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合并肺癌,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少.笔者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IPF-cancer,IPF-CA)的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方面的特点.
作者:朱亚茜;刘昌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2002年1月-2003年3月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70岁以上高龄患者112例,占同期冠脉搭桥总数的18.6%(112/615).现总结如下.
作者:江力;郭志刚;李庆和;王联群;储荣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照研究司帕沙星(SPFX)与氧氟沙星(OFLX)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RTB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入试验(T)组和对照(C)组.试验组给予司帕沙星口服300mg,1次/d,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口服200mg,2次/d.疗程均为7~10 d.结果:试验组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痊愈率为71.7%,有效率为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为6.67%.结论:司帕沙星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韩钢;刘小晓;王薇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颌骨的肿瘤与瘤样病变是一类颌骨严重损害的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期相对少见.由于伴随牙颌发育,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治疗上也存在手术耐受性差和骨缺损修复难以满足后期骨改建要求的诸多难题,笔者就我院1961年-2000年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93例15岁以下颌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作者:张林朴;陈瑞扬;王永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nm23-H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突变,寻找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m23-H1mRNA表达,毛细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PAGE)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DNA突变.结果:应用CPAGE可在30min内分离出nm23-H1基因RT-PCR产物的单链及双链峰.nm23-H1表达、突变在腋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均有差异;mRNA在有远处转移组呈现低表达;DNA突变率在肿瘤≤5 cm和>5 cm组间有差异.结论:nm23-H1表达和突变可以做为评估乳腺癌转移危险的指标;CPAGE技术用于肿瘤组织的PCR-SSCP分析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王倩;戚峰;梁晖;邱宇杰;王鹏志;朱理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胸导管或其主要分支破裂,其内的液体漏出聚集在胸膜腔,即为乳糜胸.多见于食管或纵隔手术后损伤,而自发性乳糜胸临床较少见,约占所有胸腔积液的2%.其病因较复杂,多数由肿瘤、炎症、寄生虫或免疫疾病等引起,其中特发性乳糜胸无明确的原发病因,可能与以前的外伤、感染或原有脊椎异常引起胸导管固定后突然牵拉固定的胸导管有关;饱餐后胸导管充盈又突然咳嗽引起压力升高也可能是其发病因素之一.我院胸外科自2000年2月-2003年6月,共手术治疗不明原因特发性乳糜胸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医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个甲状腺发育不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减)患者家系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突变遗传规律.方法:调查包括先证者3代家系成员共计13人,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用TKM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T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对PCR产物正反向测序,测序结果同Genbank人TSHR基因序列对比.结果:先证者TSHR基因同时存在2个位点纯合子型点突变R450H/D727E,家系12人甲状腺功能均正常,6人为R450H/D727E杂合子型点突变,其中5人血清sTSH轻度升高.结论:R450H/D727E纯合子导致先证者甲状腺发育不良及先天性甲减,R450H/D727E杂合子甲状腺功能正常仅sTSH轻度升高.
作者:马绍刚;方佩华;吕枚;陈慧;许静;李宁;冯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得到的β,(1,4)-2-乙酰氨基-D-葡萄糖单元和β-(1,4)-2-氨基-D-葡萄糖单元的共聚物,后者含量一般超过80%.壳聚糖自从问世以来,在环境工程、食品、农业、生物技术、化妆品和医药等诸多行业得以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给药系统的发展,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中,壳聚糖以其优良的物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得到世界各国制剂研究者的关注.笔者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应用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建平;白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CⅡTA核酶对肝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134、218及464位点的核酶(分别为Rz134、Rz218、Rz464)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GEM-T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筛选.将切割作用明显的Rz464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IRES2-EGFP-Rz464,pRz464)进行细胞内切割分析.pRz464稳定转染人胎肝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HCⅡ(HLA-DR、HLA-DP、HLA-DQ)类抗原表达,RT-PCR分析CⅡTA mRNA水平.结果:pRz464肝细胞表面HLA-DR、HLA-DP、HLA-DQ的诱导型表达分别为(1.01±0.51)%、(4.37±1.28)%和(1.98±0.42)%,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调90.65%、89.11%及65.32%;同时CⅡTA的诱导型mRNA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抗CⅡTA核酶-Rz464降低了CⅡTA的mRNA含量,从而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作者:金中奎;郭荣;贺强;李宁;陈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耐量异常(IGT)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筛查,按照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DM)组、IGT组和正常糖耐量(NGT)组.抽血检查血脂及胰岛素水平,B型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IGT组的IMT值和内膜连续性比NGT组差;DM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比NGT组高;以上指标IGT组与DM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CH、rG、HDL、LDL水平与IGT相关.结论:与NGT组相比,IGT组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其程度与糖尿病患者接近.IGT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杨波;李天德;智光;王劲松;徐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CT同机融合脑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早期PD患者24例[Hoehn&Yahr(H-Y)I级16例、Ⅱ级8例]、中晚期PD患者6例(Ⅲ~Ⅳ级)和正常对照者9例进行99Tcm-TRODAT-1 SPECT/CT脑断层融合显像.结果:对照组SPECT显像显示双侧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结果正常,即双侧纹状体显像左右基本对称,形如八字.H-YI级的PD患者SPECT显像显示纹状体形态基本完整,示踪剂分布稀疏.H-YⅡ级的PD患者SPECT显像显示纹状体形态不完整,示踪剂分布明显稀疏甚至缺损.结论: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晓华;孙峰;张富海;肖茜;贾强;董峰;谭建;张本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也称许-亨氏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SHP)综合征,是学龄期儿童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2/3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因而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为严重腹部绞痛、呕吐和血便等.本病的消化道症状早于皮疹出现前,临床需与外科急腹症鉴别.笔者回顾分析32例终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SHP患者伴消化道症状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SHP消化道损害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观察黄芪对哮喘儿童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疗效,2003年6月-2004年6月,笔者对6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应用黄芪颗粒剂及胸腺肽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维新;潘春莹;徐勇胜;马翠安;杨瑄;林书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结肠占位性病变传统的检查方法有大便潜血试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等方法,各有优劣.Vining[1]1994年首次提出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ic colonography,CTC)以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尤其是16排螺旋CT的出现,使结肠占位病变诊断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我院应用此项技术检查21例可疑结肠占位病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祥林;陈岩;宋冰;张文婧;孙涛;郝明利;姜缤;温连庆;夏爽;沈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及过度活动为核心症状,同时合并多种心理病理表现如行为障碍、对抗障碍、情绪障碍及学习障碍.为了更好的治疗儿童ADHD,笔者从2002年起开展以脑功能生物反馈与益智汤联合治疗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静;郭华;王玉水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