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和医疗分队人员抽组探讨

王炳胜;张渊泓;柴亮

关键词:维和医疗分队, 人员抽组, 标准, 探讨
摘要:为统一维和医疗分队人员抽组,在调研以往医疗分队维和相关工作问题基础上,结合联合国的维和相关政策与工作实践,参照外军标准,就医疗分队人员抽组进行探讨,建议标准人数为36人,根据每个队员的专业特长可稍做调整,队员尽量一专多能.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6Sigma管理模式在文职护士卫勤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为提高文职护士管理质量,找出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方法,实现理想中的零缺陷管理.方法 采用6 Sigma管理模式对68名文职护士进行管理,并与应用6 Sigma管理模式前,应用后1年,2年,3年后4项考核的通过率,以及随机抽取3名文职护士在应用6 Sigma管理模式前,应用后1年,2年,3年后4项考核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6 Sigma管理模式后68名文职护士4项考核的通过率逐年提高;随机抽取的3名文职护士4项考核的成绩也逐年提高.结论 6 Sigma管理模式在文职护士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能更好地提高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和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冯晶;谢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联勤体制下医院特勤卫生保障难点及对策

    根据联勤体制下军队医院特勤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本文分析医院特勤卫生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并从强化联勤意识、健全保障机制、改进服务模式等方面探讨,提升军队医院的特勤卫生保障水平.

    作者:梁雨合;周克亮;孟昭刚;张建社;董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10”云南盈江地震医学救援的实施

    回顾医疗队赴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抗震救灾的实施过程,探讨在亚热带丛林地区开展医学救灾的特点,为以后救灾及部队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作者:何晓清;丁晶;唐斌;朱金铭;王毅;徐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武警部队医院学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术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上下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际,武警部队上下落实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加速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卫勤的新时期,加强武警部队医院学术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毕桂泉;孙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军队卫生干部任职教育中军事医学课程结构的思考

    目的 完善军队卫生干部任职教育军事医学课程结构体系.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专家评分法、优序图权重法、直线加权线性综合法等方法.结果 筛选出14门课程作为任职教育中军事医学课程的主要课目.结论 完善任职教育中军事医学课程结构体系,将为提升军队卫生干部任职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小勇;程正祥;沈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胆外科临床教学探讨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肝胆外科医学人才的需要,从加强人文教育、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做好医患沟通工作等多方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进行探索,提升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及临床综合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朱楠;司马辉;邢茂迎;赵军;程传苗;杨广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提高军队医院聘用人员能力素质的做法

    本文提出军队医院在严把聘用人员入口关、健全绩效考核和淘汰机制方面的一些做法,并通过规范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提升聘用人员的能力素质,为军队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张胜利;蔡明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军队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一体两翼”实践

    以军队某综合医院加强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建设的实践为基础,在综合分析该中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心应重点加强“一体两翼”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传统中心建设追求大而全的妇产科、儿科、男科和生殖医学科的基础上,着眼于从医院层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突出强调在建设好“一体”即四个核心学科的同时,重点要加强“两翼”建设,即完善技术体系和拓展服务内涵,切实推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中心”建设科学发展.

    作者:邹志康;黄美良;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谈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中的保密问题

    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军事装备、医疗核心技术等相关课题.面对网络资讯的飞速发展,查新人员的频繁流动,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保密问题需引起重视.1查新中涉及的保密问题1.1军事内容多 除了基础、临床课题外,不少是涉及军事训练、卫勤装备等的军事课题.查新技术报告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部队实力数据、训练方位、作训方法、装备研制、演习保障等保密内容.

    作者:罗娟;姜盼;张文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研究型中小军队医院建设的困难与对策

    研究型医院理论问世以来,在我国医院管理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中小军队医院而言,紧跟时代要求,必须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发展,坚持“小”有所为,走出具有我军特色的研究型中小军队医院建设之路.本文从研究型中小军队医院的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出发,分析发展对策,提出建议.

    作者:李曙光;欧崇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综合型医院门诊信息指挥平台系统研发

    本文通过对本院门诊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的分析,以及信息指挥平台建设与能效的描述,概括性地介绍该门诊部对存在问题加以有效解决的突破性做法.

    作者:柴双;瞿冬;计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复杂电磁环境下战术后方区伤病员医疗后送

    在总结分析复杂电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复杂电磁环境对战术后方区伤病员医疗后送的影响,试图筛选出复杂电磁环境对战术后方区伤病员医疗后送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途径,进而提出针对影响因素的处置原则和方法.

    作者:王旭;陈国良;刘晓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创建研究型传染病医院的探索

    本文从思路、方法和措施三个方面,介绍创建研究型传染病医院的做法和经验,展示研究型传染病医院建设的成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吕吉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网络医院建设

    将现代急救医疗物联网等高新科技用于军队数字化网络医院建设,形成共享一个信息平台、两级联动、协同救治、急慢结合的新模式,提供实时、实地、无边界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军队实施数字化卫勤提供工程基础.

    作者:向仕平;陈昊;周民伟;秦伟毅;向定成;高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创伤院前急救与应急保障

    本文通过5年参与地方“120”院前急救的回顾分析,认为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及军事变革的新时期,部队医院参与地方院前急救,能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急救设备优良、组织纪律性强、高机动性能及指挥系统灵活的优势.充分利用院前急救这个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平时的应急急救水平,促进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在未来战争中,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为部队伤病员服务,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胡自然;马平恩;杨军红;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维和医疗分队人员抽组探讨

    为统一维和医疗分队人员抽组,在调研以往医疗分队维和相关工作问题基础上,结合联合国的维和相关政策与工作实践,参照外军标准,就医疗分队人员抽组进行探讨,建议标准人数为36人,根据每个队员的专业特长可稍做调整,队员尽量一专多能.

    作者:王炳胜;张渊泓;柴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院对口援建工作模式与成效

    本文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为例,探讨汶川地震后外省医院与灾区医院的对口援建工作,提出医疗队驻扎指导-外派进修-专家团定期巡回指导三种主要援建模式,并对两年来援建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途径同时运行,第一年重建基础医疗质量体系,第二年完成医院管理与技术水平全方位提升;历时两年,使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综合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从二级甲等医院到三级乙等医院跨越,圆满完成援建任务.

    作者:杨娟;杨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寒区野战卫生装备建设的体会

    从分析寒区现代战争机动卫勤力量野战卫生装备使用保障的特殊要求人手,指出机动卫勤力量野战卫生装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外军的现实差距,并对加强寒区野战条件下机动卫勤力量卫生装备的建设发展提出思考.

    作者:黄毅;郭靖;于金昌;闵新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军人保健疗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 建立军人保健疗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军人保健疗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对疗养效果评价指标进行草案拟定,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根据重要性程度采用模糊评估法筛选入围指标.结果与结论 确立军人保健疗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2级,共设6项一级指标和18项二级指标.军人保健疗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疗养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军队疗养院持续改进疗养质量,规范疗养服务行为,提升疗养保障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王晨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建设研究型军队医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坚持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人才建设为基础、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医疗质量建设为核心,科学谋划,有效作为,在竞争中求突破、困境中谋发展,努力创建研究型、创新型数字化医院,是实现医院科学高效发展的关键.

    作者:浦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