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中心的转型升级

徐英美;周泽权;许秀娟;王圣祥

关键词:军队疗养院, 健康管理, 转型升级
摘要:本文从国内健康管理事业发展现状和本院健康管理专科中心建设实际,理清思路,明晰定位,探索一套组织健全、流程规范,全维保障、整体管理,集理论研究、服务实践和学科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疗养院健康管理事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某军队医院收益科室超劳补助政策的实施

    本文在某军队三甲医院近年来发展的基础上,以该医院近年来的超劳补助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该院效益科室超劳补助政策中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武剑;林庆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培训在外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临床工作中正确分析患者病情进而对疾病的诊疗做出决策的能力,其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经验积累而获得。在外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培养的效果。由于急诊培训相对临床其他科室病房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急诊培训常可以更好地帮助年轻医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经纬;孙瑜;卓冬兰;徐逸萍;李丽;刘佳;金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十一五”城镇居民收支结构对就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找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明确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相关程度以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给出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典型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回归拟合系数为0.9134,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综合变量变动有91.34%可以由收入综合变量变动来解释。结论居民收入综合变量每增加一元钱将使消费性支出综合变量增加0.3178元,其就医需求也相应增加。

    作者:武佳;张泽;张凯;伍瑞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军队团级医院等级评审应注重的环节

    本文阐述军队团级医院在等级评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环节,特别对解读标准、分解工作、紧扣重点、自查整改等方面,为其他团级医院开展迎评工作及评审后期的成果转化提供借鉴。

    作者:吴磊;杨向荣;周庆彪;胡东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9所临床医学中心现状调查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描述行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19所临床医学中心2004-2010年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医师队伍素质需强化、资源利用率不均衡、科研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一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苏澎;吴宏;孙金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法学课程体系的优化

    本文立足本校教学实践,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思路的探索与实践。从研究背景及基本构想、主要措施和实践内容、特色和创新点等三方面,对医学生法学课程体系优化进行思考。

    作者:徐青松;周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区域一体化部队卫生服务模式探索

    区域一体化部队卫生服务模式是在部队卫勤建设转型发展关键节点提出的改革思路,符合部队卫生“六种能力”建设的现实需求,它的改革试点,为部队卫勤改革深入推进提供实践平台。

    作者:陈勇;向月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院规划设计的实施要点

    医院基建工程从一定程度上说与其他项目工程一样,可以分为筹划准备、规划设计、施工执行、移交验收4个阶段。在这4个阶段中,规划设计决定工程投资近80%的造价因素,施工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影响近20%的造价因素[1]。因此,做好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对于医院基建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医院工程同时又有别于一般工程,作为医疗工程,其牵涉到复杂的人流、物流、车流等交通流,其中还包含各临床学科之间,临床学科与功能检查科室之间,医疗用房与保障管理之间复杂的组织架构。将上述复杂的功能关系,融洽到整个项目工程当中,是医院管理者、医院基本建设者都共同关心、思考的问题。笔者总结近年来参与三甲医院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经验,梳理参建医院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先进做法和不足方面,通过多年的思考,总结医院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应注意的4个方面内容。

    作者:盛文翔;王晨禾;王忱;胡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推广和应用,为提高分散分布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而建立的网络共享平台也得以发展和完善,促进社会、高校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本文在总结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张玉霞;李熠明;仲向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主要介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及主要功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实施对于医院内部防范医疗差错、减少医疗事故提供流程化、规范化的技术手段,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支持。

    作者:袁静;张华;刘长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院船开展复杂手术的实践与体会

    通过对2013年8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开展1例复杂手术的情况分析,讨论医院船平台拓展手术范围的条件和改进建议。

    作者:杜昕;吴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流程再造的医院全员病案质控管理

    目的:通过对传统病案管理流程的再造,持续改进医疗数据与病案管理质量。方法使用戴明环( PDCA)方法指导流程再造,实现医院全员参与下的全流程病案管理质控。结论再造后的新流程有效克服了传统流程带来的弊端,是提升医疗数据和病案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李富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军队医院军队离休干部住院费用的分布

    目的:了解军队离休干部患者住院费用消耗情况的结构特征,为改进其医疗保障效能提供参考。方法对军队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2年出院的军队离休干部患者2593人次的住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住院疾病费用结构,与师以上干部和地方离休干部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军队离休干部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其他师以上干部,与同期入院的地方离休干部患者相比,其平均住院日高,但人均住院费用与日均住院费用低于地方离休干部患者。同时,军队离休干部患者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消耗费用较多,药费占比较高。结论通过提高诊疗水平、合理用药、减少无效住院日等手段实现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合理使用。

    作者:袁芳华;白晓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军队中心医院2007-2013年科研课题立项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科研课题立项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方法对军队某中心医院2007-2013年各级各类中标科研课题数量、等级、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学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情况等主要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青年科技人才是医院科技队伍的中坚力量,高学历、高职称、重点培养的学科人才对课题的申报具有主导作用。结论全面加快医院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规范科研管理,有效利用军地资源,强化自身优势,全面提高医院科研建设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桑秋菊;周培立;范文超;张现格;沈慧;王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选卫生士官教育《中医理疗学》课程的建设

    军医大学探索并打造一种新教育模式---预选卫生士官岗位任职教育,其中《中医理疗学》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有别于常规军医本科教育,需要从部队实际需求出发进行课程建设,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总结近两年来的预选卫生士官教育情况,对《中医理疗学》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初步总结与探讨。

    作者:方凡夫;翟笑枫;顾伟;黄枫;陈洪达;周菲;周爽;李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医院信息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信息建设的内容也不断深入。从统计数据也表明医院在信息建设的投入也逐年增多。无论是开展信息化较早的医院还是刚起步的单位,都应该按照PDCA(Plan-Do-Check-Action)原则定期审视所建项目。通过反思检验和评估信息建设的效果是否达到当初的设计目的,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响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信息系统的成效。

    作者:黄昊;程晓斌;李曦;赵平;肖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疗集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建立与实施

    建立与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开展双向转诊是新医改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介绍医疗集团充分发挥医疗联合体的作用,全力推进医院与社区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实践探索及取得的成效。

    作者:孔小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

    医院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骨干机构。军队数字化医院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较之传统医院可比优势明显,通过提高医院预警监测水平、优化医院组织指挥能力、提升医院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医院后勤保障能力、确保应急预案演练成效,提高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作者:徐华松;何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招募体检筛选工作中的人体成分检测

    目的:对人体成分检测在征兵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人体成分检测和体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2名应征青年,对其进行人体成分检测,并对其中633名进行3000米体能测试,分及格组和不及格组进行t检验;结果①体脂百分比的参考值范围为10.50%~21.50%(男)和20.40%~31.70%(女);BMI参考值范围为18.70~25.40(男)和18.00~24.00(女);瘦体重百分比参考值范围为46.90%~65.10%(男)和37.60%~47.60%(女);骨骼肌百分比参考值范围为31.40%~43.90%(男)和24.80%~30.90%(女);②分别对3000米跑及格组和不及格组进行均数比较,体脂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p=0.0004,女:p=0.6135);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p=0.0827,女:p=0.4295);瘦体重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p=0.0001,女:p=0.0227);骨骼肌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男:p=0.0002,女:p=0.0003)。结论①应征入伍青年人体成分分布上相较于国外应征青年仍有差距;②单纯采用BMI并不能对体能水平进行判断;③瘦体重和骨骼肌百分比更能反应应征青年的体能水平。

    作者:刘小冬;吴晓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欢迎订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