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郭武华;黄平;陈平;王世和;徐华

关键词:肿瘤, 晚期/药物疗法, 介入治疗, 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方法经PCS化疗灌注和/或化疗栓塞治疗31例晚期恶性肿瘤,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或化疗栓塞术2~5个疗程,每3~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植入都获得成功,5例经左锁骨下途经植入患者无气胸、血胸发生.26例疼痛明显的患者,有17例消失,5例好转,4例改善不明显,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为35.5%.并发症有留置导管移位2例,皮肤坏死1例,化疗药外溢1例.全组未发生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动脉植入PCS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为患者接受.PCS能长期留置,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可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手段.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式子宫切除术同时附件切除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改进,近几年国内对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增加.但对于在阴式子宫切除术同时有附件切除指征者,由于担心阴式手术技术操作较困难或缺乏阴式手术经验,大多数妇科医生仍选择经腹途径,也有不少医生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附件切除术.

    作者:聂继跃;陈梅花;刘惠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至2000年2月间97例PLG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LG是病理诊断未明确前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总称,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根据本组材料:胆固醇息肉占52.6%,腺肌瘤占5.2%,乳头状息肉占13.4%,腺瘤占12.4%,胆囊癌占9.3%.结论各类PLG都各具特点并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关键是如何把它们尽可能加以区分,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跟踪观察治疗.

    作者:许文斌;孔迪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温度的膀胱灌洗液对不稳定膀胱的临床观察

    老年男性患者由于长期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及膀胱颈慢性炎症等因素更易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其发病率是对照年龄组的5~8倍,高达52~80%[1].

    作者:陈捷;姚茶花;罗燕萍;曹润福;王共先;熊礼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我院外科自1993年9月至2000年10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26例,现将其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09例,女517例.年龄:13~87岁,大于60岁的病人占20.7%,中转开腹占病人总数的4.3%.

    作者:钱长柏;熊乐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意义.方法采用郭峰法分别检测了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红细胞C3b受体粘附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直向肿瘤红细胞粘附花环率(RBC-CaR),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RBC-C3bRR、RBC-CaR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而RBC-ICR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治疗中应注意加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作者:万会平;曾杏生;喻建华;陈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时心脏病因与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时基础心脏病因、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规范急救基础上对62例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病因分为高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三组;发作时血压水平分为>140/90mmHg、90~140/60~90mmHg、<90/60mmHg三组;预后分为治愈或显效、有效、无效或恶化三组.病因对预后影响采用秩和检验及对病因组间两两比较;血压水平对预后影响采用R×C列联表的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高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对预后影响差别有极显著意义,高心病组预后较后二组好,后二组间预后比较无差别;发作时血压水平高者预后较低者好.结论急性左心衰预后表现,以压力负荷过重引起者预后好,以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者预后差.

    作者:李浩平;许粤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即成人型多囊肾(APKD),是至少有三种致病基因引起的多系统发病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1/1000,它引起的肾衰占血透病人的5~10%,是常见的、医疗花费高昂的遗传病之一.患者不仅表现出弥漫的肾囊肿及相应的高血压、肾结石、血尿、尿路感染,还可能有肝、脾及胰腺的囊肿、心脏瓣膜异常、左心室肥大、动脉瘤、结肠憩室、胆管扩张、腹壁疝等表现.

    作者:匡仁锐;熊礼生;罗达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激动素(Kinetin)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杀伤效应的研究

    激动素为植物细胞生长有关的刺激因子,迄今仍为植物细胞培养广泛应用.在动物细胞培养的生物学活性研究中,发现它对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特殊的杀伤效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群;赵林;袁铿;徐利平;胡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目的探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手术要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16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TLH术式,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16例均成功地完成TLH,其中1例在完成TLH加一侧附件切除后,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为恶性附件肿瘤,而行开腹分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6min,平均出血量100ml,无术中大出血,无肠管和泌尿道损伤.结论 TLH是安全可行的.McCartney Tube的应用可使手术易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郭天棋;聂继跃;袁迎九;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对小儿斜疝的治疗(附854例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但许多小儿斜疝在各级成人医院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仍延用成人疝修补方式,切口大、时间长,人为地改变腹股沟管正常结构,但并不能减少复发,而且增加了周围重要组织的损伤机会。我科自1984年5月至2000年9月使用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熊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与右心声学造影在诊断分流性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右心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各具优缺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右心声学造影与CDFI对96例分流性先心病的检测结果,探讨其在诊断分流性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庆;郑隆权;陈毓菁;许昌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住院痴呆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为更好地诊治痴呆并正确评估预后,现对119例痴呆病人的有关临床特点作一综合性的分析.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收集1987年1月~1997年10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19例痴呆病人的病史资料.均符合CCMD-2关于痴呆的诊断标准.痴呆类型分为:阿尔采未病(简称AD)、血管性痴呆(简称VD)、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简称其他)三型.

    作者:陶福林;肖世富;王继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侧放置2根输尿管内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性梗阻

    目前,输尿管内支架已经成为大多数泌尿科医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的首选方法.随着现代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和设备的改善,大多数的输尿管梗阻可以采用内支架的方法成功地解决.输尿管放置内支架后,尿液的流动并非主要通过内支架腔内,而是优先经过内支架的管周[1].

    作者:徐玉生;夏维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46例上呼吸道非何杰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上呼吸道淋巴瘤为上呼吸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该部位的淋巴瘤,往往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我们收集了从1992年到2000年46例上呼吸道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郜玉萍;蔡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穿琥宁抑制H3N2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穿琥宁抑制甲3型(H3N2)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采用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计算调亡细胞的百分率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结果(1)在光镜下观察了流感病毒感染的狗肾传代细胞(MDCK),感染的MDCK细胞可见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变化.如:可见广泛的染色质凝集成数个紧密的块状、胞浆浓缩及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等.(2)病毒感染组MDCK细胞凋亡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其它对照组(P<0.001).(3)药物病毒组、药物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抗流感病毒药穿琥宁(中草药)能明显抑制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1).(5)毒感染组的MDCK细胞“亚G1峰”明显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说明甲型流感病毒能诱导细胞凋亡,而抗流感病毒中草药穿琥宁能抑制其诱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刘菲菲;何士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膀胱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中常见的肿瘤,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膀胱肿瘤疾病知识、康复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不仅能早期发现、早治疗,降低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1999年1月到2000年1月,共接受治疗膀胱肿瘤患者62例,均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教育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罗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晚期腹腔妊娠保胎成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G1P0孕31周间歇性腹痛4d,于2000年7月26日入院,孕早期无腹痛及阴道出血史.孕5月自觉胎动,入院前4d突感间歇性腹痛于外院就诊可疑腹腔妊娠转入我院.入院诉夜间胎动频繁时感左上腹疼痛厉害.既往体健,月经正常,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血压13.5/8kPa,消瘦,轻度贫血外观.

    作者:蔡丽萍;刘朝霞;龚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切除岩斜区肿瘤

    岩斜区肿瘤多为良性,主要的有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和亚铃状三叉神经鞘瘤.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收治岩斜区肿瘤6例,均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切除肿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24~67岁,平均42.5岁.病程2~4a,平均2.3a.病理诊断:脑膜瘤2例,表皮样囊肿3例,复发性三叉神经鞘瘤1例.

    作者:古金海;曹文峰;何景华;孙卫;向晖;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宫腔填塞纱条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30例体会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出血经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及冷敷等措施均不能奏效的产后出血.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危及产妇生命.我院妇产科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31日共分娩人数5199例,发生产后出血77例.产后出血率0.01%.其中使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30例,占产后出血率的38.96%,收到明显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建华;吴昌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00例临床分析

    随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成为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400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