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萍
目的 探讨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22例患者中胃穿孔6例,十二指肠穿孔6例,结肠穿孔4例,阑尾穿孔4例,空回肠2例.多层螺旋CT平扫确诊21例(95.5%).结论 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对胃肠穿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海根;饶华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对葡萄胎患者,特别是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HCG过高,应特别注意监测尿量及肾功能,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一旦发现尿量突然明显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应考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及早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我们遇及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云洁;胡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筛选体外对幽门螺杆菌有拮抗作用的胃原籍益生菌.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溃疡好发部位取黏膜组织标本按常规厌氧菌分离方法 分离鉴定出多株益生菌,对所分离的菌株通过打孔法检测其体外抑制HP的效果,筛选出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体外与HP共同培养检测其抑菌效果,并进行耐酸、耐胆汁实验.结果 从健康成人胃内分离、鉴定出50株益生菌株,体外抑菌实验发现3株具有拮抗HP的作用、能耐酸、耐胆汁的胃原籍益生菌,编号分别为LF011、JBG012和FB013,经鉴定1株为双歧杆菌,2株为乳酸杆菌.结论 胃内具有独特的菌群体系,分离的3株益生菌能体外拮抗HP并能耐酸、耐胆汁.
作者:游宇;刘玉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11年新版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2011 cana-dian hypertensive education program, CHEP)依据循证医学,优先回顾随机试验和系统评价试验,以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成人高血压提供依据.
作者:李萍;王秋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术(tissue 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组(治疗组)和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储留、肛门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及平均住院日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储留、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外剥内扎术相比,TST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近期效果好,是治疗混合痔当前疗效较好的一种微创手术,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黎小平;谢尚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严格执行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有效、简单同时也是难做好的一件事.研究表明,即便是在发达国家,手卫生执行率一般低于50%;在我国,手卫生执行率为10%-30%之间.
作者:张静;陈修文;陈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门诊在医院诊疗中处于第一线.传统门诊管理方式滞后于医院发展需要,如指路标识与就诊流程不明确,往返时间长,加上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弱、工作被动、应用封闭式语言,这样就容易使就医者产生怨气,处于焦虑与紧张中,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对医院产生负面评价.
作者:万莉玲;刘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道水疗、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3种方法 对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10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电解质组(428例)、甘露醇组(289例)、水疗组(283例)进行肠道准备,按清洁的程度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大肠水疗组和口服电解质组的肠道清洁甲级率高于口服甘露醇组(P<0.01),分别为30.12%、33.95%,口服电解质组肠道清洁丁级率高(P<0.01),为8.35%;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肠水疗组低(P<0.01),仅为5.69%,而口服甘露醇组、口服电解质组分别高达20.90%、22.22%.结论 3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 结肠清洁效果相仿,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作者:高伍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胰腺炎者少见,临床上偶有报道.我院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因腹痛腹泻10+d于2011年8月22日入院.患者缘于1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酸痛,腹痛,以上腹痛为主,伴恶心、腹泻,大便为泡沫水样便,多时日解十余次,感头昏、全身乏力.
作者:李远;孙明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后并发迟发脑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40例CO中毒后并发迟发脑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结果 痊愈2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春玲;滕进忠;邹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感染是严重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而肠道是人体大的细菌库,Marshall 也认为肠原性感染可能是多内脏功能衰竭的启动器官.
作者:黄翠兰;詹剑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TEN和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初治CN-AML和10例对照( 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 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EN、NF-κB p65的表达,分析PTEN、NF-κB与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数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PTE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90%,CN-AML组阳性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关,(P 值分别为0.016、0.01),与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S无关(P>0.05);对照组NF-κB P65基因表达均为阴性,CN-AML组阳性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NF-κB p65基因阳性表达与较短OS有关(P=0.024),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均无关(P>0.05).结论 CN-AML患者存在PTEN、NF-κB 基因表达异常,NF-κB 阳性者预后较差,是影响CN-AML 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刘婷婷;丁伟荣;黄艳辉;罗敏智;万才水;金成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门诊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随机纳入的重度抑郁症患者80例分成2组,试验组40例,在门诊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0例,在住院部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21、28和56d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77.5%,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均不良反应少.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应用于门诊重度抑郁症患者,替代住院治疗.
作者:梁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2月对32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彻底清创后,应用PVA棉负压引流型(建德市康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引流,7-9d后,拆除医用PVA棉,创面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根据不同缺损情况,给予植皮、带蒂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其中5例植皮后再次应用VSD引流技术.结果 皮瓣及植皮均完全成活,有2例带蒂皮瓣远端少量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愈合.结论 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减轻换药痛苦,缩短治疗周期,有利于植皮成活,在四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疗效确切.
作者:孙华伟;谢振军;赵国红;邓小兵;郑竞舟;邓名山;赵建军;张学来;樊志强;邓星军;谢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收治过1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患者.这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Kaijiser在1937年首次报告了3例,近年来国内已有数十例报道.典型病人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水肿增厚为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良;孙明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β-EP、IL-2在癫痫发病中的机制以及纳络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腹腔内注射海人酸(KA)诱发癫痫发作,分为惊厥组及纳洛酮组,纳洛酮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1 mg/ kg 纳洛酮(NLX),观察两组大鼠癫痫行为,比较两组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及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标记(TUNEL) 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比较惊厥对照组与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癫痫行为结果 显示:惊厥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t=0.676,P>0.05),惊厥持续时间(t=5.520,P<0.01) 和惊厥级别评分(t=8.339,P<0.01) 差异有显著性.惊厥组及纳洛酮组血浆β-EP、IL-2含量均显著升高,纳洛酮组较惊厥组血浆中β-EP、IL-2含量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洛酮组海马凋亡细胞数(43.6±5.1)较惊厥组(63.4±7.7)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β-EP、IL-2均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NLX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惊厥性脑损伤的作用效果.
作者:陈勇;钟建民;谢基华;吴华平;虞雄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始我科配合急诊手术治疗26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中内镜价值.结果 26例均查出出血部位,25例为单一出血灶,1例有2处血管畸形;术中平均内镜检查时间15min.所有患者均根据术中内镜诊断进行了相关手术治疗,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再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术中内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郭海;王成文;邹兵;吕国庆;刘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与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20ml,B组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5mg的混合液20ml,注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B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B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作者:郭三明;鲁小民;王琳;蒋民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2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电灼治疗,试验组电灼后加用大蒜素.治疗前后均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 细胞亚群.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人T 细胞亚群比较,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高(P<0.05),CD4+/ CD8+比值降低(P<0.01);而NK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D3+细胞、CD4+细胞、CD4+/ CD8+比值升高,CD8+细胞降低、(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蒜素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
作者:胡发明;陈胜辉;罗明;熊国保;刘居里;万德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microscopic observ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MODS)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50例临床诊断TBM患者,用MODS技术对50例患者脑脊液进行培养,同时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4种抗结核药物药敏测定,并与传统罗氏培养及罗氏药敏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本法与罗氏培养阳性结果 符合率为88%,培养阳性结果 平均时间分别为8d和26d.本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 与罗氏药敏结果 符合率分别为88%、96%、92%、84%,药敏检测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8d和31d.结论 MODS诊断TBM及耐药性检测具有快速、操作简便、价廉等优点.
作者:杨丽霞;胡国信;方铭;张伦理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