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里双解退热汤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80例

刘安太

关键词:儿科, 急性感染性疾病, 表里双解法
摘要:笔者针对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高热特点,自拟表里双解退热汤随症加减治疗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癫痫的进展

    中医治疗癫痫,以辨证论治为主,还有验方、中药提取物和单方、经络穴位疗法及综合疗法等,现介绍如下:一、辨证论治和验方.

    作者:张秀辉;熊翠凤;孔庆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针刺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某一脑动脉血流量突然降低到临界值以下,出现的一组神经功能障碍症候群.其临床表现在24小时以内恢复正常,可反复发作.

    作者:张跃青;郭立柱;张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化瘀生肌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88例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7例,女31例;年龄小18岁,大60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短8个月,长10年.治疗前均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复合性溃疡,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62例,复合溃疡5例.中医辨证属瘀阻胃络型胃脘痛.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清肝解毒汤治疗妊娠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84例

    笔者于1993~1998年,运用自拟清肝解毒汤治疗妊娠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84例,并与转移因子治疗的60例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弭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疏调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运用神经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核心目的,并通过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的几种血管活性物质探讨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作者:张志真;周德安;盛丽;刘慧林;刘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运用温阳益气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体会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mypathyDCM)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病因不明的重症心脏病,除心脏移植外,目前尚无彻底治疗办法,我国年发病率为5~10/10万.目前我国DCM患者的治疗主要靠抗心衰药物来维持短暂生命,预后甚差,此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中心悸、胸痹、喘证、虚劳等病症范畴,主要病证表现为心悸不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甚则喘憋不得卧,周身浮肿,形寒肢冷,脉结代等症.

    作者:柳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126例临床观察

    急性脑出血是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科自1996年12月~1999年3月运用清热活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126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玉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探讨

    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常见消化系统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腹胀、腹泻(软便、溏、便、水样便)、便秘(块状便、硬便),粘液便、排便困难,排便后仍有便意等,目前尚难用解剖、生化组织学检查结果解释.国际胃肠病学会将本病归属胃肠功能性疾病,制订罗马标准,近又经胃肠病学专家修订为罗马标准Ⅱ,去年在Gnt杂志公布,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痛型3个亚型.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痛、等证范畴.

    作者:赵荣莱;沈慧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黄芪甲甙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黄芪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等功效.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甙、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其中黄芪甲甙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降压、镇痛、镇静等作用,对免疫器官也有影响.因此对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君药)的中成药的质量评价均以黄芪甲甙作为评价的指标,且文献报道较多.在新药中以黄芪为君药测定其甲甙含量也有多种已被收入新药质量标准中.为科学评价黄芪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现对近年来黄芪甲甙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李江;李颖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山萸肉临床应用一得

    例1、赵某某,男,62岁,因右半身不遂1天于1998年6月10日入院.素有咳喘史10年,下壁心梗史6年.查体:血压18/11kPa,心率80次/分,双肺干鸣音,右上下肢肌力3级,右巴氏征(+).血糖、血脂正常.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梗塞灶,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梗塞灶.

    作者:李长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33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是临床常见病,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在治疗中观察评价其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改变,旨在为临床寻求一种经济、方便,既有理论根据又有疗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俊荣;万云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清热通腑法应用点滴

    清热通腑法在内科疾病治疗中占有一定位置,使用得当常能力挽狂澜,拯救患者性命,笔者学习前人经验也在临床上有所收获.

    作者:章伟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醒脾运脾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9例

    糖尿病胃轻瘫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血糖控制不满意和微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的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但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也日益增多,1996~1999年,笔者应用醒脾运脾法治疗本病79例,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赵焕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先兆流产23例临床观察

    一、一般资料本组23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小24岁,大37岁,其中24岁≤30岁18例,>30岁5例;停经12周前发病14例,12周后发病9例;初次妊娠14例,流产1~2次6例,3次以上为3例.妊娠后不同程度阴道出血,伴有腹痛下坠感,腰酸等症状,尿妊娠试验为阳性.临床自发病之日起到就诊时间一般以2~5天为多.

    作者:耿嘉玮;佟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三九香丹注射液对腹部术后血瘀症治疗的初步研究

    腹部术后常因胃肠道刺激、损伤反应、腹腔感染、电解质失衡等原因而出现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腹部术后病人因手术创伤,伤则血瘀,更有创面所渗之血,亦为瘀血.瘀血阻络,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本文总结我院1999年186例腹部手术前后病人的血流变学检查结果,并对其中术后应用丹参的病人进行分析,以探讨腹部术后并发症与中医血瘀症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俊;郑学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陷胸汤治疗泄泻举隅

    马某,男,9岁.5天前因过食瓜果、冷饮而致腹泻日10余次.就诊于某医院急症,诊为急性肠炎、脱水、电解质紊乱.予液体疗法、抗菌止泻剂.两日后,泄泻止.但患儿不思饮食,干呕呃逆,胃胀满不舒,小腹不适,大便三日未行,于1999年仲夏求余诊治.察舌深红,苔黄腻,脉弦滑.乃止泻太过,肠胃积滞未清,湿热留连,中焦气滞之证.治宜清热利湿,行气导滞.方用小陷胸汤胸汤加味:全瓜蒌30g,黄连10g、半夏6g、莱菔子15g、焦三仙30g,三剂.日一剂,煎煮两次,合为一处,分两次服下.翌日晨,患儿父母惊呼而来至余处,谓药后大便四、五次,酱褐色,恶臭.余日,此为病愈之兆,虽泻无妨.继服后2剂方能痊愈.两日后,患儿父母前来告之病已愈.

    作者:王维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热毒净治疗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流感病毒又是引起该病的重要病原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且发病急,病情较重,在婴幼儿或体弱儿中易并发肺炎,严重者导致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杨春霞;阎田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卡连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我们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机制,开展了卡连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卡连素是以我所研制出并经证实了临床效果的卡介苗制剂为基础[1、2],结合中成药香连片而成的一种口服胶囊,从1998年以来,我们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卡连素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李焕然;林恩尧;左诗桓;王继贤;卿照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肾清灵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100例疗效观察

    对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肾清灵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随机对照,应用大黄苏打片合复方a-酮酸片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100例中显效39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50例中显效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42%.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为探讨应用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拓展了思路.

    作者:支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80例肾性水肿的治疗体会

    水肿是急慢性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之一,是肾病型水肿期治疗上的首要关键.

    作者:侯嵘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