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正宇;曾卫新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上一般是指伤后持续昏迷6h以上,GCS评分3~8分,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及阳性体征者[1].这类患者伤势重、变化快,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现就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的几种并发症谈谈如何防治.
作者:殷春发;周仲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阐明高能聚焦超声刀加经尿道气化术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优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加经尿道气化术(TV-Bt)联合治疗12例晚期膀胱癌.先用高能取焦超声刀瞄准膀胱壁深层及膀胱壁外的肿瘤社照射,然后行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将突间膀胱腔内的癌社切除.术后酌情再补充作1~2次HIFU治疗.对远处转移社(如肋骨等)可同步行小剂量放射治疗.结果治疗后3月随访,所有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注:本项目受江西省医药卫生重大招标基金资助消失,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HIFU加TV-Bt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具有微创、恢复快、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已失去膀胱全切时机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它是有效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王共先;熊礼生;应学明;胡峰;习海波;邓顺中;汪芳;宋新新;谢淑云;胡年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晶状体脱位能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并可引起多种眼内并发症.临床治疗无一定模式,需根据临床状况和实际医疗水平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我院1991年1月至2001年3月晶状体脱位病人44例50眼的诊断和治疗继过,报告如下.
作者:涂雪华;邓军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深圳市毗邻香港,饮食业十分发达,各地饮食风味均在深圳落户,行业竞争激烈,使少数不法商家采用了一些非法手段争取顾客.近些年来,我们在卫生监督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饮食单位在潮式卤水食品和川式火锅料中放入罂粟壳,过去少见有对此类问题进行调查的报道,现本人就此题进行探讨,以引起重视.
作者:李光明;吕玉琼;牟丹;林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外伤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临床较多见,处理较困难.我院自1995~2001年应用小腿内、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a,外形功能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平;鄢秋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我省子宫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通过我院25年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子宫颈癌从95.47%下降到79.90%,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癌从3.18%上升至15.8%,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肉瘤无明显变化.子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近年有向老龄扩展趋势;子宫内膜癌的好发年龄为50~60岁,且有向年轻化扩展趋势.结论我省子宫颈癌仍占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子宫内膜癌近年来逐年增多,提示我们应继续加强子宫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诊断方面的研究.
作者:傅荣;万建萍;黄学明;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ae)又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或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是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粘膜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虽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可能的病因,但是并未得到充分的证实.近年来不断有人从牙菌斑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1],其与口腔ROU等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98例ROU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调查并进行牙菌斑和胃粘膜中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ROU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旨在于寻找ROU患者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
作者:宋莉;邹源;童奇文;金宪;蒋泽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类分子以聚糖及糖蛋白等形式在细胞表面构成一层与细胞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糖衣.其中糖胺聚糖(glycominoglycan),既往又被称为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是构成细胞表面糖衣的主要成分.已糖、胺和己糖醛酸或非含氮单以糖苷键相连构成双糖基本单位,而酸性糖胺聚糖即由许多重复的双糖基本单位组成.该重复双糖的基本结构是GlcUA-β1,3-GlcNAc1,4,即由葡萄糖醛酸和N-乙酸葡萄糖胺以β13键连接而成.根据这种重复双糖结合骨架结构构成的不同,可将糖胺聚糖分为4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和硫酸乙酰肝素及肝素.其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由25,000个重复双糖组成,是结构简单、分子量小的一类糖胺聚糖,但其分子量亦达1,000万[1].
作者:李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1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合并左房附壁血栓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先以尿激酶10万U/d静脉点滴,依血栓缩小情况,部分患者用量加至20万U/d,疗程10~20d.结果10例病人血栓完全溶解,其中6例以尿激酶10万U/d静脉点滴,10d内完全溶解.8例无效.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安全溶解部分病人的左房附壁血栓.
作者:程开诚;苏海;李菊香;吴延庆;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多弹头射频联合酒精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适应证与并发症.方法对23例肝癌患者进行29次射频联合酒精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比较,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和AFP值改变进行观察.结果23例于治疗后4周、8周进行B超及CT复查,4周后78.3%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部分瘤休钙化成呈均质低密度区,8周后4例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在50%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78.3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AFP值下降者占65%,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例.结论射频联合酒精治疗是创伤小、疗效快、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作者:邹正宇;曾卫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闭孔疝为临床上一种少见的腹外疝,常以急性肠梗阻为初诊,因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我院自1978~1999年共收治闭孔疝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达水;姚顺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狂犬死亡病例,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江西省赣州市3县2000年4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发病男高于女,9岁内年龄组发病高;(2)狂犬咬伤致死以6~9月份多;(3)被带毒犬咬伤占绝对伤占绝对优势(92.5%),其次为带毒猫咬伤(7.5%).(4)病例潜伏期短25d,长23a,6个月内发病高(92.5%).咬伤头面部病均在咬伤后2个月内死亡.(5)死亡病例绝大部分(90%)未注射狂犬疫苗,也未对伤口进行处理.结论被狂犬咬伤未注射疫苗、抗毒素血清,也未进行伤口处理,无论是咬伤上、下肢还是头面部,均可发病致死,但咬伤头面部发病的潜伏期较咬伤其它部位短(2月内死亡).防制措施:(1)政府组织公安、工商、畜牧农业,卫生等部门综合治理,分工合作,齐抓共管.(2)采取措施,确保咬伤者的伤口处理、狂犬疫苗及抗毒素血清的及时注射.(3)进一步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李秋娟;李育强;高平;袁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法乐四联症(TOF)是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种,婴幼儿TOF非手术自然死亡率较高.早期根治术可减少心脏本身的损害和促进心脏以外其它器官的发育[1].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为5例TOF婴幼儿实施了根治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明腾;舒斯伟;俞小萍;蔡爱国;谭秀萍;黎檀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先安(环磷腺苷葡甲胺,又称葡甲胺cAMP或McAMP)是近年合成的环磷腺苷(cAMP)的衍生物,是cAMP体系中的新一代药物[1].新报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有较好疗效[2].我院心内科自1993年到2000年对62例病窦进行了相关研究,观察其对病窦的电生理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建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结核性膀胱挛缩手术治疗方法常采用肠管膀胱扩大成形术,包括回肠膀胱扩大成形术、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成形术等.近年来我们利用回肠袋膀胱扩大成形术,对8例结核性挛缩膀胱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正跃;吴勇;葛根;孙锡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6~1999年我们对哮喘复发病例除了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以外,还采用转移因子辅助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范敏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过期妊娠为孕周≥42周,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已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1999年7月~2001年7月78例过期妊娠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探讨改善新生儿预后的方法.
作者:万玉萍;黄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纸夹板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纸夹板固定,并将患侧大腿固定在躯干上.结果经过3~13a的随访检查,患儿步态正常,X线片上看不到骨折痕迹,无下肢不等长和再骨折现象.结论纸夹板固定是新生儿股骨骨折有效,简捷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保利;邹勇;任德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联合用药化疗中,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并与全身静脉化疗结果相比较.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应用3P97软件处理数据,分别计算插管化疗与静脉化疗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联合用药组与静脉化疗组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尿嘧啶在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室开放模型,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作者:蔡丽萍;邬素芳;夏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CT和MRI应用以来,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由尸检的病理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溶栓和抗凝治疗的评价与争论,更引起了人们对HI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HI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