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伤寒论》中的“蛔”看中医的象思维

马新童;狄红;刘亚男;张广中

关键词:蛔, 象思维, 厥阴病, 取象比类
摘要:象思维是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处理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方法,取类比象的方法在研究某些问题上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医学发展迅速,但是对于象的认视正逐渐淡化,取类比象的中医思维方式也正趋于淡化.《伤寒论》厥阴病篇中关于“蛔”的论述是历代伤寒学家争议的焦点之一,通过多年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笔者对“蛔”的本质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本文从象思维的内涵以及中医与象思维的关系展开,以此角度来诠释“蛔”的内涵,阐释其临床应用,并借以说明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方和谦辨治咳嗽医案分析

    目的 分析方和谦教授诊治咳嗽的用药特点.方法 回顾方教授治疗咳嗽的百余份医案,利用数据库及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医案的症状、证候特点以及治疗上常用的方剂、药物规律.结果 出现证候频次多的为肺气不利证、肺津(阴)亏耗证、痰热阻肺、燥邪伤肺、风热犯肺等;处方多以二陈汤、自拟利肺汤、止嗽散、杏苏散、自拟清肺养阴方加减;用药以苏梗、桔梗、法半夏、杏仁、连翘等为多.结论 研究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方和谦教授辨治咳嗽重视肺气宣降调理,将宣发肺气与化痰降气并重的特点.

    作者:曹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温阳通络推拿法治疗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温阳通络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温阳通络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推拿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日常活动和腰及下肢的功能状态.结果 两步六法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日常活动评分、腰背及下肢的功能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套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肯定.

    作者:王得志;丁全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 对104例乳腺癌术后CAF方案辅助化疗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化疗前后临床症状、舌象、中医单证的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药应用1周内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与化疗前相比,观察结束时疲乏、脱发、心悸、汗出、手足麻木等症状及淡暗舌、边有齿痕和白腻苔等舌象明显增多(P<0.05);气虚证、血瘀证、血虚证、痰湿证单证明显增多(P<0.05).结论 化疗首先影响患者脾胃功能,脾胃气虚,气血生成乏源,后出现肝肾精血不足,兼有血瘀痰湿证.

    作者:富琦;王皓;韩冬;张萃;王笑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伤寒论》中的“蛔”看中医的象思维

    象思维是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处理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方法,取类比象的方法在研究某些问题上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医学发展迅速,但是对于象的认视正逐渐淡化,取类比象的中医思维方式也正趋于淡化.《伤寒论》厥阴病篇中关于“蛔”的论述是历代伤寒学家争议的焦点之一,通过多年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笔者对“蛔”的本质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本文从象思维的内涵以及中医与象思维的关系展开,以此角度来诠释“蛔”的内涵,阐释其临床应用,并借以说明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新童;狄红;刘亚男;张广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Ang Ⅰ、AngⅡ、ALD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中医不同证候患者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与各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6例EH患者,包括肝胆湿热证36例、痰湿壅盛证39例、阴虚阳亢证29例、肝阳上亢证32例,分别进行AngⅠ、AngⅡ、ALD测定.结果 各组间AngI水平经比较发现,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两两比较肝阳上亢证组AngⅠ水平明显低于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各组间AngⅡ水平经比较发现,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两两比较肝胆湿热证组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各组,并且阴虚阳亢证与肝阳上亢证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各组间ALD水平经比较发现,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胆湿热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两两比较肝胆湿热证组ALD水平明显低于各组.各组间体重指数(BMI)经比较发现,痰湿壅盛证>肝胆湿热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组内两两比较痰湿壅盛证组BMI明显大于阴虚阳亢证及肝阳上亢证,而肝胆湿热证组BMI明显大于阴虚阳亢证.结论 高血压病不同证候AngⅠ、AngⅡ、ALD及BMI水平存在差异,并与证候分别存在关系.

    作者:高扬;胡元会;褚瑜光;朱紫嫣;吴华芹;冯雪;张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透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透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痛综合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各个治疗阶段头痛综合评分的影响,分析2种方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结果 针刺透穴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后偏头痛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疗效分别为93.33%和83.33%,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在治疗5次和10次后对偏头痛综合评分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针刺透穴组优于常规针刺组;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偏头痛综合评分与疗程刚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的患者情况稳定.结论 针刺透穴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而且远期疗效稳定.但治疗初期针刺透穴法疗效更明显.

    作者:魏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非失血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非失血性贫血的几率、贫血的类型及预后的关系,提醒临床医生重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贫血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调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92例,记录其入院时血红蛋白(Hb)水平及住院期间Hb低水平.观察其并发贫血的比例、Hb下降的程度、贫血的分类,比较死亡组和好转组Hb水平的差异.结果 92例患者中87例出现Hb水平下降,约占94.6%,平均下降幅度(31.18±18.90)g/L.贫血的类型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多见,约占49.42%,大细胞性贫血占39.08%,小细胞性贫血占11.49%.死亡组Hb,的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好转组病例,2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贫血十分普遍,贫血的严重程度和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中西医均应重视重型肝炎并发贫血的治疗.

    作者:孙凤霞;沈云;周桂琴;王晓静;叶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于增瑞治疗不孕症经验撷菁

    总结北京市级第4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于增瑞老师治疗不孕症的经验,阐述于老师不孕症的辨治思路.于老师在治疗不孕症过程中主张温肾暖脾,重补命门;疏肝解郁,理气和血;调经种子,助孕之要;注重特点,分期施治;化痰祛湿,以助成孕.其临床用药,衷中参西,不拘古方;遣方用药精当,擅用药对,配伍合理,收效显著.

    作者:王浩;于增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调中溶石汤治疗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7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北京名老中医韩臣子调中溶石汤治疗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韩臣子结石专科门诊治疗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共计76例,治疗组40例运用调中溶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6例运用中成药“益胆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B超检查等指标,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溶石汤治疗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韩丽霞;王晴;董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队列人群中风危险因素综合针法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具有中风危险因素人群通过综合针法(体针、腹针、耳穴、刺络放血、穴位贴敷等)干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440例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对象,治疗组228例,对照组212例,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外加综合针法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经综合针法干预后治疗组的各危险因素水平值均有所下降,血压与体重在于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变化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自身比较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累积的中风发病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9%).结论 综合针法干预治疗中风危险因素人群比单用一般治疗方法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周炜;袁霞;冯建茹;洪秋阳;杨勇;杨必安;邓伦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金针王乐亭治疗中风病经验

    王乐亭先生师从针灸名医陈肃卿,临床治疗中风病经验丰富,其针灸组方被广泛应用,是其学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乐亭先生分别针对中脏腑、中经络、后遗症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以“中风十三治”为代表的手足十二针法、纠偏法、十二透刺法、开闭醒神法、回阳固脱法等多种针灸治疗法,临床疗效颇佳.

    作者:王桂玲;程金莲;孙敬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施今墨药对浅析消渴病病机

    施今墨先生擅用药对治疗消渴病,经祝谌予先生整理、讲解流传于世.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绿豆衣配薏苡仁;葛根配丹参;玄参配麦冬;知母、黄柏配肉桂;知母配石膏7对药对既为遣方用药之兵将,亦为消渴病病机之概括,寓法于方,兹就其配伍思路浅析消渴病病机.

    作者:李智;齐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Ⅰ 32例,中药口服加美沙拉嗪;治疗组Ⅱ34例,治疗组Ⅰ的方法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6例,常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Ⅰ、Ⅱ组综合疗效及症候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好,起效快,其中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李军;李红;赵玉娟;赵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回纹型风湿症27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回纹型风湿症的中医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回纹型风湿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指标,总结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结果 关节炎发作频率、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少、炎性指标下降,总有效率96.30%.结论 中医药治疗回纹型风湿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谢幼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放射性肺损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肺是人体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器官之一,接受放疗的病人1年之内常出现的并发症即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将导致慢性并发症放射性肺纤维化,因此胸部肿瘤放疗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放射剂量的限制.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是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2个阶段,笔者就RILI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王苏;侯炜;杜欣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四物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四物汤,原出自唐·蘭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主治跌打损伤、肠肚中瘀血,认为凡是重伤、肠内有瘀血者都可用该方;清·张秉成认为其他补血方都是从四物汤演化而来;其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则首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妇人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下等症,其中记载四物汤是妇女月经生育以及一切血病的通用方.

    作者:张荣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8、 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caspase8、caspase3表达量以及凋亡指数(AI)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er大鼠150只,人血白蛋白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后,急性攻击以D-GalN400 mg/Kg和LPS100μg/Kg一次性腹腔联合注射.中药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急性攻击后4、8、12h分别麻醉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技术检测肝细胞AI,WB法检测肝细胞中caspase8和caspase3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4、8、12 hAI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中药组较模型组各相应时间点A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量也有降低.结论 截断逆挽方可降低肝细胞caspase8、caspase3表达量和AI,减轻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作者:吴文秀;崔利娟;陈煜;张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北京地区中医外科发展现状及展望

    北京地区中医外科历史辉煌,燕京外科作为中医外科的重要流派之一,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国医大师比例、医疗技术水平、外治药物数量、人才培养力度都曾在全国居首,体现了其学术地位及实力,但时至今日其发展却遭遇瓶颈.本文总结北京地区中医外科工作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其理论、临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造成当下局面的原因,提出总结整理燕京外科学术流派理论、设立中医外科特色技术研究专项、研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药、形成国际先进的中医外科诊疗经验、分层次培养中医外科人才、形成一流诊疗团队等建议,以期振兴北京地区中医外科事业,促进中医文化和谐发展.

    作者:张燕生;张董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北京市平谷区城区中小学生颈椎失衡综合征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平谷区城区中小学生颈椎失衡综合征状况,让社会认识其危害性,引起社会足够关注,保证中小学生的健康,为青少年颈痛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平谷区城区中小学进行了颈椎生理健康状况与颈椎失衡后相关症状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放“颈椎失衡综合征流调表”9231份,医生查体5690人次,录入查体表2174份.结果 随年级的增高,颈椎失衡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毕业班的颈椎失衡率升高明显;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颈椎问题的主要原因;学生自觉不适,查体主要以颈肩部肌肉压痛为主,神经反射阳性率较低.结论 颈椎失衡综合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不明确,但青少年的颈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向全社会普及颈椎健康知识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对防治青少年颈椎失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见国繁;陆雪松;白金山;李平;张明月;张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略论医院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针对有些炮制饮片,如切制规格不规范、炮制工艺不符合要求等现象,认为中药炮制技术萎缩不容乐观.建议加强中药炮制饮片的监督管理,加强中药炮制队伍建设,加强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工作,以提高医院中药饮品质量,保证中医医疗水平发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