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一例VHL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李会霞

关键词: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内容, VHL, 综合, 患者, 恶性肿瘤, 肿瘤抑制基因, 血管母细胞瘤, 肾透明细胞癌, 家族遗传性, 效果满意, 多发囊肿, 病变基因, 中胚层, 视网膜, 肾上腺, 发病率, 多器官, 组合
摘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综合征),又称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组涉及脑、脊髓、视网膜、胰腺、肾脏、肾上腺和附睾等多器官,多发良、恶性肿瘤不同组合的肿瘤征候群.由于所有病灶起源于中胚层,提示具有家族遗传性.VHL病变基因位于肿瘤抑制基因(p VHL)上,故多发良、恶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1/360001/53000t[1].我科08年收治1例表现为肝及双肾多发囊肿、右肾透明细胞癌的VHL综合征患者,经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健康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急腹症剖腹探查手术中出现的失误与处理

    急腹症是指一大类突然发生剧烈腹痛而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其原因很多,机制复杂,且病情急迫多变而严重,往往需要及早作剖腹探查.但如运用不当,可以引起许多错误,影响预后.

    作者:冯文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检验质控措施探讨

    本人从事检验工作20年来,认为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验工作是一项非常认真和仔细的工作,检验分析的质量经常受到实验室环境、样品、试剂、仪器设备、操作过程、结果计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常工作中对这几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工作所必需的,其质量控制措施贯穿于整个检验过程中,要求检验人员必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质量意识,才能在检验中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政府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有力准确的数据支持.

    作者:汪怡;杭学宇;王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总结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科1998-2008年间24例人工髋关节护理过程.结果: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和重视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指导是手术成功必要条件.结论:精心完善的护理使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使其顺利通过手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劳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迅速普及,我院住院病人日趋增多,约达600人次/天),同时,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源源不断的发生,因此各种影响临床护理安全因素越来越多,现就我院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浅析如下:

    作者:王学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含量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作一综述.方法:收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含量方法,分析总结.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固定相一般为C18柱,流动相一般为水或甲醇-水,流速一般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30℃或室温,进样为10或20μ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利巴韦林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而且简便快捷,不受制剂中其他组分的干扰,是一种测定利巴韦林含量的可行方法.

    作者:陈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7679例特定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丰县地区食品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感染情况.探讨在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为食品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体检及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度丰县7679例食品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用ELISA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结果:7679份血清标本检出阳性197例.HBsAg阳性率2.57%,共检出10种血清学组合模式.结论:丰县食品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反?该特定行业从业人群的HBsAg阳性检出率还处于较高的水平,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其动态发展,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博;朱克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谈以人为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了解护理工作者的心理需求及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下指导的相应护理管理,指出目前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结果: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可让护理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工作信心,为临床护士营造一个积极、主动、有更多思考和创新的工作氛围和能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护士,使她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

    作者:熊淑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邳州市麻疹疫苗效价与免疫成功率检测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每名儿童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O.3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检测麻疹疫苗3份,疫苗效价均值为3.731ogCCID50/ml,合格率1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免前抗体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娄可令;刘林;温之花;李殿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对儿科护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有效的沟通将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的沟通易导致护患纠纷.儿科护理人员应学好沟通这门艺术,增强与患儿及家属间的亲和力,从而避免护患间潜在的冲突,既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又能让患儿得到更有效的护理.

    作者:吴雪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蜂胶降血脂功能的研究进展

    蜂胶作为保健食品食用的历史悠久.以往研究多关注其免疫调节、抗菌消炎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别,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蜂胶降血脂的实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血脂的机理.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都显示蜂胶能有效地降低血脂,可能与其所含的众多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刘臻;王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特异性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病因及特异性治疗方法.方法218例慢性咳嗽病人通过本文慢性咳嗽诊断方案筛选检查,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确定病因及特异性治疗.结果217例病人得以明确病因,且采用特异性治疗,其成功率可达96%.结论慢性咳嗽病人通过本文诊断方案筛选检查及特异性治疗,能使绝大部分病人明确病因和正确治疗.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对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提供持续健康教育的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AMI病人的健康教育早已被护理人员所重视并付诸实践.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并不容乐观,再发和再住院的情况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是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危险因素了解不够.为此,我科自2007年2月起对32名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即将病人住院时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有效地衔接起来,持续进行,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雪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促进糖尿病社区康复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社区康复的作用,探讨糖尿病防治新模式.方法:通过健康体检筛选出符合糖尿病前期标准的人群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干预组人群50例.对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干预后DM前期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阚国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一起企业甲型副伤寒疫情的暴发调查

    2004年5月31日,江阴市疾控中心接到某镇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该镇某企业有多名员工发生不明原因发热,其中一人在张家港市人民医院初诊为疑似伤寒.接到报告后,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疫情发生地开展调查处理.调查结果表明为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

    作者:陆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03-2008年南京市浦口区HIV/AIDS感染发病情况研究

    目的:初步掌握该地区艾滋病(AIDS)感染发病的特征,为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及流调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全区03-08年分别报告3、0、3、4、7、13例,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及感染者共30例,死亡3例,分布在7个镇街,占全部镇街的63.63%.男女性分别报告23、7例,性别比为1:0.3,感染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59岁之间,其中20-44岁之间占96.67%,这其中男性占95.65%,女性7例全部集中在20-29岁之间.分布的职业主要有9种之多,以从事商业服务、学生、农民和农民工为多,医务人员、干部等职业均有报告,其感染途经以经性途经为主,占76.92%,其中经异性传播占90%,无经职业暴露和母婴途经感染报告,报告主要来源于临床、VCT、监管和娱乐场所等筛查中发现.结论全区感染率为0.0051%,呈局部散发状态,但随着综合防制工作力度加大,感染率将明显上升,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的干预、筛查和HIV/AIDS的管理工作.

    作者:林其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雅安市07-08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流行广的法定乙类传染病,是当前世界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每一名公共场所、药品、食品、制水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检测的5种疾病之一,并成为健康体检中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接触人群范围广,流动性大,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为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尤其重要.为了掌握雅安市从业人员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状况分布,及评估相应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卫生安全,有效地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对雅安市07-08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魏余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红霉素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红霉素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免疫科住院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给予青霉素抗感染、静脉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氨茶碱,雾化吸入万托林、吸氧、翻身拍背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100mg/(kg·次)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入,浓度不超过0.1%,每日2次,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喘息症状、缩短哮呜音持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是儿科急症之?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是成功的关键.红霉素具有一定的抗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作用,还可抑制黏液分泌,抑制茶碱清除率,延长类固醇排泄时间,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等可协同其他药物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

    作者:潘之存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1462例急性创伤的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我们对急性创伤的院前急救病历分析,加深急性创伤急救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方法对我中心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急性创伤的1462例病人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分析急性创伤可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在得到呼叫后,应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加强院前创伤抢救的技术的学习和完善急救医疗设备,加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全科知识的培训,严格医疗操作规范,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5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为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至10月我院确诊的539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儿治愈505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治愈率99.1%.3例无效患儿经甲强龙、甘露醇、丙种球蛋白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应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并应根据患儿的皮疹形态及部位、出诊时间等特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淑华;刘永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社区预防

    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特应性体质及神经调节紊乱等内因与过敏源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外因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形成气道的慢性炎症.

    作者: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健康天地杂志

健康天地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