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刚;赵玉驰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下贮存时间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观察分别置于2~5 ℃、18~22 ℃、32~34 ℃贮存温度中过氧乙酸的含量.结果 放置贮存过程中,过氧乙酸逐渐分解,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其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过氧乙酸在不同温度和储存条件下,其有效期也不同.
作者:王美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是两种镜像体的消旋混合体,自用于临床后其潜在的心脏毒性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表明其毒性与结构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体.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临床效果与布比卡因非常类似的长效局麻药,实验室和人体试验资料表明其安全性和毒性优于布比卡因,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左旋布比卡因提供了依据.本文就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特点和毒性作一综述.
作者:来伟;徐国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后牙纵裂保存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冠外结扎,冠内固定,根管治疗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裂.结果 39例44颗后牙,其中活髓牙10颗(22.7%),无髓牙34颗(77.3%);42颗使用正常(成功率95.5%),失败2颗(4.5%).结论 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以全冠修复,绝大数患牙是可以修复的.
作者:熊道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于1998年9月~2005年12月用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86例22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224眼恢复正常的导泪功能,治愈率97.38%.结论 用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具有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宋五德;梁章海;戴明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出血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颅脑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蛇凝血素酶1ku,术前15min静注蛇凝血素酶1ku;对照组患者术前15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780+160)ml,治疗组患者平均出血量(560+135)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延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蛇凝血素酶能有效预防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作者:熊晓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正常人(NC组)和76例2型糖尿病人(DM组)的血浆Hcy、体重指数(BMI)、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和餐后2h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积分等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将76例2型糖尿病人根据Hcy水平分为Hcy增高组(Ⅰ组36例)和Hcy正常组(Ⅱ组40例).结果 (1)DM组与NC组比较:DM组Hcy、FPG、2hPG、HbA1C、收缩压(SBP)、IMT、斑块Crous积分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低于NC组(P<0.01).(2)Ⅰ、Ⅱ和NC组间比较:3组之间年龄、BMI、TG、TC、HDL-c、LDL-c无统计学差异;Hcy在Ⅰ组高于Ⅱ组和NC组(均P<0.01);SBP、FPG、2hPG、HbA1c在Ⅰ、Ⅱ组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和NC组(均P<0.01),Ⅱ组又低于NC组(P<0.05);IMT、斑块Crous积分在Ⅰ组大于Ⅱ组和NC组(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浆Hcy水平、年龄、收缩压呈负相关(分别r=0.48,P<0.01;r=0.27,P<0.05;r=0.26,P<0.05);斑块Crous积分与血浆Hcy、年龄呈正相关(分别r=0.56,P<0.05;r=0.39,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Hcy血症;高Hcy血症可影响动脉硬化的各个阶段,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霍亚南;冯利利;周淑兰;汪鸿彬;张明;章志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肩先露剖宫产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肩先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组,取胎时间长,新生儿窒息率高,术中出血量少;采取子宫体部剖宫产组,取胎时间短,新生儿窒息率低,但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结论 肩先露采取剖宫产术式应根据有无破水、子宫收缩情况、子宫下段形成等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陈丹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的效果.方法 B超定位选定穿刺点,用胸腔闭式引流套管针行胸腔穿刺或单腔中心静脉留置针行胸腔穿刺,引流后注射化疗药物.结果 完全缓解(CR)90%(36/40),部分缓解(PR)7.5%(3/40),稳定(MR)2.5%(1/40),总有效率(CR+PR)97.5%(39/40),缓解期2~48个月,平均缓解期11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套管针或单腔中心静脉留置针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疗效后,不良反应轻微,操作简单,创伤小.
作者:王敏;罗细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美普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普清片,治疗剂量1.25μg/kg,每12h口服1次,疗程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率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普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柳上信;林德光;郑朝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2000年1月~2006年1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诊12个月以上,根据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本组90例中,治愈66例,治愈率73.3%,好转19例,好转率21.1%,无效5例,无效率5.6%,总有效率94.4%,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薇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6年4月间应用电凝术治疗的3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一期愈合,无局部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严太平;罗满生;吴红;黄章宇;林志铭;周开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4例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脏病变,一期施行心脏病变根治及预激综合征旁路心内膜手术切断术.结果 4例病人均恢复正常心律,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现象;随访1个月~半年,均未有心动过速复发,心功能恢复Ⅰ级.结论 一期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脏病变疗效肯定,熟悉附加旁路的解剖特点和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勇;吴永兵;张小强;吁东亮;徐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时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原因以及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用稀释法检测出现HBsAg阴性HBeAg阳性标本中HBsAg,并对这些标本用HBV-DNA-PCR法检测乙肝病毒载量,分析钩状效应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一步法检出的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的标本共12份,经稀释后重新测定HBsAg其中11份为阳性,其乙肝病毒载量在7.81×105~4.26×108 copies/ml.结论 高浓度HBsAg是造成一步法钩状效应的原因,其病人体内存在高载量的乙肝病毒.
作者:周方满;鲁姣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血压控制不良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2.5~25 mg/d)治疗,与另外80例不应用利尿剂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同期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均有下降,但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组的脉压差、平均动脉压较不用利尿剂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荣彪;赵岳军;郑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RP作为肝硬变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继发感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继发感染前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感染控制前后则呈显著负相关,感染未能控制导致死亡患者持续高水平.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感染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程乾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的理论依据.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检.同时对不同性别、年份、年龄、职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宁波市2004~2006年112704例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率为6.22‰,呈逐年下降趋势.献血者的年龄、职业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宁波的梅毒感染有特殊职业人群向普通人群转移的趋向,应建立一支固定的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切实做好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筛查工作,进一步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亚琴;徐瑛;张奕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谱在高血脂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比浊法测定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Apo A2、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并分析其与TG、LDL、TC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B、Apo C2、Apo C3、Apo 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TG、LDL、T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01).不同TG水平组中,TG浓度大于2.81mmol/L组,除Apo A1、Apo A2外的各载脂蛋白均较前几组高,有显著性意义.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血脂浓度组间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o A2浓度无显著性意义.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Apo A2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而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则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谱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Apo B、Apo C2、Apo C3、Apo E等水平增高而Apo A1、Apo A2水平降低,支持高血脂患者存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可能性.
作者:詹永妹;滕敏;陈晓刚;吕国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腰麻(EA)、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应.方法 随机选取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70~96岁,ASAⅡ~Ⅲ级,分为EA组和CSEA组两组,每组30例.CSEA组用0.5%布比卡因1~1.5 ml(0.75%布比卡因2ml+脑脊液1ml),以20~30 s时间注入蛛网膜下隙.两组均在平卧后硬膜外导管内注入1.5%利多卡因5ml作试验剂量,硬膜外用药的配制均为0.5%布比卡因.CSEA组根据术中腰麻减退情况加局麻药.EA组常规用药.比较两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硬膜外局麻药用量、麻黄碱用量及麻醉效果.结果 CSEA组与EA组相比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硬膜外局麻药用量少,麻醉优良者占多数,而血压下降,麻黄碱的用量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CSEA组与EA组相比有明显的优点(P<0.05).结论 EA与CSEA均可用于高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但CSEA与EA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行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的30例腹股沟疝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28例,直疝2例,复发疝3例及双侧疝2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术后第1d可下床活动,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住院时间5d,短期随访无复发及不适感.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8.30±13.60)min和(5.20±1.85)d,术后并发症5例,阴囊血清肿3例,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手术费用为(6200.30±390.80)元.结论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手术,切口小,无腹腔干扰,疼痛轻,恢复正常活动早;但技术难度大、费用较高的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加以解决.
作者:万登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治疗方法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 总结12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即对症治疗组A,以及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使用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组B、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组C、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或青霉素类组D等,共同4组,分别观察其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4种治疗方法的总的有效率有很大的差异,A组及B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在50%左右,而C及D组的总的有效率分别是85%和96%.在远期疗效上,A组和B组在30%左右,而C组和D组在90%左右.结论 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治疗,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优先考虑.
作者:叶安青;邓英华;刘纯义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