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α-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陈树昆

关键词: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萘类
摘要:萘哌地尔(naftopidil,KT-611)是新型α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前列腺压力,改善尿流动力学,并有较弱的钙拮抗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高血压[1,2].本文将其与同类药物多沙唑嗪进行对比观察,以评价其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是以肝静脉或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科自1996-1998年共收治7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海;于国涛;何菊;张秀军;黄梅;张晶;张岩;关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新出现的药物:Eplerenone——一种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SARA)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提高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的治愈率,减少死亡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3例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病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手术入路,参照5型分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本组根治性切除(Ⅰ~Ⅱ级)28例;次全切除(Ⅲ级)5例,无1例死亡,仅1例术后偏瘫.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术的运用,合理处理残留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术后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作者:翟博智;刘春生;佟小光;杨玉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胎窘时施行急症剖宫产对脐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胎窘时施行急症剖宫产对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1级已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剖宫产孕产妇40例,分为腰麻(SA)组20例和连续硬膜外(CEA)组2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SA组脐动脉血气的pH、PO2明显高于CEA组(P<0.01),SA组的PCO2明显低于CEA组(P<0.01),两组BE、HCO3-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症剖宫产尤其有胎儿宫内窘迫者选择腰麻较硬膜外麻醉对新生儿更为有利.

    作者:顾晨桃;朱秀敏;王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X线诊断(附26例报告)

    成神经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原发瘤可发生于肾上腺、腹部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很快即可发生转移,一般可沿淋巴或血行转移至肝、淋巴结及骨骼等部位,且常在未发现原发肿瘤时就已发生了骨转移.笔者对26例成神经细胞瘤的骨转移X线改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马达智;沈世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56例临床分析

    肺弥漫性病变是常见病,病因不一.笔者分析我院1993年-2000年期间获诊断的56例弥漫性肺疾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检查的结果,并结合临床讨论其病原学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37~74岁,平均(52±14)岁.

    作者:邵宝生;马淑萍;李淑花;朱亚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创伤、烧伤、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等非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共同存在的难点问题,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和重症监护水平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MODS的病死率仍高达40%~60%[1].因此如能对可能发生MODS高危病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可减少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王东浩;王勇强;曹书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腹子宫切除并膀胱直肠膨出修复术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疾患合并生殖器脱垂经腹1次完成的新术式.方法:研究组58例均患有生殖器疾患,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经腹行子宫附件切除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38例腹式子宫附件切除加阴式阴道前后壁修补.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 h 20 min~2 h 10 min,平均为1 h 42 min.对照组为2 h~3 h 20 min,平均2 h 31 min(P<0.01).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2 mL、303 mL(P<0.01).结论:开腹直视下手术操作解剖关系清楚,操作简化,较阴式手术难度小,创伤小,不易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等周围脏器,且血管结扎、韧带悬吊牢靠,意外情况发生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虹;涂持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单纯性肥胖引起的HAIR-AN综合征-附二例报告

    HAIR-AN综合征是发生于女性的一个多系统的疾病,包括睾酮水平增高(hyperandrogenism,HA)、胰岛素抵抗(insuiin resistance,IR)和黑棘皮病(acanthosis mgricans,AN)[1].其主要病生理紊乱是胰岛素抵抗和睾酮增高,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皮肤表现.

    作者:吴粤秀;马中书;邱明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实验性糖性与萘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目的:选择适当的动物、试剂及给药途径,制备能动态显示白内障形成的动物模型.方法:(1)豚鼠,0.4%d-半乳糖,0.2 mL/(眼@d),球后注射19天;(2)大鼠,50%d-半乳糖腹腔注射,25 g/(kg@d),共24天;(3)家兔,30%萘混悬液灌胃,2 65 mL/(kg@d),共8天.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不同动物模型晶状体混浊度变化并测定其生化指标.结果:成功获得了糖性及萘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结论:此两类模型是深入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理及药效学的可靠实验手段.

    作者:李宝瑗;张富赓;王士贤;韩行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原发小肠肿瘤35例临床分析

    原发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约占消化道肿瘤的2%[1].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早期诊断方法,误诊率较高.我院1981年12月-2000年11月共收治此病患者35例,均经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小肠肿瘤.笔者就此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作者:谢宝玖;陈剑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中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变化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型)治疗中的重要问题,是决定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影响手术近期病死率和远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监测患儿血浆中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浓度,观察肺血管舒缩平衡的变化,了解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作者:常诚;郑捷;董维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人龋病牙髓中肽能感觉神经纤维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龋病发展过程中人牙髓内感觉神经纤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变化特点,以探讨龋病病变程度对牙髓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不同程度的龋病牙髓中CGRP、SP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4组牙髓中CGRP数量随龋病进展而增多,各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牙髓中SP数量中龋时明显增多(P<0.05);而深龋时反而减少.结论:正常牙髓中存在SP、CGRP,其数量与龋坏深度呈正变关系,龋坏早期,神经肽对龋源性刺激做出了反应,随着龋坏的发展,局部免疫应答增强.龋源性刺激可能引起末梢神经纤维释放SP、CGRP.

    作者:郝玉梅;杨若愚;孙保存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各种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各种肝病患者TBA水平.结果:急性期各种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恢复期,各种肝病患者总胆汁酸较活动期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除急肝和慢肝轻度患者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种肝病患者血清TBA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肝病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秀琴;刘树业;高秀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1987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椎管内表皮样囊肿14例,皮样囊肿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合有关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陈文裕;刘春生;杨玉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思密达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影响

    近年我国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60年代报道只占母乳喂养者1%,80年代提高到8%,1984年达30%[1].虽然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性脑病,不需特殊处理.

    作者:郝淑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130例白内障术后屈光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为了解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变化特点,笔者对130例160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作连续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于1995年6月-2000年6月,共计行白内障手术130例160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4眼,先天性白内障10眼和并发性白内障46眼.

    作者:施惠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重组变异纤维蛋白原体外表达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培养方法制备纤维蛋白原(Fbg)β链K 318 E/D 320 S变异蛋白,观察此变异蛋白对凝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用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方法构建变异重组质粒;磷酸钙法将此质粒转染CHO细胞;经细胞培养表达变异蛋白;硫酸铵沉淀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获取蛋白.进行纤维蛋白多肽A、B释放实验和在3种Ca2+浓度下的纤维蛋白聚合实验,并评价此变异蛋白的功能.结果:变异与正常Fbg纤维蛋白多肽A、B释放实验无差异.纤维蛋白聚合实验显示,在不同Ca2+条件下两者间Lag period,Vmax和终光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 β链变异蛋白可能引起Fbg D区结构的变化,使纤维蛋白聚合位点和Ca2+结合位点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致使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度减慢及纤维蛋白纤维粗细出现异常.

    作者:毛用敏;平立芳;程津新;陈倩;赵福梅;赵炳让;崔让庄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细菌药敏试验的选药及结果报告中存在问题探讨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耐药机制日趋复杂化,临床上有效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更依赖于准确、及时的药敏试验,因此实现药敏试验标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不仅包括方法学的标准化,还包括药敏试验所用抗生素的选择,结果报告的标准化.

    作者:张坚磊;黄繁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抗体-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

    目的:建立一种随访肝硬化患者早期发现肝细胞癌(HCC)的方法.方法:用生物素抗体亲和印迹方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AFP-P4+P5.结果:HCC患者AFP-L3和AFP-P4+P5水平分别为(49.57±18.09)%和(43.96±14.03)%,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的(4.98±5.53)%和(10.0±11.0)%.其诊断肝癌敏感性分别为96.55%和93.75%,特异性为100%和88.24%.结论: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更方便临床随访高发人群,早期发现HCC.

    作者:李菲;孙克诚;赵树清;刘兆江;张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