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料之一.它不仅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也为医院的综合管理服务.

    作者:高兴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对医务人员专业技能考核的做法

    为严格执行新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下称<常规>)、<临床疾病诊断治愈标准>(下称<标准>)和<医疗管理制度>(下称<制度>),我校开展了学与用<常规>活动,组织专家对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学与用<常规>、<制度>、<标准>专业技能进行考核.

    作者:王杰宁;朱晓燕;吕伟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合同护士的心态分析

    我院从1994年开始先后聘用了来自全国5省21所卫校毕业的合同护士65名,其中12名已先后解除合同关系,现有合同护士53名,占全院护士总数的32.1%.

    作者:林征;胡穗曦;陈绮华;潘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病人住院时间分布规律对住院日影响的研究

    我们从医院病人住院时间入手,分析医院平均住院日降低的各种情况以及缩短平均住院的内在关键,旨在遵循病人住院时间的客观规律,制定医院、科室及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剔除人为或假象因素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确保平均住院日指标的真实性.

    作者:胡德奎;董军;高筠;代伟;熊巨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论科室凝聚力

    科室凝聚力的强弱不仅涉及科室的兴衰,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医院的竞争力和未来,仅就此阐述几点意见.

    作者:李中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院应实行院务公开

    中央领导同志曾强调实行政务公开,这就充分表明了医院实行院务公开势在必行.

    作者:李洪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病案电子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病案信息电子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就实现病案电子化的相关问题阐述几点意见.

    作者:王克立;邢秀玲;张永平;张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疗质量综合管理的探索

    近几年来,我院始终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组织,健全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完善了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运行机制,促进了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胡文魁;吴伟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护理计划实行计算机选项的实践

    我院自1997年底,开展了将常用73个护理诊断(包括相应目标、措施等)按独特的人的9个形态及人生理系统分类方法编制了计算机护理计划程序安装在我院主机内,各病房的护士在本护理站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后,应用计算机程序的选项操作制订出体现病人个体化的护理计划,给护士日常在护理计划的制订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者:刘少霞;蔡中艳;郑淑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诊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

    当危重病人推进急诊室时,此刻病人生的欲望,家属们忐忑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们把一丝生的希望倾注在医务人员身上,分诊护士便是第一位进入心理沟通的角色.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及时地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

    作者:高春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在实习阶段抓好护生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的实践

    在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护士与病人的语言沟通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在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强调开展护生与病人的语言沟通实践,注重护生与病人沟通经验的积累,以适应毕业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需要,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许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在医学科学化进程中的作用

    在当代医学诸多分支学科竞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循证医学尽管是一个较新的学科,但人们已经逐渐感觉到了它对医学进步的重大意义,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注意.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母婴同室和新生儿监护室表皮葡萄球菌植被动态的对比研究

    目的 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及治疗提供有效的措施与依据.方法 采用质粒图谱、质粒酶切图谱等质粒分型,结合对表皮葡萄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粘质测定等方法.结果 鼻前庭标本133份,SE检出率为70.7%,新生儿脐拭子的SE携带率为42.2%;产房的新生儿、母亲、医务人员及母婴同室和NICU(鼻、脐)的新生儿SE分别为64.4%、56.3%、60.0%、27.3%(19.4%、58.9%);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二、三天鼻与脐带菌分离率为32.1%、42.3%、56.3%等.结论 母婴同室优于专设新生儿病房.当然,新生儿SE粘质试验阳性率高是新生儿易发生感染的原因之一,加强母婴接触有利于感染控制,NICU的新生儿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产科应减少对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做好新生儿集中洗澡时的消毒灭菌工作都是必要的.

    作者:罗灿辉;文细毛;郑小华;徐秀华;黄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电子病案的建立和管理

    近20多年来,电子病案在发达国家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而在国内有的大医院也已开始研究和试用.作者论述了电子病案在开发和应用中一是做好电子病案的建立过程及输入要求,二是阐述了使用电子病案中的分级保密管理、查阅授权、输入授权、修改授权、以及电子病案的使用范围、方式、规定、注意事项等.

    作者:程巧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疗服务质量改进与风险管理

    为使中国医疗服务同仁分享美国当今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的信息,提供有关医疗服务内部和外部运行结构在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现就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JOHN·A·BAVARO;张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如何在我国发展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人士关注和接受,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循证医学应列入我国医学发展的日程.结合我国的实际,可将发展循证医学的工作分为4部分,即:形成可供系统评价的证据;搜集、整理证据并进行系统评价;根据EBM证据对现行临床诊疗原则进行调整;运用EBM证据和新的诊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后部分论述了在我国发展循证医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屈会起;张金钟;邱明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目的 为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对住院1周以上的全院各科的500名患者实行不记名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478份有效问卷中:欢迎开展健康教育者占97.5%、用语言交谈方式开展教育者占86.8%、教育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者占59.6%、选择提问解答方式占52.9%、内容选择有针对性者占47.9%、教育选在病情稳定时机者占58.6%.结论 健康教育有普遍需求,在病情稳定时开展有针对性、15分钟内、解答式教育深受欢迎.

    作者:卢人玉;彭君;王小惠;周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之管见

    循证医学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拿破仑时代,是唯结果论的产物.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了医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循证医学时代.循证医学就是负责、明确、明智地利用现有的好证据来决定不同患者的诊治措施.循证医学的3个基本要素是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证据、患者的自身价值和愿望.循证医学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发展循证医学必须重视医学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作者:屈会起;张金钟;邱明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