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肠道清洁准备结肠镜检查的比较

高伍妹

关键词:肠道水疗, 甘露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准备, 清洁度
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水疗、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3种方法 对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10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电解质组(428例)、甘露醇组(289例)、水疗组(283例)进行肠道准备,按清洁的程度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大肠水疗组和口服电解质组的肠道清洁甲级率高于口服甘露醇组(P<0.01),分别为30.12%、33.95%,口服电解质组肠道清洁丁级率高(P<0.01),为8.35%;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肠水疗组低(P<0.01),仅为5.69%,而口服甘露醇组、口服电解质组分别高达20.90%、22.22%.结论 3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 结肠清洁效果相仿,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乳头状瘤28例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将39例食管乳头状瘤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患者行APC治疗,并加服雷贝拉唑肠溶片;对照组11例患者仅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内镜下表现.结果 所行APC治疗的28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其中术后1例出现胸骨后疼痛,1例表现为轻度吞咽困难,治疗3-5d后症状消失;而对照组患者食管乳头状瘤内镜下无明显改善,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朝;文丽彬;汤淼;赖运庆;彭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导医优质服务培训与效果

    门诊在医院诊疗中处于第一线.传统门诊管理方式滞后于医院发展需要,如指路标识与就诊流程不明确,往返时间长,加上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弱、工作被动、应用封闭式语言,这样就容易使就医者产生怨气,处于焦虑与紧张中,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对医院产生负面评价.

    作者:万莉玲;刘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与骶管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对患儿的影响.方法 将654例腹股沟疝气的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入手术室时均静脉给予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基础麻醉,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骶管麻醉.观察手术前时(T1)、手术开始时(T2) 以及手术结束时(T3)患儿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手术期间患儿的体动反应、局麻药量及氯胺酮追加量、麻醉平面、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和切口疼痛出现时间.结果 A、B两组在T1、T2、T3三个时间点的血压(SBP/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变化,P>0.05;在局部麻醉药的总量、麻醉平面、氯胺酮追加量、术后患儿苏醒时间、体动反应,A组较B组显著减少,P<0.001;A组切口疼痛出现时间较B组延后(P<0.001);B组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7%,29.36%)明显较A组(1.5%,0)高.结论 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硬膜外麻醉作用更平稳,局部麻醉药、辅助麻醉用药更少,苏醒快,术后镇痛时间延长而不影响下肢活动,对患儿生理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郭余福;帅国象;张传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2011年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处方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7200张门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的书写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7200张被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312张,占总处方的4.3%.其中不规范处方141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5.2%;不适宜处方170张,占54.5%;常超处方1张,占0.3%.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处方书写不规范现象,故应进一步加强医院处方的规范管理,保障儿科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

    作者:曹娟;谭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确诊为胎盘植入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41例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5例(12.2%),产后超声诊断32例(78.0%).产前诊断声像特征以胎盘增厚、胎盘内漩涡形成、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壁层次消失和中断为主;产后诊断声像特征以宫腔内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团块、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下子宫肌层不完整和变薄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吴龚丽莉;商建利;蔡力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煤矿和交通事故致多发伤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救治

    目的 探讨矿井和交通事故所致多发伤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策略.方法 本组72例,GCS评分均<8分,均伴身体其他部位多处损伤,均需外科处理.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52例,去骨瓣减压46例,其他损伤均经外科治疗.在治疗中贯彻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原则.即快速控制伤情、复苏和确定性手术.结果 存活50例(69.4﹪),死亡22 例(33.6﹪),38例出院后6个月行GCS评分,显示恢复良好9例(23.7﹪),中度残废16例(42.1﹪),重度残废13例(34.2﹪),植物生存2例(5.3﹪).结论 应用DCS原则处理多发伤伴重型颅脑损伤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率,对颅脑损伤的积极治疗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曾永平;王其勇;熊少华;甘雨;蔡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更新:从风险评估到临床诊疗

    2011年新版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2011 cana-dian hypertensive education program, CHEP)依据循证医学,优先回顾随机试验和系统评价试验,以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成人高血压提供依据.

    作者:李萍;王秋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经内镜及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于出血稳定24h内采用胃曲张静脉三明治法组织胶注射后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观察术后及时止血率,24h、2周、3个月后再出血率,观察术后6个月及1年后曲张静脉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出血均停止,术后2周再出血率4.2%,3个月再出血率2%;6个月及1年后胃底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7%、85.4%,6个月及1年后食管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8%、89.5%.结论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是治疗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章正林;王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与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20ml,B组注入0.37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5mg的混合液20ml,注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B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B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作者:郭三明;鲁小民;王琳;蒋民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江西省不同流行地区麻风病流行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麻风病不同流行程度地区麻风病流行因素、群众认知和患者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3个不同流行程度的县进行整群抽样,在抽得的行政村进行皮肤科普查及问卷调查、流行因素筛查、患者空间分布分析.结果 流行因素筛查显示环境卫生、屋内空气和饮用水来源居前3位;高、中度流行县的被选行政村麻风病患者呈高度聚集性分布,居民对麻风病的误解率甚高.结论 较差的环境卫生、较潮湿的居住空间和不卫生的饮用水来源,是各类流行地区麻风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而高聚集性传染源的长期存在、居民对麻风病的片面认知,是加剧高、中度流行地区麻风病流行的因素.

    作者:王腊梅;余美文;刘讯力;卢房生;黄结财;周卫东;李志毅;李晓琴;徐根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ETV)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40例,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Child-Pugh评分、HBV DNA标志物及HBVDNA.结果 治疗4周时,ETV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分别为2.26lgIU/ml、50.0%、30.0%,均分别高于ADV组(0.91lgIU/ml、10.0%、10.0%),P<0.05.在12、24、48周时,ETV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仍然分别高于ADV组,P<0.05.ETV组24、48周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DV组(P<0.05).ETV组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Child A级患者比例增加,高于ADV组(χ2=17.248,P<0.05),ETV组出现疾病进展的比例低于ADV组(χ2=3.922,P<0.05).48周内两组无耐药发生.结论 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强效、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耐药率低,耐受性好.

    作者:杨静;朱萱;王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功能婴幼儿治疗固定器制作与使用

    临床上对婴幼儿进行静脉输液、抽血、换药、拆线、激光治疗等操作时往往采用人力固定方法,有时需投入较多的人力协助,才能完成,影响治疗质量.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研制出一套多功能婴幼儿治疗固定器代替传统的人力固定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作者单位:330006 南昌,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作者:吴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伐他汀诱导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观察阿伐他汀(ATV)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QBC939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阿伐他汀处理后,以MTT法检测QBC939细胞的存活率,通过光镜、倒置显微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生化学特征.结果 在阿伐他汀的作用下,QBC939细胞的生长、增殖变的相对缓慢,凋亡的细胞出现膜小泡、凋亡小体等特征性改变;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条带.结论 阿伐他汀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且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郑龙志;陈有挺;石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肠道清洁准备结肠镜检查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肠道水疗、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3种方法 对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10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电解质组(428例)、甘露醇组(289例)、水疗组(283例)进行肠道准备,按清洁的程度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大肠水疗组和口服电解质组的肠道清洁甲级率高于口服甘露醇组(P<0.01),分别为30.12%、33.95%,口服电解质组肠道清洁丁级率高(P<0.01),为8.35%;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肠水疗组低(P<0.01),仅为5.69%,而口服甘露醇组、口服电解质组分别高达20.90%、22.22%.结论 3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 结肠清洁效果相仿,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作者:高伍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蒜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2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电灼治疗,试验组电灼后加用大蒜素.治疗前后均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 细胞亚群.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人T 细胞亚群比较,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高(P<0.05),CD4+/ CD8+比值降低(P<0.01);而NK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D3+细胞、CD4+细胞、CD4+/ CD8+比值升高,CD8+细胞降低、(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蒜素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

    作者:胡发明;陈胜辉;罗明;熊国保;刘居里;万德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压氧救治急性CO中毒致迟发脑病40例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后并发迟发脑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40例CO中毒后并发迟发脑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结果 痊愈2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春玲;滕进忠;邹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皮肤CT在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汗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扁平疣、汗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肤CT图像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疑诊扁平疣的患者22例,汗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各20例,进行皮肤CT扫描检查.结果 3种疾病皮肤CT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皮肤CT对汗管瘤、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3种疾病具有辅助诊断和提供鉴别诊断线索的作用.

    作者:万川;薛玮;胡国红;何萍秀;吴忆;罗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暗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严格执行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有效、简单同时也是难做好的一件事.研究表明,即便是在发达国家,手卫生执行率一般低于50%;在我国,手卫生执行率为10%-30%之间.

    作者:张静;陈修文;陈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海人酸致痫大鼠血浆β-内啡肽、IL-2含量及纳络酮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β-EP、IL-2在癫痫发病中的机制以及纳络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腹腔内注射海人酸(KA)诱发癫痫发作,分为惊厥组及纳洛酮组,纳洛酮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1 mg/ kg 纳洛酮(NLX),观察两组大鼠癫痫行为,比较两组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及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标记(TUNEL) 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比较惊厥对照组与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癫痫行为结果 显示:惊厥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t=0.676,P>0.05),惊厥持续时间(t=5.520,P<0.01) 和惊厥级别评分(t=8.339,P<0.01) 差异有显著性.惊厥组及纳洛酮组血浆β-EP、IL-2含量均显著升高,纳洛酮组较惊厥组血浆中β-EP、IL-2含量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洛酮组海马凋亡细胞数(43.6±5.1)较惊厥组(63.4±7.7)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β-EP、IL-2均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NLX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惊厥性脑损伤的作用效果.

    作者:陈勇;钟建民;谢基华;吴华平;虞雄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胰腺炎者少见,临床上偶有报道.我院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因腹痛腹泻10+d于2011年8月22日入院.患者缘于1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酸痛,腹痛,以上腹痛为主,伴恶心、腹泻,大便为泡沫水样便,多时日解十余次,感头昏、全身乏力.

    作者:李远;孙明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