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对卫勤一体化保障的启示

帅力;许苹;段增杰;欧崇阳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 医疗资源, 卫勤一体化保障
摘要:在回顾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状况基础上,总结其发展趋势与规律,对部队卫勤一体化保障提出创新保障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意见建议.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战略后方基地机动卫勤力量建设的问题

    针对战略后方基地机动卫勤力量建设、训练、管理中存在的力量类型和保障方式单一,抽组方式及配套标准固化,训演组织模式单一,能力素质存在短板,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等矛盾问题,结合训练演习工作实践,从训练演练、战场能力、信息化建设、模块化设计等方面提出加强机动卫勤分队实战能力的措施,并立足战略后方基地实际,提出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

    作者:谢辉;韦杰勇;项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工作嵌入理论探究医务人员离职管理

    目的 基于工作嵌入理论,探讨“80后”医务人员的离职管理,降低离职率.方法 提出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分析验证离职倾向与工作嵌入的相关性.结果 工作嵌入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内嵌入的负相关性程度大于工作外嵌入;组织匹配、组织牺牲、社区联结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社区匹配、社区牺牲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而组织联结与离职倾向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医院可以从工作内嵌入和外嵌入两个层面选择那些适合组织的员工保持策略,降低80后员工离职率.

    作者:周春艳;金雷辉;张志愿;徐袁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编制野战医疗队战备拉动考核的做法

    针对新编制野战医疗队拉动考核中暴露的物资器材不足、训练落实不严、实战意识不浓、基础课目成绩不好等问题,党委重视真抓实备,通过方案计划做细做实、能力素质真打实练、训练秩序切实规范、配套设施配齐配全等对策措施,野战医疗队在行动效率、战场作风、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提高和改进,在跨区演习中得到实兵检验.

    作者:赵普宇;李广明;秦书理;王炳军;谷秋寒;全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南边境实战演习中的精准卫勤保障组织

    军队医院是我军卫勤保障的主体力量,直接影响我军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提高和有效发挥,随着现代战争作战方式的转变,军队卫勤保障模式也必须顺势而变.本文从本院野战医疗所参加西南边境地区实兵实弹演习,实施精准卫勤保障经验出发,阐述实施精准卫勤保障的必要性、具体做法和建议.

    作者:叶平;吴凡;王魁英;谭映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某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践

    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与坚持群众化、民主化完全一致.为创新民主监督形式,扩大民主参与渠道,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大一附院”)成立“医院管理民主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民监会”).作为新疆创新设立的第一家,成立五年多以来不仅是医院民主管理的一项新举措,为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及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尚婷;姚华;木卡达斯·加如甫;项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战时建制卫勤力量编配与救治效能评价

    既往对于战时建制卫勤力量的编配与救治效能的评价,依靠历史战争经验和主观定性较多,缺乏循征研究.本文以卫勤演练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两种卫勤力量编配模式保障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探索未来战时建制卫勤力量编配和救治效能评价问题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江雷;丁陶;邓月仙;魏亚东;邢海;龚红伟;秦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构建部队医院—干休所—家庭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服务模式

    目的 从5个层面了解干休所4类人员对延续护理需求,为构建延续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Delphi专家咨询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干休所长期住院患者、在所休养人员、陪护及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按各条目选择的累计次数及所占百分比计算,对选择次数超过20%的进行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患者、陪护、在所休养离退休人员及基层医务人员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率较高,提供全程、专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减少住院频率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 老龄化特征及老年疾病特点已成为困扰健康的主要问题,住院难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探索“部队医院一干休所一家庭”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韩炜;张媛;许文平;张小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国外患者满意度专业化测评的现状及借鉴

    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政府及办医主体使用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为行业管理提供依据,医院管理者运用患者满意度测评,为改进质量、改善服务提供指向.因此,不同的需求和用途对患者满意度测评提出不同的要求,患者满意度测评应朝着专业化分类方向发展.通过分析比较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患者满意度专业化测评的现状,总结归纳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我国患者满意度测评专业化分类建议.

    作者:姚君;彭红;郑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军队医院战创伤救护新模式的构建

    目的 探讨适合当前军队医院的战创伤院内救护模式.方法 构建战创伤新的救护模式,通过反复演练和将该模式应用到院内批量伤伤员救治中,以验证其临床效果.结果 战创伤救护新模式可保证成批伤伤病员得到有效救治,并在战创伤批量伤伤员演练和批量伤病员救治中显著缩短伤病员停滞急诊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结论 战创伤救护新模式可作为后方军队医院院内战创伤救护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胡敏;张玲;张玲娟;顾雪辉;许硕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某医院护理论文实施目标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护理论文撰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4-2015年,将目标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论文撰写的组织与管理,措施包括制定管理目标、加强组织管理、根据写作目标分层次进行人员培训和建立激励机制.比较实施管理前后各两年(2012-2013年与2014-2015年)的论文总体情况,发表论文期刊的种类、文体、内容及第一作者职称分布.结果 实施目标管理后,发表及交流论文数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核心期刊占比也呈逐年上升,2015年与2012年比较,增加比较明显(50.00%比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P<0.05).“论著”及“经验体会”类文体的构成比均占居多数,而“论著”类论文的构成比逐年上升,2015年与2012年比较,升高比较明显(48.21%比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P<0.05).论文内容分布构成比,以“临床护理”与“基础护理”类论文占明显多数;论文第一作者职称分布构成比,以中级职称人员占居多数.结论 目标管理方法可使护理论文撰写实现规范化管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促进论文质量持续提高.

    作者:文冲;林莉莉;梅丽;周燕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对卫勤一体化保障的启示

    在回顾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状况基础上,总结其发展趋势与规律,对部队卫勤一体化保障提出创新保障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意见建议.

    作者:帅力;许苹;段增杰;欧崇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留白艺术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留白艺术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课堂设计、问题导入、案例讨论三个方面阐述课堂留白的方法;并归纳留白教学模式的作用效果:一是课堂留白留给学员更多的学习时间;二是调动学员学习的愿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三是留白艺术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婷;马玉琴;顾仁萍;段光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科医师职业压力源分析

    目的 对急诊科医师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并提供对策,从而减轻各种压力对急诊科医师造成的伤害,从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医疗工作品质,满足患者的需要.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8名急诊科医师及32名急诊科轮转医师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 整个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平均压力值达到94.9%,占比较大的包括:医患关系紧张、工作量大、工作风险大等.结论 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加医师自身的抗压能力.制定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帮助医师更好地进行工作,对急诊科医师进行压力疏导工作,促进急诊科医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作者:崔俐俊;季滨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压力源和快乐源对医务人员绩效的影响

    目的 明确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源和快乐源并分析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医院70名在职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做方差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医务人员总体工作绩效为4.18分,处于良好的绩效水平;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源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服务关系、生活影响和工作要求,工作快乐源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服务关系、关系氛围和工作成效;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工作快乐源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受到工作压力源和快乐源的影响,缓解职业压力,提升快乐元素,对改善工作绩效推动医院发展具有很好促进作用.

    作者:徐艳;丁俭;俞海燕;张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疗数据范围检索框架设计

    目的 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数据中心的兴起,造成医疗数据量的快速增长,而医疗数据经常会涉及到大量与范围查询相关的信息需求,对医疗海量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范围查询,成为各数据分析机构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方法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组的并行检索框架及其实现算法.结果 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该框架可以有效提高海量数据的范围查询性能.结论 将该算法运用于医疗信息化平台,可为各种海量医疗信息范围检索的应用场景提供技术基础.

    作者:冷金昌;彭坤;张瑶;孙晓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组合熵权RSR法评价某医院2006-2015年医疗质量

    目的 分析某院近10年的医疗质量发展状况,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方法 应用组合熵权秩和比法对2006-2015年全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0年间加权RSR值差异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医疗质量低,2014年医疗质量高.医疗质量被分为好、中、差三档,2006-2008年归为“差”,2009-2012年归为“中”,2013-2015年归为“好”.结论 医院医疗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组合熵权秩和比法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医疗质量,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周玲玲;姬晓波;吴东东;黄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积分制管理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积分制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制定积分制管理方法的指标体系,如加分和减分标准,并通过调查问卷对积分制管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学员对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学员考核成绩也有所提高,违规违纪事件不断减少(P<0.05).结论 积分制管理方法有利于调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习工作热情,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陈松;双峰;王浈;胡炜;杨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上海某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获益感调查

    目的 通过对某院男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调查,分析总结男护士的职业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科学管理男护士团队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该院男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因素.结果 该院男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平均得分为(140.46±17.24)分,与总分165分差距比较大,说明该院的男护士职业获益感较低,但其中工作科室、工作类型、婚姻状态和职业认同这四个单因素对该院男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影响较大.结论 该院男护士职业获益感较低,较低的职业获益感反映出男护士团队的不稳定性,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予以重视,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男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从而使男性护理团队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祁智;徐立;张笑平;曹梅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机微信平台在初产妇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手机微信平台在出院后初产妇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12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电话随访方式,与2015年4月—2016年3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并通过手机微信平台进行出院后随访的116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比较;主要观察产后42天复查时的子宫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和新生儿身体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子宫复旧、宫腔内积血积液、侧切伤口愈合,以及新生儿42天时一般状况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对产妇进行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产妇及家属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恢复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素质,减少不必要的回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周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施药品零差价前后医疗费用比较

    目的 研究在药品零差价基础上综合医药价格改革前后,实际医疗费用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外科科室腹股沟疝行疝修补术患者,以1∶1配对方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医改时间设立医改前组和医改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医疗费用的差异性.结果 药品零差价医改后疝修补术患者住院总费用较医改前有所升高;总费用中的床位费、护理费、诊疗费、手术费等医改后较医改前提高;药品费、检验放射费等医改后较医改前降低;患者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未见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以药品零差价为基础的综合医药价格改革后,未明显增加疝修补术患者的实际医疗费用,同时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的价值.

    作者:朱萍;顾丽华;史晓凤;刘力嘉;刘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