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利;邹勇;任德胜
壁性造釉细胞瘤是指有时在牙源性囊肿基础上出现的造釉细胞瘤,即在囊壁上出现实质性的肿瘤突起.牙源性囊肿除根端囊肿均可能变为或同时伴有造釉细胞瘤存在,由于壁性造釉细胞瘤临床表现与颌骨囊肿相同,故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及术后复发.1990~1997年我院曾收治7例壁性造釉细胞瘤病人,现报告和讨论如下.
作者:陆国平;唐维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胃镜检查护理已开展20余年,但病人的准备、物品的准备、环境的准备及术中的进展和预后使用处理及镜子的保养未有统一规程,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诊断和康复,为了提高胃镜检查的护理质量,作者通过对200例胃镜检查护理的研究,总结了一套较成功的护理经验,交流如下:
作者:周金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NF-α的异常以及与胰岛素抵抗、BMI的关系,并分析其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较轻组(IAI≥-4.91)和胰岛素抵抗较重组(IAI<-4.91)血清TNF-α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分析TNF-α与IAI、BMI之间关系.结果正常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较轻组和胰岛素抵抗较重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0.18±0.02ng/ml,0.22±0.03ng/ml和0.26±0.04ng/ml,3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和BMI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这种异常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中起着较重要作用.
作者:刘精东;霍亚南;王友莲;吴冠军;邹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多弹头射频联合酒精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适应证与并发症.方法对23例肝癌患者进行29次射频联合酒精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比较,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和AFP值改变进行观察.结果23例于治疗后4周、8周进行B超及CT复查,4周后78.3%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部分瘤休钙化成呈均质低密度区,8周后4例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50%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78.3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AFP值下降者占65%,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例.结论射频联合酒精治疗是创伤小、疗效快、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作者:邹正宇;曾卫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骨科常因治疗需要或疾病将病人限制于床上,日常生活十分不便,尤其是女性病人,整天被排尿困难所困扰,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取材便利,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的女性卧床病人接尿器(简称接尿器).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6~1999年我们对哮喘复发病例除了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以外,还采用转移因子辅助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范敏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催眠及镇静作用迅速、平稳、苏醒快而完全、毒性小、体内无积蓄、且不同剂量有不同程度的镇吐作用,但镇痛作用较弱,剂量偏大或注药速度过快易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1].很小剂量的氯胺酮即有较强的镇痛及交感神经兴奋作用.而咪唑安定亦有明显的抗焦虑、催眠和顺行性遗忘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和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合用于小儿麻醉临床效果.
作者:吴取;余树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运用普遍,但操作主要凭医师的经验,穿刺不慎时,可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作者对硬膜外穿刺误伤神经根的2例患者,早期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患者恢复较快且未留神经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海虎;曾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闭孔疝为临床上一种少见的腹外疝,常以急性肠梗阻为初诊,因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我院自1978~1999年共收治闭孔疝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达水;姚顺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在本院慢阻肺、肺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出现的左心功能不全现象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现报告如下,供临床探讨.
作者:张秋;陈建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韧带转移、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重度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5年6月~1999年7月对26例肩锁关节脱位,关节间取间隙>5mm患者,行切开探查术见: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回缩.复位脱位之肩锁关节由肩峰外侧经肩锁关节面向锁骨中外1/3平行钻入两枚克氏针,并以张力带钢丝固定.缘肩韧带转移、重建喙销韧带.la后取出内固定.结果26例患者平均随访2a(18~35个月),未发现张力带松力、克氏针退出:对比内固定取出前、后的X线片,肩关节脱位无复发;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正常;2例肩部偶有轻度疼痛.结论对于重度肩销关节脱位,张力带固定确实,喙肩韧带转移重建喙锁韧带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两者结合使用不失为一种思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林;周许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出血并不少见,约20~30%溃疡可并发出血,且复发率高.据文献报告认为即使正规内科治疗后仍有约1/3的病人在初次出血后的1~3a内并发再出血.为此,本文对56例反复出血的溃疡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引起溃疡再出血的相关因素.
作者:陈爱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Ebstein心脏畸形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约占先心病的0.5%~1%[1],自然预后差,平均存活25a[2],药物治疗也只略微延长生命,后均死于心衰和心律失常,以往手术死亡率较高,随着心外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效果不断提高.我院自1990年4月至2001年5月7例病人施行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华庚;吴起才;黄立;陈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阐明高能聚焦超声刀加经尿道气化术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优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加经尿道气化术(TV-Bt)联合治疗12例晚期膀胱癌.先用高能取焦超声刀瞄准膀胱壁深层及膀胱壁外的肿瘤社照射,然后行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将突间膀胱腔内的癌社切除.术后酌情再补充作1~2次HIFU治疗.对远处转移社(如肋骨等)可同步行小剂量放射治疗.结果治疗后3月随访,所有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注:本项目受江西省医药卫生重大招标基金资助消失,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HIFU加TV-Bt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具有微创、恢复快、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已失去膀胱全切时机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它是有效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王共先;熊礼生;应学明;胡峰;习海波;邓顺中;汪芳;宋新新;谢淑云;胡年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总结胆囊切除术不放置腹腔引流的疗效,随机抽查我院自1995年12月~1997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566例,其中不置腹腔引流285例(设定为A组),放置烟卷引流281例(设定为B组).现就A、B两组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徐志丹;刘志虹;管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法乐四联症(TOF)是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种,婴幼儿TOF非手术自然死亡率较高.早期根治术可减少心脏本身的损害和促进心脏以外其它器官的发育[1].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为5例TOF婴幼儿实施了根治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明腾;舒斯伟;俞小萍;蔡爱国;谭秀萍;黎檀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75例病人.I期切除吻合51例,其中行右半结肠切除20例,横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切除12例,乙状结肠切除10例.有19例左半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行I期切除,近端结肠造瘘,II期闭瘘手术.施行I期结肠造瘘,II期肿瘤切除肠吻合,左半结肠癌1例,乙状结肠癌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盲肠造瘘和乙状结肠造瘘各1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66%(2/75).结论充分认识结肠癌急性梗阻是晚期结肠癌的表现,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根据病人全身状况及术中情况,合理选择术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成义;黄明文;杨刚;罗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这种治疗方法能够防止OSAS上气道塌陷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改善夜间睡眠状态下的通气,不仅消除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还可纠正全身多系统的其它病理生理改变.自1999年11月至2001年2月止,我们观察了nCPAP对21例OSAS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李映霞;杨玉萍;张元兵;邱忠民;唐根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资料与方法资料主要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住院时间为31.5±4.6d)进行调研.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4~62岁,平均41.30±11.46岁.病程5.46±5.15a.入院检查,血肌酐590.10±286.42μmol/L,尿素氦28.50±16.26mmol/L,内性肌酐清除率21.88±13.36mol/L.并选择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28名,女22名,年龄22~64岁,平均42.92±12.36岁,其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心理测评工具[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2)抑郁自量表(SDS).(3)焦虑自评量表(SAS).(4)艾森克人格量表(EPQ).(5)生活事件量表(LES).以上量表均由被试者根据自己实际状况填写,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袁也丰;万爱兰;陈建云;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联合用药化疗中,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并与全身静脉化疗结果相比较.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应用3P97软件处理数据,分别计算插管化疗与静脉化疗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联合用药组与静脉化疗组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尿嘧啶在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室开放模型,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作者:蔡丽萍;邬素芳;夏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