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骨生长肽研究进展

刘虹丽;邱明才

关键词:成骨细胞, 骨生成, 肽类, 骨髓, 细胞培养
摘要: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初从再生骨髓中分离出来,以微摩尔级浓度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清中.OGP可以增加动物的骨量,刺激血和骨髓细胞数增加,促进骨髓移植物和培养细胞的增殖[1].笔者就OGP的发现、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在小儿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

    近年来内窥镜在成人鼻窦手术中广泛应用,疗效肯定,目前正逐渐应用于小儿鼻窦炎手术.小儿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传统的外科手术会影响小儿颌面与牙胚的发育,破坏其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疗效不十分满意.

    作者:陈亚秋;汪旭;陈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胸部X线诊断初探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胸部X线表现特征.方法:54例SARS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及分析.结果:41例(占75.93%)患者在发病后2~7 d肺部可表现为毛玻璃样阴影,且单侧肺出现较多见.33例(占61.11%)以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出现早,继而双肺出现或表现为游走现象.在重症组13例患者中,有10例(占18.52%)双肺同时出现沿肺纹理走向的局灶性浸润影和(或)斑片状浸润影.3例(占5.55%)为单肺出现局限病灶后,蔓延至双肺.本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结论:本病胸部X线表现特点为发病早期肺内即出现异常,表现为肺间质病变,且较呼吸症状出现早.肺内病变常累及多叶,重症者多弥漫双肺,很少累及肺尖.未见合并空洞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无胸膜渗出性改变.在缺乏可靠的血清学检查之前胸部X线检查对SARS的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曹智;朱理珉;吉建国;陈利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53例临床观察

    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过大,白内障摘除术后或外伤导致晶状体后囊膜不完整或无后囊膜的病例,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作者:王岩;郭黎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我院外科自2001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128例,其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1例(占47.6%).现将诊治问题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研究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且高血压又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研究高血压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探讨高血压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影响.

    作者:陈同强;郑泽棋;王华;刘玉琳;刘志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下肢手术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

    目的:观察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芬太尼用于外周神经阻滞时对镇痛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B组采用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神经阻滞前静脉给予100μg芬太尼,B组将100 μg芬太尼均分2份用于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C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10 mg行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结果:A、B 2组神经阻滞后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改变,C组阻滞15min和20 min时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1).A、B组感觉神经阻滞范围小于C组,镇痛时间长于C组(P<0.01).B组镇痛时间长于A组(P<0.01).A、B组镇痛时间长于运动阻滞时间(P<0.05,P<0.01),术中麻黄碱用量和术后24 h内要求镇痛的人数少于C组(P<0.01).结论: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比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时间长,无不良反应,芬太尼用于下肢外周神经阻滞,可使镇痛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马琳;王国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用多枚细钉或针固定法.我科1998年10月-2002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多枚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05例,384例获得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鲁杰;辛景义;魏万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16例医务人员感染SARS原因初探

    SARS传染性极强,具有明显的医院聚集性.在其流行期间,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1];而在早期的SARS患者救治工作中,医务人员感染率更高.

    作者:臧隽;赵旭;韩玉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98例外科治疗经验

    动脉栓塞后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坏死、致残,预后严重.因此,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1997年-2002年笔者诊治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人98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的同时,术中辅以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物,结果如下.

    作者:董双忠;栗力;崔若昱;周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SARS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分析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乳酸脱氢酶变化,探讨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SARS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将SARS患者依据临床重症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进行以上指标的比较.结果:SARS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乳酸脱氢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7~10 d激素治疗后的SARS患者白细胞、乳酸脱氢酶数量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绝对值无显著变化.以上3项指标重症组明显高于普通组.结论:SARS患者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降低,但可恢复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仅能使白细胞数量增多,而淋巴细胞绝对值未见明显改善.SARS患者的血乳酸脱氢酶升高,其水平与肺损伤的活动性相关.

    作者:王金和;简序;王燕;钟述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上颌窦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随着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应用,对鼻腔鼻窦病变的治疗趋向微创化,以小的损伤取得佳的治疗效果.对于上颌窦病变,传统处理采用上颌窦根治术,笔者采用多径路鼻窦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上颌窦病变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学兵;刘钢;赵绰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前列腺增生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血尿是前列腺增生患者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为镜下或轻度肉眼血尿.严重出血临床少见,如处理不当可以引起严重后果.我科5年来共收治21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闵捷;田溪泉;邢念增;王勇;管德林;许建军;陈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MTHFR基因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及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及PCR-RFLP技术测定8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tHcy)和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患者组中MTHFR基因T/T纯合型频率为33.75%,T等位基因频率为5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和36.25%(P<0.05);患者组血浆tHcy均值为22.70 μmol/L,对照组仅为13.19μmol/L,患者组HHC 31例,对照组仅为2例,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T/T型者血浆tHcy水平高于T/C型和C/C型者.结论:MTHFR基因突变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tHcy可能与血脂血糖一样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海凤;刘建国;张哲成;谈晓牧;刘怀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BCG与细胞因子在膀胱肿瘤中联合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胱癌是我国目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大约75%病例为浅表性膀胱癌,其中95%为高危浅表性肿瘤.高危浅表性肿瘤术后若不给予药物治疗,其近期复发率为60%~90%.

    作者:刘春雨;韩瑞发;马腾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附二例报告)

    先天性骨梅毒在我国长期绝迹,近年来随着成人梅毒发病率的上升,先天性骨梅毒重又出现.我院于2000年5月至2001年6月收治2例先天性骨梅毒患儿,均经化验室检查证实,现将其X线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马达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非典型跳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及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观察部分电生理检查无典型跳跃现象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探讨此组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手术的终点.方法:比较患者慢径消融前后的文氏周期及房室结前传不应期的变化.结果:消融前后前传房室结文氏周期[(295±34)ms vs(330±48)ms]、房室结前传不应期[(258±24)ms vs(294±32)ms)]均变化显著(P<0.01).结论:基础状态下快径路已经发生阻滞和快慢径的不应期相似是此类房室结功能曲线成连续性的可能原因,房室结前传不应期改变和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均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的指标,而房室结不应期的改变意义更重要.

    作者:卢凤民;许静;吴冬燕;李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剂量甲氨喋呤肌肉注射治疗不同孕周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辅助检查技术不断提高,为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使异位妊娠在未发生破裂及内出血的情况下,用药物保守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李静;史文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支气管黏液腺瘤一例报告

    黏液腺腺瘤是较为罕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笔者诊断1例支气管黏液腺瘤,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因间断发热、干咳3年、加重10 d于2002年4月9日入院.

    作者:商国强;吴颖秀;蒋延英;朱争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和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9例非溶栓的ACS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1,2,3,7,14 d采集静脉血样,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的活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含量.结果:ACS患者中tPA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AI-1则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GPⅡb、Ⅲ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得升高(P<0.01).ACS组的tPA活性与PAI-1活性呈负相关(r=-0.660 7,t=2.807,P<0.01);血浆PAI-1活性与GPⅡb、GPⅡa呈显著正相关(r=0.690 1,t=3.013、0.712 1,t=3.195,均P<0.01).结论:tPA、PAI-1、GPⅡb、Ⅲa在ACS的诊断及治疗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汤建民;张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发热门诊与SARS传染病流行的关系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在SARS传染病流行中的作用.方法:总结天津市SARS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的患者组成及特点,采用归一化方法对比同期我市SARS病例的分布及2002年同期我院呼吸道感染急诊患者分布.结果:今年近一个月我院发热门诊累积就诊患者429例,转诊(定点医院)4例,其中确诊或疑似患者各1例.初诊病例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8.1%.2002年同期我院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443例.今年同期天津市每日新增SARS确诊病例累计175例,其中医务人员67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每日新增发热患者波动大,并呈现与SARS疑似患者相似的消长趋势,与SARS确诊患者峰值出现时间亦相近.结论:SARS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以普通发热病人为主,SARS患者不多,这与本市SARS流行期间,SARS病例以医院感染为主的特点相一致.急性发热患者数波动高峰是否有轻型SARS感染患者的参与尚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庆兰;王磊;辛昱;刘德梦;王玉宝;程福生;宋诗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