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军
目的同科属的植物一般形态相似,成分相近,作用相同或类似.但均为萝藦科牛皮消属的白前、白薇和徐长卿3种药材,则属例外.本文将3种药材各自的来源、性状、功能及混淆品,作了简要归纳,意在正本清源,准确用药.
作者:吴顺俭;祁怀军;朱茂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古今语法存在着差异性.古医籍作为古代汉语的特殊载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灵枢经>一书语法现象为例,对古医籍中的语法特点进行探析,得出如下结论:(1)古医籍中的语法现象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规律.(2)古医籍语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名词活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定语后置这三种语法现象较于一般古籍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本文对其原因作了分析.
作者:陈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心衰合剂是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心脏疾病的有效方剂.笔者1994年在该院进修,回本院后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心包积液1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培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糖尿病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病人的10%~20%,多见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临床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表现,多次查大便常规均无异常发现.
作者:王瑞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积极预防中风病的发生.方法把中风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辨证分为肝胆火旺、痰瘀闭阻,风痰内盛、瘀血阻络和气阴两虚、脉络瘀阻3型,分别施以清利肝胆、豁痰化瘀,健脾除痰、疏风通络及升清益阴、活血通脉等法;对照组(30例)以阿司匹林、维脑路通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无中风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中风发生2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在预防中风先兆症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疗效.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通塞脉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通塞脉片,每服6片,日3次.观察临床主要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等变化.结果通过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指标,表明通塞脉片总有效率为74.8%,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塞脉片治疗下肢早期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孙克平;吕培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软肝方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方法中药活血软肝方每日1剂,日煎服2次.苦参素4ml肌注每日1次.结果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治疗6个月,治疗组慢性乙肝HB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4.55%、57.89%,HA、TGGFβ1由283.43±51.32、8.09±2.31降至92.31±13.92、3.62±1.07,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应用有明显的抗病毒、保肝作用.同时能降低血清中HA、TG即1值,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王育群;邢练军;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医学界在寻求和使用抗癌药物的同时,发现许多化学抗癌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且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化学药物大多数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突变遗传毒性,为此治疗肿瘤的同时增加了病人患第二种肿瘤的可能性;但植物药的遗传毒性似乎不太明显[1,卫],表明中草药在抗癌抗突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玉英;丰平;文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于1995年~2001年间以抵当汤为主合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1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小儿沙门氏菌感染中,鼠伤寒沙门菌肠炎跃居首位,且多源于医院内感染.病源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往往病程较长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该病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用四神丸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7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董燕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自觉症状多而痛苦,中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临床疗效并不能尽如人意.笔者继承老师贺普仁教授的经验,使用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50例,并与单纯毫针治疗50例相对照,发现针灸三通法治疗本病效果更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威;崔芮;范盛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结节性痒疹周某,男,30岁.1990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双小腿伸侧皮损硬实,散在结节增生,呈圆顶状坚实结节,如豌豆大小,疹色紫暗,剧烈瘙痒,搔抓后出现破损、出血及血痂,皮损周围色素沉着,病延3月.
作者:周志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
作者:解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型.临床多伴有偏瘫、言语謇涩或失语、口眼歪斜、饮水发呛等症.
作者:彭冬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儿童多动症是一组学龄期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性疾病.周德安老师认为该病虽然不易治愈,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疗效的.临证时,针对不同的患者,把本病辨证分为肝肾阴亏和痰热内扰两型进行论治.
作者:冯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电针合并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共纳入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以下简称合并组)和电针组,治疗时间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从治疗第2周后,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其中合并组在第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但第4周、第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电针合并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前者起效更快,而后者副反应更少,在临床上应灵活运用.
作者:汪冰霞;周树平;孙鸿辉;罗和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固定性药疹是药疹中较常见的一种疹型,而发生在阴茎部位的固定性药疹,常出现糜烂、渗出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痛苦.从1993~2001年,我们对90例阴茎固定性药疹的患者进行了中医药临床治疗观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燕生;周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曾对181例带状疱疹(HZ)后遗神经痛的病例,分别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或维生素类药物,并将两组病例进行对照,以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HZ后遗神经痛症状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环;王军;边鹊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2年2月初,余随医疗组至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为村民医疗服务.时见几人拥一老妪来诊.见其舌体外露,震颤不已,言语不清.
作者:刘世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施志明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精于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认为在肺癌的治疗中当以扶正为第一要义,同时辅以祛邪抗癌之品,并善于依据辨证与辨病应用一些药对对某些病证进行针对性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韩建宏;冯新格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