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缝隙连接与血管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付勇南;王梦洪

关键词:缝隙连接, 血管调节, 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
摘要: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又称间隙连接、通讯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排列而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肠痛和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作者:徐文斌;祝金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我院2002~2004年呼吸科和内科临床分离菌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小抑菌浓度法对1156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仍然是革兰氏阳性菌中的主要问题,葡萄球菌占检出革兰氏阳性菌的绝大部分,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比率均在92%以上,甚至1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敏的粪肠球菌菌株.3年间所分离的菌种比例,呼吸科以革兰氏阳性菌增长为主,内科以革兰氏阴性菌增长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比例逐年上升,呼吸科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内科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 鉴于本组资料来源于下呼吸道,对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陈敏;金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4例分析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4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美国Bard有限公司和意大利Hemiamesh有限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64例各类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观察术后病人的恢复状况、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等.结果 该手术64例中,出现阴囊积液2例,切口区红肿3例,近期伤口异物样感6例,均经处理后好转,无1例切口化脓性感染,其中合并慢性疾病15例均安全手术,随访3~6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势;特别是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方法简便易学,更适于基层医院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强;叶旸;张福庆;纪刚;余燕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Univent管用于测定气管内压力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Univent导管在模拟肺以及临床条件下测定气管内压力的可行性.方法 在模拟肺上,在呼吸机不同参数设定值时洁净Univent管测定气管导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压力用支气管阻塞管测定.之后在导管腔内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比较导管两端压力的改变;对10例病人进行了临床可行性评价,对气管导管两端压差以及压力波形进行测定和描记.结果 在模拟肺研究中,洁净导管时Y接头和导管远端之间无显著压力差(P>0.05),在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后导管两端压差分别增加到(4±2.67)mmHg和(5.79±3.68)mmHg(P<0.01).在临床中使用Univent导管可以方便测定气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和近端压力差异显著(P<0.01).远端压力改变明显慢于近端压力改变.结论 气管导管近端压力无法准确反映导管远端压力,Univent导管可以用于气管内压力的直接测定.

    作者:潘志浩;邬晓雷;黄长顺;郭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额叶底部对冲性脑挫裂伤31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9年来收治的31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根据GOS评定,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3例,中残6例,良好15例.结论 尽早复查CT、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预后的关键.

    作者:左红光;王小兵;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56例宫颈癌根治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良好,并发症痊愈.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金香;朱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BCL-10和PCNA在胃粘膜相关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BCL-10、PCNA在胃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60例胃MALT型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BCL-10、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10核阳性率在淋巴结被累及与未被累及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肿瘤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与浸润肌层至浆膜层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BCL-10核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PCNA的表达强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PCNA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BCL-10核表达提示肿瘤的侵袭性增强,可能单纯抗HP治疗无效.PCNA可能是诊断恶性淋巴瘤,评价其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并对肿瘤的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作者:黄晖;双跃荣;黄传生;高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输卵管切除术降低超促排卵中同侧卵巢的反应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超促排卵中卵巢的反应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1999年4月~2003年12月因宫外孕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行IVF-ET治疗的患者56例(56个周期)(A组).并选择同时期因男方因素行IVF-ET治疗(不包括ICSI)患者71例(71个周期)作为对照组(B组).对A组输卵管切除侧卵巢的获卵数与对侧卵巢的获卵数;A、B两组两侧卵巢总的获卵数、年龄、FSH总量、刺激持续时间、注hCG日的E2水平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中输卵管切除侧的获卵数(5.33±3.15)个,对侧卵巢的获卵数(7.37±3.78)个;两侧比较,获卵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两侧卵巢总的获卵数、年龄、FSH总量、刺激持续时间、注hCG日的E2水平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对IVF结局无不良影响,但同侧卵巢的反应明显下降,所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切除其输卵管应慎重.

    作者:池海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方法的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比较

    目的 探讨一种佳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选用118例临床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拟行Dixon手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其中肥皂水灌肠的逆行肠道准备方法58例,口服甘露醇的顺行肠道准备方法60例,分别观察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肠胀气、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口服甘露醇法在肠道清洁度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与逆行的肥皂水灌肠方法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术前肠道准备中口服甘露醇优于灌肠方法,临床上病人更易接受.

    作者:胡美蓉;杨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血清HBV-DNA阳性≥105拷贝/ml,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20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治疗1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16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作用更强,有更好的安全性,且未发现有耐药.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腓肠肌皮瓣移植治疗小腿严重软组织损伤

    目的 观察腓肠肌皮瓣修复小腿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方法 彻底清创后选择腓肠肌一侧头形成肌皮瓣转移覆盖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一期愈合.结论 腓肠肌皮瓣血运良好,自身有一定抗感染能力,腓肠肌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严重损伤重要组织外露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4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患者PICC给药,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15~162d,平均24.8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不妨碍日常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瑞荣;龚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骨科医嘱中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提高骨科医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骨科部分医嘱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不合理应用的抗生素及内容.结果 共监测487例患者计医嘱41872条,其中不合理应用患者109例计医嘱741条,占1.77%.结论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学习培训,及时更新药学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很有必要.

    作者:熊淑华;徐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吗啡单独或联合用于关节腔内注射对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应.方法 80例硬膜外麻醉行膝关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向关节腔注入不同的药物.M组:吗啡1mg;R1组:罗哌卡因75mg;R2组:罗哌卡因150mg;MR组:吗啡1mg和罗哌卡因75mg.记录术后第4、8、12、24、36、48h患者屈膝90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4、8h,各组VAS评分相当;在12、24、36hMR组VAS评分小于其它组;在48h各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入吗啡1mg和罗哌卡因75mg,其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关节镜手术术后的镇痛治疗.

    作者:王红珠;狄华君;王惠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卵巢低反应预处理后对IVF-ET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超排卵前补佳乐人工周期处理3个周期后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IVF-ET或ICSI治疗中预测将出现卵巢低反应的患者,21例设为研究组,在超排卵前给予补佳乐行人工周期3个周期;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排卵前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以及超排卵时所用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两组在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和优胚数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佳乐预处理后,可以提高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赵琰;喻金梅;辛才林;伍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院药学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从医、护、技分工明确为特点的传统学阶段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临床药学(clnical pharmcy)和药学服务(pc)阶段.

    作者:刘季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丹参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20世纪以来肝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肝功能衰竭有效的治疗阶段,但是目前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远没达到人们期望的理想效果.

    作者:周喜洋;邹书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头颅CT和超声分析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IE)的头颅CT和超声的改变.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3月新生儿H IE患儿86例,进行头颅CT检查和超声分析,记录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CT扫描分度为:Ⅰ度9例,Ⅱ度68例,Ⅲ度9例;CT分度与临床分期结果较接近;86例患者超声分析为:57例脑实质内局灶性、一过性回声增强,19例脑实质内弥漫性回声增强;10例脑实质内弥漫性回声减低.结论 头颅CT扫描联合超声分析对HIE的早期诊断、适时治疗、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胆道支架临床应用进展

    1 胆道支架的问世上世纪50年代,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开始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由于PTC能清晰地显示胆道及其梗阻部位,该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作者:骆柘璜;龚洪翰;张蕃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B型钠尿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CHF患者105例,非CHF患者30例,采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R)快速诊断测定仪进行床边抽血查其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C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NP浓度增高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作者:宋德明;张金惠;朱红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