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瑛瑛;张峰;李艳琴;李彬春;刘斌
山药又名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山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山药多糖、薯蓣皂苷、黄酮、山药碱、多酚、尿囊素等.人们在加工、食用山药时通常将山药皮作为废料丢弃.研究表明,山药皮含有大量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和多酚类等活性物质.研究山药皮中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提取和纯化工艺,将会极大地促进山药皮的开发利用.
作者:孙荣;高艳华;张九勋;李灿灿;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小儿温里止泻贴剂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迪马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结果 桂皮醛平均回收率97.54%,RSD 1.27%.结论 本方法无干扰,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作含量控制方法.
作者:丁菊英;王晓娜;王晓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综述儿童肥胖病中医治疗的进展.方法 总结近年中药辨证论治、专方、单方与针灸推拿治疗儿童肥胖病的成果.结果与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肥胖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和规范中医药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桂菊;沈小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综述国内外研究人凝血因子Ⅷ的概况,分析人凝血因子Ⅷ的结构与性质,介绍凝血因子Ⅷ产品的制备方法,以期为国内开发与改进相关产品提供思路.
作者:仲立军;姜玮;王凤山;臧恒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不同范围羧甲基纤维素钠黏度的佳测试条件.方法 采用Brookfield DV-Ⅱ和NDJ-1型旋转黏度计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黏度测试条件.结果 羧甲基纤维素钠标示黏度1000~2500 mPa·s,适用62号(2号)转子,转速12 r/min或63号(3号)转子,转速30 r/min;标示黏度2500~8000 mPa·s,适用63号(3号)转子,转速12 r/min或64号(4号)转子,转速60 r/min;标示黏度8000~12 000mPa·s,适用64号(4号)转子,转速30或60 r/min.结论 佳条件下,产品的黏度测定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克服了不同生产企业因使用仪器及测试条件不同,导致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
作者:陈其铽;赵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特拉万星是万古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属脂糖肽类.2011年欧盟委员会批准Astellas制药和Theravance两公司合作开发盐酸特拉万星注射剂.头孢吡普和头孢洛林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第五代头孢菌素.2008年头孢吡普先后于加拿大和瑞士上市.2010年10月头孢洛林由美国FDA批准上市.上述3种抗生素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疗效优于同类中其他药物.现将3种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以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以冀为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作者:赵爱慧;孙敬勇;姚庆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八正片中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方法 采用菲罗门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2∶23∶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67~0.4272 μg、0.0417~0.6677 μg,总大黄素、总大黄酚、游离大黄素、游离大黄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8%(RSD=1.2%)、97.22%(RSD=1.1%)、96.09%(RSD=0.7%)、96.70%(RSD=0.9%).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八正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母小东;苏晶;汪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水溶性β-1,3-葡聚糖具有独特、优越的生理及药理活性.现将以水不溶性酵母β-1,3-葡聚糖和可得然胶为原料,通过降解法和化学修饰法制备水溶性β-1,3-葡聚糖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怍一综述.
作者:王英杰;苏理;兰文忠;赵双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精氨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酵母菌、霉菌计数;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 5株试验菌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验证试验的基本要求.结论 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周丽;杜旭召;郭小峰;张平月;何影;樊俊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缓解视疲劳片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原花青素经铁盐催化降解为花青素离子后进行HPLC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降解条件为:1.0 mL供试品溶液加10 mg/mL硫酸高铁铵溶液0.2 mL和正丁醇-盐酸混合液(97∶3,v/v) 8.8 mL,100℃水浴加热1h.色谱条件: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45∶55),流速0.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530 nm.结果 原花青素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4),检出限9.33 μg/mL,定量限31.12 μg/mL,平均回收率95.56%.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刘荣丽;钟碧萍;黄宏南;周芬霞;刘怀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未加胃蛋白酶人工胃液、人工胃液和未加胰酶人工肠液、人工肠液中不同时间的峰面积,计算各自质量浓度及平均剩余百分率.结果 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液中比在人工肠液中稳定,在未加胰酶人工肠液中不稳定;其次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两种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相差较小,在两种人工肠液中相差较大.结论 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肠液中剩余百分率均大于70%,性质较稳定,为其吸收机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邦姣;朱立俏;孔得刚;周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玉米胚芽油的食用安全性.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 小鼠经口大耐受量>20.0g/kg,属无毒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该试验条件下,食用玉米胚芽油是安全的.
作者:冯文娟;许美艳;石劢;李峰;卢连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中多酚的含量,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 针对6种茶叶样品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并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所得供试品溶液依国标法测定多酚含量.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圆形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的抑菌活性.结果 6种茶叶样品乙酸乙酯部位多酚得率分别为绿茶59.07%、黄茶62.39%、白茶32.15%、青茶50.70%、红茶34.86%、黑茶40.68%.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与供试品溶液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6种茶发酵程度的差异导致所含成分不同,致使其抑菌活性有明显区别.
作者:辛敏;詹欣;刘轩;张小娜;王吉成;唐劲天;盛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一种负载辅酶Q10和硫辛酸的复配脂质体,考察其物理化学性质.方法 选择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作为油相,聚山梨酯80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配方.结果 按照优化方案制备的脂质体辅酶Q10包封率97.03%,硫辛酸包封率88.92%,平均粒径183.4 nm,多分散指数(PDI)小于0.28,Zeta电位-6.9mV,透射电镜下呈球形,粒径大小与光子相关谱(PCS)结果一致.该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离心、冻融、静止稳定性,pH与人体皮肤表面pH相似,通过脂质体包裹,辅酶Q10和硫辛酸的稳定性明显提升,且其体外释放速率大大减慢.结论 该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包封率高,粒径较小,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应用前景.
作者:赵国栋;夏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分子排阻法测定达肝素钠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并与欧洲药典(EP) 7.0版低分子肝素专论中的方法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分子排阻法,示差检测器,色谱柱TSK G3000SWXL(300 mm×7.8 mm,5μm)和TSKG2000SWXL(300 mm×7.8 mm,5μm)串联,柱温30℃,流动相0.1 mol/L乙酸铵溶液,流速0.5 mL/min.结果 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试验中重均分子量(Mw)的RSD为0.6%,M<3000级分比例的RSD为2.1%,M3000~8000级分比例的RSD为0.9%,样品测定结果与EP7.0方法测定结果接近.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达肝素钠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作者:宋志新;丁建文;管惠娟;张超;王武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鸦胆子油中油酸甲酯化率.方法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择对鸦胆子油中油酸甲酯化有影响的5个因素:皂化剂浓度、皂化时间、皂化温度、酯化时间、酯化温度;以佳水平为中心点,设计响应面分析试验,模拟得到优化鸦胆子油中油酸甲酯化率预测模型.结果 响应曲面法优化所得条件为:皂化剂浓度0.5 mol/L,皂化温度60℃,皂化时间25 min,酯化温度60℃,酯化时间2 min.结论 优化条件下可获得更好的甲酯化率,为气相色谱法(GC)测定鸦胆子油中脂肪酸含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叶伟文;金描真;王平;周鹏飞;张黎;陈丽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合成医用胶调节剂α-氰基-α-戊烯酸丁酯和α-氰基-α-己烯酸丁酯.方法 以氰乙酸丁酯为原料,与丙醛、丁醛采用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目的产物.结果及结论 此工艺简单,合成的目标产物流动性好,无黏接性,适合在a-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生产中作为调节剂使用,且工艺适合大规模生产.
作者:张雷;栗雪艳;李晶;史志伟;曾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以土大黄苷为检测指标,定性鉴别中药大黄饮片真伪的薄层色谱(TLC)方法.方法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硅胶G板为固定相,苯-甲酸乙酯-甲酸-甲醇(30∶10∶0.1∶15)为展开剂展开,紫外光(365 nm)下检视.结果 华北大黄和河套大黄两种伪品大黄饮片的薄层色谱中检出土大黄苷,正品大黄饮片中未检出;对市售的10批大黄饮片进行TLC鉴别,有50%检出土大黄苷成分.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黄饮片的真伪鉴别,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尚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佳水提菊葛天麻颗粒工艺.方法 应用正交试验,以绿原酸提取率和出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3因素对上述指标综合评分的影响,探讨水提取菊葛天麻颗粒的佳工艺.结果 水提菊葛天麻颗粒的佳工艺为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入8倍量水,每次提取lh,提取2次.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崔兵兵;闫雪生;戴雪梅;丁元庆;程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埃索美拉唑镁合成工艺.方法 以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和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缩合、不对称氧化、成镁盐制得埃索美拉唑镁.结果 总收率67.8%.结论 本工艺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成本低,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孙利民;姜鹰燕;李东岳;周黎明;郑德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