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珍;李雪娟;刘秋莲;王安荣;关红;涂烈英;占天敏;陶春霞
我院外科自1993年9月至2000年10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26例,现将其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09例,女517例.年龄:13~87岁,大于60岁的病人占20.7%,中转开腹占病人总数的4.3%.
作者:钱长柏;熊乐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即成人型多囊肾(APKD),是至少有三种致病基因引起的多系统发病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1/1000,它引起的肾衰占血透病人的5~10%,是常见的、医疗花费高昂的遗传病之一.患者不仅表现出弥漫的肾囊肿及相应的高血压、肾结石、血尿、尿路感染,还可能有肝、脾及胰腺的囊肿、心脏瓣膜异常、左心室肥大、动脉瘤、结肠憩室、胆管扩张、腹壁疝等表现.
作者:匡仁锐;熊礼生;罗达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放疗一直是鼻咽癌(NPC)基本治疗方法,但对晚期(Ⅲ-Ⅳ)鼻咽癌疗效仍不理想.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40%左右[1].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其中远处转移死亡占45.5%[2].为提高中晚期鼻咽癌长远疗效,我科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并与单纯放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同步化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建辉;饶荣生;熊强;刘光金;丁剑午;胡蓉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病人左室发生明显向心性肥厚,伴心腔缩小,收缩排空过度,呈现严重舒张功能障碍,其生理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类似肥厚型心肌病(OHCM),TOPOL等称之为“高血压肥厚心肌病”(HHCME),因此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现就我院检出的12例HHCME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笋生;况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危重病中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方法检测了20例危重病儿,18例非危重病儿及10例内毒素性休克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血浆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危重病儿与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非危重病儿与正常大鼠;且危重儿中多器官衰竭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与无器官衰竭组;疾病恶化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治愈及好转组.结论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参与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危重病发生MOF的警示性参数,并可预测危重病的预后及转归.
作者:许飞;吴熙;徐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方法经PCS化疗灌注和/或化疗栓塞治疗31例晚期恶性肿瘤,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或化疗栓塞术2~5个疗程,每3~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植入都获得成功,5例经左锁骨下途经植入患者无气胸、血胸发生.26例疼痛明显的患者,有17例消失,5例好转,4例改善不明显,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为35.5%.并发症有留置导管移位2例,皮肤坏死1例,化疗药外溢1例.全组未发生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动脉植入PCS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为患者接受.PCS能长期留置,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可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武华;黄平;陈平;王世和;徐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我们用可吸收缝线采用“改良内埋法”缝合腹部手术切口共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玉麟;李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已被广泛的应用,疗效肯定.为了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作用,我们选取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剂型不同,其疗效有显著的差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介于血流与血管壁组织之间,它不仅是一机械屏障,而且还具有物质转运、自分泌、旁分泌等多重功能,在创伤修复、血管生成、止血、血栓形成、出血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肖礼祖;罗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手术要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16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TLH术式,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16例均成功地完成TLH,其中1例在完成TLH加一侧附件切除后,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为恶性附件肿瘤,而行开腹分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6min,平均出血量100ml,无术中大出血,无肠管和泌尿道损伤.结论 TLH是安全可行的.McCartney Tube的应用可使手术易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郭天棋;聂继跃;袁迎九;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胃癌与生长抑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测定20例胃癌患者血浆、胃液、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生长抑素(SS)含量,并与18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胃癌组血浆S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胃癌组血浆SS含量又明显高于其本身胃液中SS含量(P<0.001);癌旁组织SS含量明显高于癌组织中SS含量(P<0.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浆SS增高有利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胃癌患者的SS仍以内分泌形式进入血循环为主;检测胃粘膜不同部位的SS有助于对胃癌的诊断及确定肿瘤的范围,给予外源性SS治疗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李春安;黄裕新;张少玲;王庆莉;穆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右心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各具优缺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右心声学造影与CDFI对96例分流性先心病的检测结果,探讨其在诊断分流性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庆;郑隆权;陈毓菁;许昌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邹安琪;况建国;江志群;徐庚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穿琥宁抑制甲3型(H3N2)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采用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计算调亡细胞的百分率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结果(1)在光镜下观察了流感病毒感染的狗肾传代细胞(MDCK),感染的MDCK细胞可见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变化.如:可见广泛的染色质凝集成数个紧密的块状、胞浆浓缩及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等.(2)病毒感染组MDCK细胞凋亡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其它对照组(P<0.001).(3)药物病毒组、药物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抗流感病毒药穿琥宁(中草药)能明显抑制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1).(5)毒感染组的MDCK细胞“亚G1峰”明显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说明甲型流感病毒能诱导细胞凋亡,而抗流感病毒中草药穿琥宁能抑制其诱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刘菲菲;何士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中常见的肿瘤,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膀胱肿瘤疾病知识、康复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不仅能早期发现、早治疗,降低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1999年1月到2000年1月,共接受治疗膀胱肿瘤患者62例,均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教育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罗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1997年8月~1999年12月应用高压氧治疗40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根据HIE的诊断和分度标型[1],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作为高压氧组,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重度HIE,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邓晓敏;朱小康;冯国祝;邱佩英;范琪;童小艳;全跃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时基础心脏病因、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规范急救基础上对62例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病因分为高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三组;发作时血压水平分为>140/90mmHg、90~140/60~90mmHg、<90/60mmHg三组;预后分为治愈或显效、有效、无效或恶化三组.病因对预后影响采用秩和检验及对病因组间两两比较;血压水平对预后影响采用R×C列联表的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高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对预后影响差别有极显著意义,高心病组预后较后二组好,后二组间预后比较无差别;发作时血压水平高者预后较低者好.结论急性左心衰预后表现,以压力负荷过重引起者预后好,以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者预后差.
作者:李浩平;许粤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临床中,已广泛采用吻合血管组织移植修复深度创面.我科应用这一技术修复创面,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1999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肩胛皮瓣和胃网膜加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深度创面6例.男5例,女1例.年龄各为50、13、24、23、41、36岁,平均年龄31.17岁.3例为电烧伤,各在伤后第98d、50d、3d手术;2例为撕脱伤,各在伤后第362d、30d手术;另1例为热砖挤压伤,伤后第216d手术.
作者:闵定宏;李国辉;曾元临;张志安;廖立新;刘丽忠;郭光华;余於荣;刘上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意义.方法采用郭峰法分别检测了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红细胞C3b受体粘附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直向肿瘤红细胞粘附花环率(RBC-CaR),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RBC-C3bRR、RBC-CaR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而RBC-ICR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治疗中应注意加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作者:万会平;曾杏生;喻建华;陈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O对女性原因不明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100例(其中原发不孕34例,继发不孕66例)原因不明不孕女性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生育年龄妇女月经中期血清中NO水平.结果原因不明不孕妇女血清中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继发于人工流产、有生殖道感染史者,其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极显著(P<0.001).随不孕年限延长,血清中NO水平有逐年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O是原因不明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NO含量异常影响女性生殖过程;NO合成酶抑制剂可能为NO水平高的不孕妇女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余立群;廖玎玲;辛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