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兆伟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何镔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老中医经验
摘要:单兆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单老师擅长脾胃病诊治,多年来致力于消化性溃疡抗复发的临证治疗与研究,疗效满意.现将单老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气虚血瘀痰浊上扰眩晕症38例

    自1998年以来,笔者自拟功能益气活血化痰的止眩汤治疗38例气虚血瘀痰浊上扰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珊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姚五达治疗少女逆经验案举隅

    姚五达老师认为,治疗逆经应以固肾为主,配合柔肝平木、清热凉血、引热下行之法.肝气横逆,胃气受戕者应配合舒肝和胃、健脾和中之剂,使肾阴育,肝气平,胃气和,气血冲和,阴平阳秘.

    作者:于丽均;王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独活寄生汤临床新用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白芍、地黄组成.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总结

    两年来笔者在我院门诊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柴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活血软肝方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软肝方联合苦参素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方法中药活血软肝方每日1剂,日煎服2次.苦参素4ml肌注每日1次.结果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治疗6个月,治疗组慢性乙肝HB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4.55%、57.89%,HA、TGGFβ1由283.43±51.32、8.09±2.31降至92.31±13.92、3.62±1.07,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软肝方和苦参素联合应用有明显的抗病毒、保肝作用.同时能降低血清中HA、TG即1值,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王育群;邢练军;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刘渡舟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的经验

    介绍了刘渡舟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的临床经验:(1)水肿-燮理阴阳,祛邪寓于扶正.(2)蛋白尿-调理脾肾,补益寓于祛邪.(3)血尿-着眼湿热,临证须分虚实.(4)氮质血证-疏利三焦,溃败邪毒为要.在对主要症状进行辨证时,并须结合辨病以遣方用药,始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陈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在男科病临床中的应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组成,具有调和阴阳、镇潜摄纳的作用,是一首治疗阴阳两虚所致的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经典名方.笔者灵活运用本方治疗男科诸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许锐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腹泻的辨治体会

    糖尿病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病人的10%~20%,多见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临床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表现,多次查大便常规均无异常发现.

    作者:王瑞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980例疗效观察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型.临床多伴有偏瘫、言语謇涩或失语、口眼歪斜、饮水发呛等症.

    作者:彭冬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

    作者:解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周德安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经验

    儿童多动症是一组学龄期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性疾病.周德安老师认为该病虽然不易治愈,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疗效的.临证时,针对不同的患者,把本病辨证分为肝肾阴亏和痰热内扰两型进行论治.

    作者:冯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兆伟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单兆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单老师擅长脾胃病诊治,多年来致力于消化性溃疡抗复发的临证治疗与研究,疗效满意.现将单老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何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癌中草药研究进展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医学界在寻求和使用抗癌药物的同时,发现许多化学抗癌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且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化学药物大多数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突变遗传毒性,为此治疗肿瘤的同时增加了病人患第二种肿瘤的可能性;但植物药的遗传毒性似乎不太明显[1,卫],表明中草药在抗癌抗突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玉英;丰平;文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

    笔者于1995年~2001年间以抵当汤为主合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1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辨治中风先兆证38例临床观察

    目的积极预防中风病的发生.方法把中风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辨证分为肝胆火旺、痰瘀闭阻,风痰内盛、瘀血阻络和气阴两虚、脉络瘀阻3型,分别施以清利肝胆、豁痰化瘀,健脾除痰、疏风通络及升清益阴、活血通脉等法;对照组(30例)以阿司匹林、维脑路通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无中风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中风发生2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在预防中风先兆症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疗效.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孙桂芝辨证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经验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桂芝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作者:石怀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角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角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损伤的影响,以探讨治疗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双侧颈总动脉闭塞的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用黄角汤及尼莫地平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正常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M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S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黄角汤组SOD、MDA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黄角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纠正血浆SOD/MDA平衡失调、抗自由基损伤等有关.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概述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舌下络脉诊法是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从舌腹面观察舌下络脉和细脉等的变化,侧重判断人身气血的瘀畅,与传统舌诊主要从舌背观察舌质、舌苔、舌体、舌态等相辅相成,共同为辨病、辨证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1].

    作者:陈群;徐志伟;柴雅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国外临证88例辨治体会

    根据中医辨证,所治国外患者主要证型有肝气郁结型、阴液不足型、浊瘀互结型、湿热内阻型等.其病机特点为肝气多郁,阴常不足,浊瘀互结,湿热内阻.治疗方法应理气量小使通、滋补不宜过腻、清热不宜苦寒、降脂益气活血等.

    作者:单兆伟;杨建平;吴连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煎剂浸泡治疗阴茎固定性药疹90例临床观察

    固定性药疹是药疹中较常见的一种疹型,而发生在阴茎部位的固定性药疹,常出现糜烂、渗出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痛苦.从1993~2001年,我们对90例阴茎固定性药疹的患者进行了中医药临床治疗观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燕生;周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