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柘璜;龚洪翰;张蕃昌
膈膨出又称腹脏突出,是指完整的横膈膜因发育不全或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麻痹使隔肌抬高或隆起,使腹腔内脏器向胸腔突出;临床少见;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我院于1995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民;李爱容;郑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产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7例早产孕妇血清IL-1、IL-6、IL-8水平,并与48例足月妊娠分娩孕妇比较.所有孕妇均在产后取胎盘胎膜4×4cm送病理检查,排除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结果 早产孕妇血IL-1、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IL-6、IL-8可能在早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冯翰;李怀珍;蔡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复发和转移是治疗中的主要难题,也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楚朝辉;曾庆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Roux-en-y综合征发生率减少,预后营养指数、进食量、体重各个方面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结论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是全胃切除后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作者:刘伟中;廖传文;李松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超排卵前补佳乐人工周期处理3个周期后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IVF-ET或ICSI治疗中预测将出现卵巢低反应的患者,21例设为研究组,在超排卵前给予补佳乐行人工周期3个周期;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排卵前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以及超排卵时所用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两组在不孕原因、不孕时间、基础内分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受精数和优胚数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佳乐预处理后,可以提高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赵琰;喻金梅;辛才林;伍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吗啡单独或联合用于关节腔内注射对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应.方法 80例硬膜外麻醉行膝关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向关节腔注入不同的药物.M组:吗啡1mg;R1组:罗哌卡因75mg;R2组:罗哌卡因150mg;MR组:吗啡1mg和罗哌卡因75mg.记录术后第4、8、12、24、36、48h患者屈膝90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4、8h,各组VAS评分相当;在12、24、36hMR组VAS评分小于其它组;在48h各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入吗啡1mg和罗哌卡因75mg,其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关节镜手术术后的镇痛治疗.
作者:王红珠;狄华君;王惠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6年6月住院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数麻醉药品的利用指数(DUI)<1.0.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是按照药品的药理作用、疗效并结合患者病情而选择的.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IE)的头颅CT和超声的改变.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3月新生儿H IE患儿86例,进行头颅CT检查和超声分析,记录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CT扫描分度为:Ⅰ度9例,Ⅱ度68例,Ⅲ度9例;CT分度与临床分期结果较接近;86例患者超声分析为:57例脑实质内局灶性、一过性回声增强,19例脑实质内弥漫性回声增强;10例脑实质内弥漫性回声减低.结论 头颅CT扫描联合超声分析对HIE的早期诊断、适时治疗、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类ⅡB样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误诊原因和胃镜下治疗.方法 对1996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胃镜下发现的28例类ⅡB样早期胃癌从形态学角度和活检方法进行分析,并对6例患者行胃镜下肿瘤切除.结果 类ⅡB样早期胃癌在普通胃镜下极易误诊,误诊率达32.5%.6例患者行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治疗,病理提示全癌切除,假蒂缘(切除残端)未见肿瘤细胞,其中1例术后1.5年CT发现肝脏转移,5例术后随访2~5年,无复发;开腹手术22例,术后随访1~6年,无1例复发.结论 胃镜医师应该重视类ⅡB样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提高镜下的诊断技巧,减少误诊率.并可积极进行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
作者:朱建军;李建阳;张美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肠痛和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作者:徐文斌;祝金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电子血压计监护高血压患者拔牙手术时血压安全性.方法 对105例高血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变化进行监测统计分析.结果 各种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高龄高血压患者,在分时安全监护下可以接受无痛拔牙,无1例发生意外.结论 医生在电子血压计规范的监测下拔牙,可以知道患者血压波动并在安全范围内完成拔牙.
作者:李辰或;李辰佳;胡雪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血清HBV-DNA阳性≥105拷贝/ml,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20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治疗1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16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作用更强,有更好的安全性,且未发现有耐药.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4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美国Bard有限公司和意大利Hemiamesh有限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64例各类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观察术后病人的恢复状况、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等.结果 该手术64例中,出现阴囊积液2例,切口区红肿3例,近期伤口异物样感6例,均经处理后好转,无1例切口化脓性感染,其中合并慢性疾病15例均安全手术,随访3~6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势;特别是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方法简便易学,更适于基层医院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强;叶旸;张福庆;纪刚;余燕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2~2004年呼吸科和内科临床分离菌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小抑菌浓度法对1156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仍然是革兰氏阳性菌中的主要问题,葡萄球菌占检出革兰氏阳性菌的绝大部分,两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比率均在92%以上,甚至1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敏的粪肠球菌菌株.3年间所分离的菌种比例,呼吸科以革兰氏阳性菌增长为主,内科以革兰氏阴性菌增长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比例逐年上升,呼吸科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内科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 鉴于本组资料来源于下呼吸道,对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陈敏;金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9年来收治的31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根据GOS评定,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3例,中残6例,良好15例.结论 尽早复查CT、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预后的关键.
作者:左红光;王小兵;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模拟定位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75例食管癌采用三野照射根治性放疗.结果 采用真空垫固定和不采用体位固定装置,患者体位的稳定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4.65,P<.01).结论 采用真空垫定位,患者体位的稳定性较好,摆位的精确度得到了提高,方便快捷省时,剂量分布均匀.
作者:许海富;冯展昌;王云龙;胡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患者PICC给药,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15~162d,平均24.8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不妨碍日常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瑞荣;龚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又称间隙连接、通讯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排列而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
作者:付勇南;王梦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不同切口对术后视力和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应用10mm角巩膜阶梯状弧形切口和改良6mm巩膜隧道式眉状切口对108只患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于术后3个不同时期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 改良的巩膜隧道式切口组术后0.5,3和6个月的角膜屈光力差明显低于传统的角巩膜阶梯状切口组(P<0.05),且视力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 改良的巩膜隧道式眉状切口为一有效控制术后角膜散光的术式.
作者:连曙光;杨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Univent导管在模拟肺以及临床条件下测定气管内压力的可行性.方法 在模拟肺上,在呼吸机不同参数设定值时洁净Univent管测定气管导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压力用支气管阻塞管测定.之后在导管腔内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比较导管两端压力的改变;对10例病人进行了临床可行性评价,对气管导管两端压差以及压力波形进行测定和描记.结果 在模拟肺研究中,洁净导管时Y接头和导管远端之间无显著压力差(P>0.05),在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后导管两端压差分别增加到(4±2.67)mmHg和(5.79±3.68)mmHg(P<0.01).在临床中使用Univent导管可以方便测定气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和近端压力差异显著(P<0.01).远端压力改变明显慢于近端压力改变.结论 气管导管近端压力无法准确反映导管远端压力,Univent导管可以用于气管内压力的直接测定.
作者:潘志浩;邬晓雷;黄长顺;郭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